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杜晓丹 通讯员 徐盛世

进入3月底,海阳的供暖季即将结束。连续5年的核能供热,让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的同时,核能供暖的清洁、稳定、高效也日益深入当地群众心中。“相比过去锅炉供暖,不仅温度更高了,户外空气也好了。”亚沙村小区居民刁先生说。

别看现在刁先生给核能供暖点赞,最初听说小区采暖热源要从烧煤变成核能时,他和邻居们也曾有顾虑和不解,最担心的就是温度是否会受影响。如今,这个问题早已有了答案。

“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等供暖方式相比,清洁、经济、稳定,是核能供暖的特点。”国家电投核能发展总工程师,山东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放说,相比以前,现在海阳市住宅取暖费下调了1元/建筑平米,供暖季PM2.5浓度下降了16%,空气优良率上升了17%,供暖季空气质量明显提升。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核能最主要的应用就是发电。但事实上,核电站的发电原理与火电相似。通俗地讲,可以理解为‘烧开水’,在核能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山东核电科普宣传员符铎说。

符铎说,核裂变反应发生后,产生的巨大热量使水温快速升高,这种可用于发电的能量属于“高级能量”。发过部分电的水蒸气还是“温暖”的,为“中级能量”,而核能供热就是利用这部分“中级能量”。“以‘暖核一号’核能供热二期工程为例,每个供暖季需要向外释放200万吉焦的清洁热能,其中,150万吉焦按照传统方式是要废弃掉的。核能供暖,就是将这部分余热进行利用。”

前不久,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正式投运。“暖核一号”在给海阳供暖的同时,供暖区域到达威海乳山,实现了零碳热源的跨区域互通共享。

据了解,为了能够充分利用核电厂温排水余热资源,山东核电还开展了温排水培育红树林项目。目前,已经种植红树胚轴近3000棵,以生态养生态,同时为“南红北移”工程探索第一手资料。

据统计,截至3月21日,海阳核电站已累计安全稳定发电1079亿度,成为世界首个发电量超1000亿度的三代核电项目。“核能,不只是发电,还有更多‘跨界’的可能。”吴放表示。在供电、供热的同时,山东核电还积极探索供热和供水的耦合,依托电站多年海水淡化运行经验和取排水等工程设施,分步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提高淡水资源安全性,缓解胶东半岛淡水需求的民生问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