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朝军队打得最畅快的一次战役毫无疑问是第三次战役,这一战并非歼敌成果最大的,但是纵深推进最快,收复了政治意义显著的汉城,逼得联合国军大踏步退往三十七度线以南,志愿军遇到的抵抗则相当微弱。

为了瓦解敌人布设口袋阵、吸引我军继续深入半岛南部并进行诱歼的战略意图,1950年1月8日彭总及时下令志愿军停止南进,快速结束第三次战役。这其中除了识破敌人作战动机的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军长期坚持在异国战斗,武器弹药、后勤补给和指战员体力几乎耗尽,兵力出现严重不足,第三次战役我军其实只有西线在挺进,9兵团经过第二次战役后损失太大,15万人的大兵团减员超过5万人(其中多数为冻伤),只能缺席第三次战役。我军自己本身也是“残阵”出战,再追下去吉凶难料。

这从后来的第四次战役中就能清楚地看出:从1月8号到1月25号休整了17天的志愿军,在面对李奇微23万大军的反扑时,尚且显得十分吃力,第四次战役志愿军共伤亡42000多人,基本上是在全线防御,付出巨大代价才稳住了阵脚。休整之后还是如此艰难的情况,更不要说17天前在人困马乏之时继续向南追击敌人了:一旦落入敌人陷阱将使中朝军队面对巨大的危险,甚至使半岛局势再一次发生彻底逆转,之前70天的努力将宣告前功尽弃,一旦被敌人将战线再次推到鸭绿江边,祖国的安全也将面临巨大考验。

志愿军司令部的判断很准确,并得到了北京的支持。朝鲜方面急于求成对此意见很大,就连苏联驻朝大使拉佐瓦耶夫也来到志愿军司令部,质问彭总为什么不乘胜追歼敌人,而要选择结束战役原地休整。志司为了维护中朝军队的合作,没有和朝鲜方面及苏联大使争执,彭总最后告知朝鲜人民军代表:志愿军连续征战损失很大,目前需要休整,人民军如果认为可以击溃敌人,则可以独自追击。最终在斯大林的调和下,朝鲜方面才没有再提“乘胜追击”的事。

客观而言,前三次战役中朝军队占据绝对上风,纵然敌人有布置口袋阵的意图,如果我军实力足够强劲,则大可以平推南方的联合国军,不必有过多的顾虑,况且此时志愿军连战连捷,士气优势明显在中朝军队一方,李奇微一到第8集团军就丢掉了汉城,美军士气正处于谷底。然而问题就在于:第三次战役时,我军并没有一路南进不计后果的作战目标,客观上也没有这个家底。

朝鲜战场上,中朝军队的武器和兵种水平、齐备程度远远不及联合国军,如果没有兵力上的优势,再好的战术也难以万试万灵。此时联合国军地面部队也在30万人以上,我方没有优势可言,仅就西线一线部队而言,甚至处在下风。我军想要一口气打到朝鲜半岛南端,并围歼剩余敌人确实不现实。既然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第三次战役期间为什么没有及时从国内征调兵员入朝,强化志愿军的硬实力呢?要知道生力军的到达,不仅仅可以带来兵力对比上的优势,更能补充大量前线所需补给,恢复老部队的战斗力。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来具体看看志愿军各兵团的真实入朝时间。1950年10月最早进入朝鲜的部队是原四野的13兵团,起初只有4个军,包含38军、39军、40军和42军,这也是西线作战的主力部队,后来补充进50军和66军;第9兵团来自三野,包括20军、26军和27军,入朝时间只在13兵团之后,投入到惨烈的第二次战役长津湖之战中,在严寒条件及物资不足的情况下损失较大。

因此一直到第三次战役结束时,我军在朝鲜只有这俩兵团,并不是印象中的“人山人海”。当时我军在朝鲜境内人数总共三十余万人,跟南线的联合国军相比,志愿军人数上没有绝对优势,并且我军连战两个多月,战场伤亡就超过5万人,算上严寒天气下冻死冻伤及失踪的指战员,真实损失更大,战斗力已经严重下滑了,支援火力不足:有空军,炮弹也几乎打光了,很多部队连炒面都吃不上,三八线以南我军没有群众基础,越往南越无法就地补给,后方物资送达前线的用时自然也越长。在美军的空军优势下,志愿军汽车团损失严重,实际已经无法进行最低限度补给了。

