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推进通化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提高文物普查人员专业技能,5月16日,通化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培训班暨田野调查启动仪式拉开帷幕。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管处处长、省普查办副主任姜彪解读了党中央,国务院开展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历史背景和启动此次普查工作的重大现实意义,深刻分析了当前吉林省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科学研判了吉林省开展文物普查工作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各市、县普查办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履职担当,主动作为,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广泛发动群众,征集普查线索信息,建强队伍,保质保量完成“四普”各项工作任务。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时间紧,任务重,各市、县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统一思想和行动,确保上级决策部署在通化落细落实、见行见效;要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尽早落实工作经费、组建普查队伍、用好技术手段,做到应查尽查、应细尽细、应保尽保;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科技赋能“四普”工作,着力提升“四普”工作新水平,让普查结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群众检验。

省普查办、省考古所、省博物院相关专家,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现场观摩、实地采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及宣传方案解读、文物普查认定和分类标准解读、调查登记表和著录说明解读、普查数据采集软件安装使用、实地调查现场教学等。

培训班设置了“野外普查”实操指导板块,学员们共分成3组,在省级专家和测绘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发拨子遗址进行现场测绘采集、登记造册,使学员们更加完整地掌握普查工作操作流程。此次培训有效提升了普查队员文物普查水平与实践能力,为做好通化 “四普”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管处处长、省普查办副主任姜彪、省普查办专职副主任韩洋全程参加培训活动;全市所辖六个县(市、区),通化医药高新区、吉林通化陆港经济开发区以及梅河口市普查业务骨干40余人参加培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