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滴清水的知县在污浊的官场上清廉爱民,但却屡遭上级为难,皇帝得知真相之后,将知县连升八级!
在清朝的蜀地有一位知县叫做刘清。其人为政清廉,经常为百姓主持公道,人民称他为“刘青天”,但又因为不愿和欺负老百姓的豪强同流合污,因此屡遭排挤。
尽管职位上不去,但凭良心办事儿,也过得乐呵,谁知皇帝知道好官受到如此委屈之后,竟将他连升8级。
做一个好官难呀,知县刘清到底做了什么,让他成为官场上的众矢之的,又为何会被皇帝重用?
不顺的前半生
《寒窑赋》有句古话——“满腹经纶,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这大概就是大多古代文人一生的功名之路吧!
清朝被八股取士洗脑的众位才子,一生都在进京赶考的路上,人到中年的刘清虽然考上了进士,但仕途却一点儿都不顺利。
大清的官场更是比起以往的残酷有过之而不及,刘清的父亲以前就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好官,受父亲的影响,他从小立志成为一名治国齐天下的有为之士。
因此清廷安排他去四库修书的时候,他也认为这只是暂时的小小磨炼。谁知,这一修便修了7年之久。
尽管刘清修书之时兢兢业业,但官场上没有贵人,只能原地踏步。
7年的时间悄然而过,看来靠修书这条路被上面认可是没机会了,此时自己也年近50了,倒不如子承父业,就算没有治国的机会,至少可以治理一方水土,为百姓造福!
正好《四库全书》修订完毕之后,朝廷为了安排这些修书的闲杂人员,增设了官员候补制度,年近50岁的刘清就给自己报了名。
由于没有后台,又年纪将近50,刘清被安排到蜀地的一个县里做县丞的候补官员,又被当做候补官员熬了四年,刘清终于上位了。
古代人的寿命很短,50岁就已经是高龄了,此时的刘清成为县丞之后,当地百姓也不指望他能做什么,毕竟一个老头子还有什么精力?但没多久他们便发现这个县丞不简单。
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有句三观不太正的古话,叫做“千里为官只为财”,尽管不道德,但确是大清官场的真实写照,而财富的来源就是剥削。
剥削谁呀,自然是本县的老百姓啊,刘清可不干这种事儿,因此穷的叮当响。
像隔壁王员外送来的银子刘清一概不收,反而为那些被豪强欺负的贫苦老百姓主持公道,这样下去刘清你不穷谁穷呀!
就连上级的亲戚在本县经营的产业也没有得到特殊的照顾,刘清你凭什么升官?
但任何事儿既然存在便会分阴阳,清正廉洁的刘清虽然不被上级和地方豪强待见,却获得了广大贫苦人民的支持,于是百姓给了他一个浩然长存的称谓;叫做刘青天。
而且由于隔壁几个县里的县丞各个满屋黄金,因此刘青天的美名传得更远,老百姓越是推崇,豪强就越痛恨。
他的上级得知自己的辖区出了这么一个刺头之后,通过强权希望刘清能和自己一样“千里为官只为财”,但刘清表示:为民做主是一个官员分内之事,我何错之有?
刘清只是一个县的县丞,他所能管理的地域也就那么大,比起整个大清的西南终究是九牛一毛,其他县域的老百姓依旧被欺压地叫苦连天。
终于数年之后,老百姓被官员和豪强逼得再也活不下去了,在蜀地爆发了白莲起义。
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义军都是一群吃不饱饭的老百姓,他们即便不和战场上的人拼命也会被活活饿死,因此战斗力格外彪悍,相比之下,朝廷拿着俸禄的官员各个贪生怕死,因此节节败退。
事情闹得很大,很快便传到了嘉庆皇帝耳中,所有人都看出来了这是一场典型的官逼民反。
老百姓造反无非是没有一口饭吃,那给他吃一碗不就好了?万一战争打不过,把自己打残了怎么办?嘉庆皇帝在这方面看的很透,因此圣旨一下,派人去招安。
这招安的大任自然是落在了刘清有能力的上级头上,刘清的上级知府可不敢去招安,那些造反的百姓各个都对自己恨之入骨,万一进去出不来,那几房姨太谁照顾呀!
