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  3月25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江苏启东:盘活闲置“村小”,低成本改建养老院》的报道。

  曾经,村办小学在农村非常普遍,几乎每个行政村(大队)都有自己的小学。一排平房的教室,水泥柱的篮球架,沙土的球场是村校的标配,一所学校几十名学生,七八位老师。

  随着农村城镇化提速,很多村小合并,不少校舍场地闲置。江苏省启东市近年来助力盘活闲置“村小”,低成本改造成养老院,硬件合格且活动空间大,有效提升了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闲置村小变身老人“幸福岛”

  1957年,22岁的张浴宇从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毕业后,到启东市寅阳镇志荣小学教数学。

  2024年1月,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在寅阳镇临海桥村幸福岛托老院见到他时,他已89岁高龄,身体还算健朗,但耳朵有点背,说话很大声。“这里就是原来的志荣小学,曾经我在这教书,现在又在这里养老。”

  兜兜转转几十年,张浴宇又回到最初教书的地方。只不过,原来的学校,现在成了托老院。

  幸福岛托老院院长周标曾在志荣小学读书,这所小学存在了40年左右。

  1996年底,学校停止招生,村里的孩子到附近的守彬小学就读。1997年,村里与周标签订协议,将志荣小学校舍折价6000元出售给他,学校所在的地块,成为周标的责任田。

  周标说,刚开始接手志荣小学地块,用来发展养殖业。后来,周标去上海做生意,养殖场因此空置了七八年。

  周标的外婆一直由他照顾。“那时外婆90多岁了,换了好几个保姆,外婆都不满意。”周标想,与其请别人照顾外婆,不如自己来照顾。于是,他决定回家办养老机构。

  幸福岛托老院2010年投入运营后,周标的外婆也住了进来,一直活到104岁。目前,这里收住150多位老人,已经是一家二星级养老机构。

闲置资源完整再利用

  志荣小学停止招生后,村里的孩子到附近的守彬小学就读,两地相距不到一公里。

  “这里曾经是一所希望小学,闲置后被皮革厂老板李守彬买下,准备办个菜市场。”寅阳中心敬老院院长施赛杰三十来岁,没见过李守彬,“听说菜市场没办成,李守彬又改建了‘守彬小学’,但2006年底开始闲置。2008年,政府把这里改建成寅阳中心敬老院。”

  守彬小学地块的“复活”,得益于启东市民政系统因地制宜的决策。

  2006年,启东市意识到传统模式下,敬老院存在供养能力弱、管理和服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决定将全市原有的24家敬老院撤并,并陆续改造、新建8家区域性中心敬老院,面向全社会开放。敬老院建成后仍然采取公建公营,员工重新招聘,目的是改善并提升敬老院的服务能力。

  在这8家区域性中心敬老院中,有两家敬老院由小学校舍改建而来:寅阳中心敬老院的主楼,依然是校舍的模样;晁汀村老年关爱之家,则几乎完整保留了同康小学的所有建筑,连教室过道里的黑板墙,至今还在使用。

  陈洪平是晁汀村老年关爱之家的创办人。2009年,他发现农村老人越来越多,而他们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养老负担很重。于是,他特地参观了几家养老院,发现运行都不错,认为是个创业的好项目。

  “同康小学南靠336国道,交通便利;东边不到一公里就是启东市第四人民医院,就医方便;学校占地面积也很大……没有哪个地方比这里更适合办养老院了。”陈洪平决定,接手废弃的同康小学,改造成他的老年关爱之家。

  把校舍改造成养老院,成本相对较低,因为这些学校都是平房,布局很适合养老,活动空间大,操场也可以改造利用,有的学校还有食堂,接手就可使用。更关键的是,土地性质不用变更,申办手续很方便。

  陈洪平只需要拆掉校舍的屋顶,重新用钢筋加固,达到二级防火标准。他把每间教室隔成两个房间。学校过道里的黑板,则用来宣传养老知识。

  当时有朋友劝他“别犯傻、别冒风险”,陈洪平很坚决。“在很多人没有意识的时候,才是机会。”陈洪平对他的选择很满意,因为当时的材料费、人工费都很便宜,而且政府的支持力度很大。

  陈洪平所指的政府支持,主要是床位补贴。每建成一张养老床位,政府一次性补贴5000元。晁汀村老年关爱之家核定床位105张,就是52.5万元。这笔钱,实实在在补贴给了陈洪平。

启东养老机构近1/4由小学改建而来

  81岁的黄亚香,退休前一直在南阳镇合丰中心小学教书。

  1998年,合丰乡合并到南阳镇,合丰中心小学也搬到南阳镇,改名为三分社小学,资产属于南阳镇。2004年,三分社小学停办,曾经被出租用作库房,后续空置过七八年。2013年改建成慈光颐养院前,学校里的野草长到一人多高。

  “学校改成养老院,村民还是很欢迎的,因为将来很多人都会在这里养老。”原合丰村党总支书记顾圣平说。

  慈光颐养院仍能看出原来就是一所小学。护工苏维冲指着第一排“教室”说,“60多年前我小学毕业,就在那间教室。”“校园”内还有两棵粗壮的雪松,估计是建校初期所植。安全起见,虽被修剪了枝条,依然挺拔。

  启东市慈光颐养院护工苏维冲指着第一排“教室”说:“六十多年前我小学毕业,就在那个教室。”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朱旭东摄

  接手并改造慈光颐养院的张敏,最初并没有改变学校的建筑框架,连屋顶都没换,只换了门窗,完善消防设施。“今年准备大幅度改造装修,做成青砖白墙的四合院,进一步提升服务,让颐养院更有特色。”

  张敏说,小学的平房最适合改造成养老用房,而且,学校的教室房间大,改造成两个房间绰绰有余,校内空间也大,方便老人活动。但那两棵雪松一直是个隐患。“只要一刮大风,我就担心雪松倒伏压到房屋。所以,我考虑移植出去。”

  大幅度改造装修颐养院,投入需要数百万元,地处偏远的农村,值得吗?

  “你别小看农村的养老需求。”张敏对此很自信,“我不走低价竞争的老路,主要做服务,老人可以试住一段时间再决定去留。”张敏认为,即使在农村,也有一部分老人更看重服务,而不是价格。

  目前,慈光颐养院收住48位老人,其中享受照护险的18人。

  用闲置村小办养老院的人不在少数,北新镇永安村的高冬梅和汇龙镇光荣村的费冬敏,在最初创办各自的老年关爱之家时,都是看中了村里唯一适合办养老机构的“宝地”——闲置多年的小学。

  在江苏启东,目前有44家养老机构,其中10家是由小学改建而来。

  启东市民政局局长赵雨玉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有很多校舍尤其是小学校舍被闲置。“建设养老机构,如果选址另建,不仅投入大,还是一种浪费。这些闲置的校舍,硬件条件比现在的很多养老机构都好,也都通过消防安全验收,土地性质就是建设用地或划拨用地。改造成养老机构既盘活了存量资源,又增加了养老设施的供给,增强了农村老年群体的幸福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