今年的戛纳电影节刚刚开幕,塔姐率先看到的是国外影视媒体对华强方特代表尚女士的采访,没错,就是那个出品了《熊出没》的方特。 近十年的电影市场黄金档,在各方电影票房大乱斗的时候,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熊出没》系列已经出了10部大电影,总票房已经超过70亿。

至此,每年的《熊出没》大电影也成了真正的“票房守门员”,甭管什么巨制大片、名导、流量......只有票房超过《熊出没》,才有资格出来吹票房 时间回到16年前的2008年,那时去往戛纳的中国影视公司并不多,方特是其中之一。但当时还未有成熟动画的动画电影作品,方特带着《恐龙危机》和《海螺湾》两部动画长片第一次来到戛纳,与其说是来卖片子,不如说是来开眼界,调研市场。

彼时是2008年,中国电影市场已有“大片”之概念,整体票房逐年暴增,但整个动画产业只能说是刚刚起步,能进影院的动画电影寥寥无几,上一部引发全民观影热潮的电影还得追溯到10年前上映的《宝莲灯》。 重点发展动画产业,既是方特的机会,也是必须要下的决心。在此之前,方特因为多媒体技术设备的优势闻名,打造了地方性的主题乐园。相较于重资产的旅游乐园产业,文化产业的上限显然更高。 不久后,人们就在电视上看到了两只熊和一个光头护林员斗智斗勇的动画片,没错,2012年,《熊出没》动画片上线,并且迅速爆火陪伴一代中国孩子成长。 紧接着,两年后,第一部《熊出没》大电影《熊出没之夺宝熊兵》诞生,收获2.47亿票房,在那之前,中国动画电影票房过亿是很少见的,只是没想到,熊出没自此开启了贺岁档票房制霸时代。

那一年,方特带着这部动画电影再度回归戛纳,继续了解全球市场需要什么。迄今为止,整个熊出没系列已销往约 80 个市场以及迪士尼、索尼、Netflix 和 Discovery Kids 等娱乐巨头的平台。 “我们试图不仅为中国人,也为中国以外的人打造一个作品,”尚女士说。 “在我们推出这个IP之前,我们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内容——我想超过10种。在我们开始制作《熊出没》之前,我们尝试了很多部作品,从这些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关于动画市场的运作经验,以及了解市场是什么,消费者喜欢什么?” 当然这个过程是有许多质疑声的,初期的影片质量似乎并不能匹配巨大的票房收益,因此有很多影迷认为熊出没大电影似乎有割韭菜之嫌。 在塔姐看来,早期的熊出没大电影质量确实欠佳,剧本故事也很低幼。但这并不影响它在票房成功,因为无论如何它填补了“贺岁档合家欢动画电影”的市场空缺,大可不必认为这是在“割韭菜”,至少它让带娃的家庭在电影院有了一个选择。 更不要提,经过十年的发展,《熊出没》系列的剧作主题早已发展到超出我的想象。 咨询公司 Artisan Gateway 的首席执行官兰斯·鲍 (Rance Pow) 表示,《熊出没》的成功建立在“不断发展的故事情节”之上,这些故事情节涉及太空旅行、遗传学、环境保护和“与时俱进”等主题。 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共情和喜爱“反派”光头强,因为在最初的人物设置上,动画组就考虑如何去和普通人产生联系。 “光头强和其他人一样,他不是一个坏人,他只是想走自己的路。他从老板那里受到很大的压力,他只能做他所做的事情来生存。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体会到这一点。” 塔姐叨叨: 写到这里,塔姐不禁感慨熊出没这个IP 真是有点东西,在不断和国际市场的交流中,赋予人物和故事十分普世的内容核心。 在国产大片普遍还在塑造英雄的时候,熊出没带来了更多对普通人的抚慰,难怪去年,许多家长在网上评价自己陪孩子看电影时,也忍不住落泪。 最后提一句,写这篇稿子时我才知道《熊出没》近年来一直是非洲国家最受欢迎的动画片之一,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这个冷知识哈哈哈。 如今我们总提文化自信,电影出海,或许可以参考熊出没一路走来的思考,我们的文化作品究竟在关注哪些人?要向全世界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