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估计,建筑行业的碳排放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 40%。作为亚洲可 持续建筑先驱,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RLP Asia)的科学减排行动之一,是旨在通过运用 可持续设计,大幅减少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促进减碳目标的达成。

RLP Asia 于 2022 年起将设计项目的减排表现纳入科学基础目标倡议(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以下简称 SBTi)的衡量标准,成为全国首家以 1.5° C 为温控目标及 SBTi 监督项目碳排放的建筑师事务所 。2023 年,事务所通过项目设计减少了近 30 万吨二氧化 碳当量排放,并有多个项目获得环保设计奖项。事务所不断探索及研究前沿可持续设计, 巧妙借助自然资源,为建筑减排提供多样化的创新构思及成功实践。

香港 税务中心

香港税务中心的设计融合多种环保元素,不仅实现高效办公协作,更使碳排放减少三成 。 室内布局注重员工身心健康,引入充足自然光及鲜风,并加入节能省水等环保设计。大楼 内每层皆设有半户外休憩露台,让用户能随时享受绿色景致。 “健康步梯”鼓励用户利用闲 余时间锻炼身体。

新建的行人天桥将大楼与邻近新蒲岗区域无缝连接,让大楼以更亲和的形象融入社区,加 强社区流通性。

大楼设计延续社区“绿脉"元素,保留原生大树,绿化率超过 30%。清风习习的绿色广场全天 候开放给公众使用。

大楼西南和东北角的凹角和弧度设计能更好地利用自然风减缓热岛效应。除此之外,为减 少眩光对社区造成影响,大楼幕墙玻璃稍向下倾斜,并采用高性能有色玻璃,同时能降低 阳光热力,让室内温度更舒适。这种创新设计首次被应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建筑中。

其它节能技术还包括采用冷水循环自动监控系统、区域供冷系统、备有二氧化碳器的鲜风 供应监控系统、用户/动态传感器以按区域控制冷气供应与照明系统、升降机电力再生系统、

雨水回收系统及光伏发电系统等等。大楼获香港绿建环评 BEAM Plus 金级别认证。

香港 小榄综合康复服务大楼

小榄综合康复服务大楼专为残障人士及精神复康人士提供服务。建筑师以生命为本的设计 重新定义复康院舍的概念,优先考虑院友需求, 为用户打造细腻、有温度的疗愈场所。大 楼设计巧借自然山势分为高低两座,以降低场地平整工作对环境的影响。

其中高层地面层与低座屋顶花园相连。上下错落的布局更是一举多得,不仅能为空间引入 更多自然光、促进空气流通,更有助减少建筑体量,视线更开阔。

绿意盈盈的休憩庭院分布在公共活动区、餐厅及多功能室旁,为院友创造舒适的亲生物户 外活动空间,并可加速空气流通,改善城市微气候。项目获香港绿建环评 BEAM PIus 金级 别暂定评级。

香港 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区第 1A 批次发展

港深创新与科技园总体发展规划

作为总设计顾问的 RLP Asia,以绿色建筑设计,将深港创新及科技园第 1A 批次发展,建设 为高效能、低碳和微气候宜人的园区,促进香港及大湾区创科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 城市愿景。

其中, 8 、9 号大楼是以绿化共享为概念的湿实验室大楼,绿化覆盖率超过 20%,生物沼泽 地用于雨水收集,以保护现有生态平衡。大楼 65%的楼面面积将采用装配式设计(DfMA), 而 16 种机房会采用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 减少施工碳排放。配合区域供冷系统、智 能水表、电表的使用,将降低 19%的楼宇能源消耗。

而 11 号大楼邻近生态保护区,将以共享住宅为概念,提供 100 个住宿单位。设计以阶梯 式接壤自然环境,配合地面缓跑促进建立紧密和谐的社区关系,并鼓励住户养成可持续低 碳的生活习惯。 一系列高能效设计包括隔热外墙、天台光伏板及混合通风系统,将助力减 少 22%的能耗。大楼亦是园区内首个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MiC) 的建筑。

文章来源:新浪家居频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