至于后来到朝鲜的4个兵团,19兵团和第3兵团分别来自原第一、第二野战军(另有原华北军区一个军),赶上了第5次战役,最后的20兵团和23兵团入朝的时间就比较晚了,都在1951年下半年。这个时候半岛上的五次大战役已经全部打完,交战双方开始比拼阵地战,而跟前期参战部队相比,第20兵团和23兵团也不属于志愿军的绝对主力兵团,每个兵团都不足10万兵力。

我们现在谈第三次战役前后的兵力补给问题,是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而在1950年-1951年的实际战事推进过程中,将帅们是无法在一个瞬时节点做出准确、全面判断的。尤其是战争初期,距离大陆上的解放战争已经过去一段时间,大量部队转入生产甚至复员状态,能够快速凑齐两三个兵团入朝已经是非常仓促了,更不要说一次性把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部队投放到异国战场上,以当时的国力,很难做到。

1950年第二次战役进行期间,在主席的预期中,结合了对美军实力和作战意图的判断,抗美援朝战争至少持续一年。这意味着短时间内志愿军不太可能突破至半岛南部,甚至把敌人彻底赶出朝鲜半岛。从统帅部的主观判断而言,需要为长期作战做好准备,各兵团将展开轮战,而不会在预计的战争初期将主力部队全部派往前线。

退一步讲,第二次战役于1950年12月24日结束,出于多方面考虑,仅仅过了一周时间,第三次战役便打响了。即便我军有从大后方征调兵力入朝的安排和准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也完不成兵力调度。第三次战役后期,我军距离大后方纵深400公里左右,想从中朝边境运兵过来更加实现不了。

美方在第二次战役后不堪重负,宣扬先停火后谈判的主张,目的就是想赢得喘息时机整顿半岛上的军队,针对敌人的意图,我方为赢得主动权快速发起了第三次战役,就自身的准备而言也是十分紧张的。志愿军只要能够成功将战线突破三八线(最好是打下汉城),在战略上便是主动的,事实上我军并未有一步到位攻克整个朝鲜半岛的准备。

而从实际角度而言,1950年前两次战役结束后,尽管志愿军取得了极大战果,但已经丧失了开战初期的突袭优势,敌人已经明确:有数十万计的中国军队已经从鸭绿江渡江而来,因此有意加强了空中封锁并炸毁鸭绿江大桥,我军要再像抗美援朝初期那样用几个昼夜的时间向朝鲜输送兵团单位的作战部队,已经非常困难,就算后方有足够的预备队完成入朝准备,也不可能如开战之初那样迅速完成渡江动作。

更为关键的是:越往南打,中方补给线越长,美军依靠背后的强大国力,能够做到1比13的前线与后勤人员配比,保障前线粮弹无忧;而志愿军1个后勤人员平均需要保证6名指战员的口粮和弹药。如果国内的大部队一次性投入前线,除非真的能够实现速战速决,否则多个大兵团在朝鲜战场陷入停滞状态,仅就后勤角度这一项考虑,后果就不堪设想。

事实上沃克发生车祸、李奇微入朝接手第8集团军后,很快就观察到了志愿军补给方面的弱点,得出了所谓的“礼拜攻势”理论,并制定了与之相对应的磁性作战战术,给我军补给造成了更大的麻烦,若我方要单纯靠增加兵力的办法速战速决,已经不现实。后来的第五次战役便是实证,在兵力充足的情况下,我军面临巨大的后勤问题,不光无法成建制消灭美军部队,反而有在战役后期被对方反击的危险。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立国之战,这场战争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历史地位,一方面是将帅决策和战士们的英勇表现足够载入史册,另一方面也在于我们尊重事实、没有贬低对手的客观实力。一些朋友谈到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认为当时我军兵力和补给足够的话,有机会将联合国军向南赶下海,这种认识其实是片面的,没有结合真实的战场实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