询问了一圈之后,其他人对于义军也是如同见了虎狼一般胆怯。最后在众人的一顿“推举”之下,刘清也是揽下了招安的重任。
白莲教首领王三魁起义之前也是贫苦出身,对于刘青天的清名格外钦佩,就连属下也有不少兄弟曾经受到过刘清的帮助,因此刘清上山招安之时,还比较顺利。
看着这位步路蹒跚的老头子上山来和自己商议招安一事儿,众人都在叹息,多好的一位好官呀,就是年纪大了,他走之后,也不知大清还有何人肯为百姓做主。
在刘清苦口婆心的劝说之后,白莲教首领权衡利弊,也不愿众位兄弟为自己而丧命,因此选择了招安,但他的第一次招安并不顺利。
刘青天再遭排挤
原来白莲教首领王三魁在选择了招安之后,第一个要见的人是上面的督抚大人。
督抚见到这位曾经牛气哄哄的白莲教首领此刻竟然招安了,心里大为畅快,想曾经,这位大汉带了一帮刁民可是打得自己节节败退,现在还不是跪在自己面前吗?
“你这个逆贼,还不是落在了老子的手里,你当初的牛逼劲儿呢?啊!”督抚见到王三魁之后就是一顿嘴炮输出。
这可让一言不合就开干的王三魁受不了了,气得王三魁转身骑马就走了,见王三魁走了,众位将士和官员没有一人敢去追,毕竟那个杀神曾经杀得大军闻风丧胆。
可这件事儿已经给嘉庆皇帝上报了,就等着领赏呢,赏金暂且不要了,这要是皇帝怪罪下来,那大家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那总得有人背锅吧,这刘清常日里就跟大家不和,这次他更是招安的主要负责人,现在叛军头子跑了,刘清不担责任谁去担呀!
嘉庆皇帝听完奏词之后,便信以为真,心里默默给刘清记了一个过,等平定叛乱之后再秋后算账。
刘青天再次招安
同时,嘉靖皇帝还派遣了一位心腹负责监督对叛军的围剿。
但贪生怕死的官兵哪里是义军的对手,在嘉庆皇帝的眼下,官兵是一败再败,大清也因为连年的交战有些吃不消了,因此再次招安的想法也被提上了议程。
这位嘉庆皇帝的心腹经过实地的考察之后发觉,刘清这个小小县令在当地深得民心,要是让他再去招安,许出更加丰厚的条件也许有。
因此奉皇上之命,刘清再次上山,代表皇上进行招安。
“刘青天,我真不明白,你还来这山上干什么,那些王八羔子有招安的诚意吗?”王三魁很是不解。
“此行是奉了皇上之命,前来招安,不为那些王八羔子,只为众位将士和百姓少留一些鲜血。”接着刘清摆出了嘉庆皇帝开出的新条件,这些条件不可谓不好。
但王三魁这次学聪明了,他要求用两名官员做人质,要是朝廷出尔反尔,就把这两个狗官宰了。
就这样,王三魁绑着两位狗官来到了皇帝面前。
刘青天再次招安
嘉庆皇帝自然是要把招安一事儿弄得清楚,他相信一个老百姓开始造反一定是被逼的走投无路了。
果然和王三魁沟通之后,他确定了心中所想,这是一场官逼民反,而且看这规模大清西南的那一块地儿,基本已经烂完了。
气得嘉庆皇帝直接责道:“难道四川上下那么多官员,都是贪官污吏吗?”
王三魁心里想到这个傻皇帝是真的是天真,但还是昂首对道:“唯刘青天一人而已,使官如刘青天,百姓断不反。”
西南的大片腐败让嘉庆皇帝深恶痛绝,于是下令刘清成为蜀地督抚,连升八级之后的刘清直接成为了正三品的官员,尽管已经不小年纪了,但依旧秉承着曾经的初心——为国为民。
83岁之时,安享晚年之后的刘清去世了,也不知后来大清还有几位好官,愿为百姓做主。
当一个王朝清正廉明的时候,抓住一个贪官,老百姓会为政府摇旗呐喊,但当这个王朝贪腐横行的时候,抓住一个贪官,老百姓只当是看到了笑话。
历史从来只有一种主角,那就是替人民说话的人,尤其是成为大人之后,就更需要做应该做的事儿,否责注定成为历史的配角。
坚持自己应该做的,坚守正道,才不会迷失。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