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其花655元购买了五月天北京演唱会门票后,因意外摔伤骨裂,向大麦网提交了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申请退票被拒绝。调查发现,票务平台大麦网和纷玩岛售票页面均标有“条件退”,而主办方北京华乐非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却规定二次销售的五月天演唱会门票均不退换。(5月14日《中国消费者报》)

演唱会门票具有稀缺性、时效性,所以,大多数无条件退票基本限于首次售票后48小时内,这个规定不仅给了购票者反悔的机会,也给了其他消费者再次抢票的机会,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然而,这也出现了一个现实问题——消费者二次购票时,往往已过无条件退票时限。也就是说,购买回流票的消费者没有反悔的机会。

具体到本事件中,五月天北京演唱会5月21日场次的二次售票时间为4月30日15点55分,而退票截止时间却为4月30日13点55分,退票的截止时间在开始售票时间之前,显然是不合理的。这是因为,无论是二次销售的演出票,还是首次销售的演出票,消费者都支付了同样的价格,但他们享受的退票权利却不同,自然会产生不满情绪。

而且,消费者是因为意外摔伤,导致无法到现场观看演出,也按照购票平台客服所要求的,提供了相关诊断证明,却还是被拒绝退票。那么,需要追问的是,究竟什么样的“条件”才能退票?这个“条件”是否根本就不存在?

更何况,票务平台售票页面明明标有“条件退”字样,主办方却规定二次销售的演唱会门票均不退换。对于“是否能退票”的问题,二者之间不能统一,那么,消费者应该遵循哪一方的规定?到底是主办方与票务平台之间相互推诿,还是他们事先就商量好的?这些问题值得深思和深究。

一直以来,演出退票规则大多由主办方制定,而规则是否合理,消费者往往缺少话语权。数据显示,在某投诉平台上,仅与“演唱会”“不退票”相关的投诉就高达4712条。这也说明,现如今,人们的维权意识越来越高,主办方及票务平台再想随意割消费者的“韭菜”,未免有些天真了。

针对退票难问题,主办方应当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合理诉求,制定合理的梯次退票收费标准,保障消费者合法正当的退票权利;票务平台应当明确退票政策,并在售票页面上进行清晰标注,让消费者能够充分了解退票的具体条件。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当加强对演出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解决退票难问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和持续推进。但只要真正重视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迎来一个更加健康、规范、有序的演出市场环境。(正观评论员 任思凝)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版权声明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