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以后广受好评,并且接连斩获了数项大奖。

曾经不被人看好的作品,他是怎样拍摄成功的呢?

对于原著来说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马特尔的第三部作品,也是他销量最好的一部作品。

曾获得过2002年的英国布克文学奖、德国图书奖等诸多文学界重量级奖项。

一上市就在全球热销达700多万本,并曾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停留长达一年之久,让国际文坛纷纷为之惊艳。

这样一部看起来像是儿童历险记的作品怎么会如此大受欢迎?

特尔给了少年派深沉的思想,也给了这个故事深沉的内涵,小说绝不仅仅是你看到的封面上一人一虎一船那么单薄。

在动荡浩瀚的汪洋上,在孤立无援的境地里,生存和死亡、对立和共存、人性和兽性、理性和感性的种种对立在被激化被放大。

这是一个年仅16岁,名叫墨利托·皮辛(后来改名为派)的印度男孩儿的传奇故事。

他的父亲曾在印度拥有一所很大的动物园,所以派的童年是在动物园里度过的,动物园里的生活就像天堂一样,给派带来了很多乐趣。

但是由于后来政治时局动荡,派全家为了生存下去而不得不卖掉动物园举家搬往加拿大,于是,他们和动物们一起坐上了开往加拿大的货轮。

不曾想却在太平洋发生船难,全船的人只有派活了下来,除了他以外,还有一只虚弱的红毛猩猩、一匹受伤的斑马、一只饥饿的鬣狗和一只晕船的孟加拉虎。

他们一起开始了海上漂流的生活,最终,227天后,只有派和老虎活了下来并漂到了加拿大的海滩获救。

李安翻拍的电影

电影《少年派》的主题不同于小说那么多义性,这是关于成长,关于一个少年的人生历程的电影。

虽然宗教和信仰也掺杂其中,但都转变为少年成长过程中的迷惑和寻找激励着少年不断长大,转变成在暴风雨中的引路灯帮助他慢慢找回航向。

电影和小说同样是讲故事的艺术,因此二者有着不同于理性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和接近方式。

但是只有故事还不够,电影从原著改编而来,但却不是对故事内容的原样复制和再现,更重要的是表现导演对作品的理解。

电影是导演的作品,体现的是导演对原著的理解和阐释。

电影对故事主要内容基本没作很大改动,但对于小说原本表达的对于生命、宗教、人性、存在等过于艰涩的主题进行了更换。

影片的主题主要是围绕成长,通过成长这个所有人都经历过的阶段来探讨大众层面的对生命和信仰的思索。

主人公派的人物性格,一些可以推动电影主题的人物设置,以及情景桥段进行了改编以便电影的思想更容易向广大受众传达。

电影在有限的时长内要想将一个完整的故事,必须确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而一部长篇小说,几十万字洋洋洒洒其主题往往不是单一的。

小说《少年派》的主题正是如此,作者不但花费大量篇章探讨人性生存、探讨宗教信仰、探讨人的本我和超我等哲学问题,甚至还有关于动物学等专业理论。

但李安不是要拍一部纪录片,他选择了众多主题中的一个为主要线索,用“成长”串联起派电影中的人生。

电影人物的塑造

人物是电影的灵魂,演员塑造的人物形象是电影与观众之间传递精神的桥梁,现实生活中,观众往往更容易记住演员而不是导演。

一方面因为演员的形象比较容易辨认,另一方面当然也是因为演员的演技深入人心。

普通观众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常会通过某个演员的表演而得出结论,电影的商业票房更是如此,明星的号召力往往大过导演。

由此可见,导演在拍摄电影之前对于演员的选择和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至关重要的,即使前期工作准备得再充分,演员选不好或者演员与剧中人物不切合,会给整部电影带来致命伤害。

电影的主角,派,这个16岁的印度少年,这个勇敢、坚毅、心灵纯净、信仰自由的印度少年该从哪里找呢?

李安和工作人员们在印度的中学里开始了漫漫的选角色之旅。

经过一个个的试镜,表演,最后,17岁的苏拉·沙玛从3000多人中进入了李安的视野。

苏拉·沙玛在电影中的出色表演有目共睹,他几乎和派融为了一体,在大海上,似乎他就是派,他就是那个无助的少年,他用精湛的演技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

但是谁曾想到,苏拉在此之前一点表演经验都没有,更别提拍电影了,他甚至练游泳都不会。之所以能完美的塑造派的形象,与李安的指导和前期塑造也是分不开的。

李安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来训练苏拉,其中包括学游泳,健身,读书以及情感培养。

苏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李安在每场戏开拍之前都会跟他聊天。

一方面为了使他放松精神,另一方面让他进入情境,他自己都不需要刻意的表演,李安的引导使他感受到此刻他就该那么做,完全按照自己的内心去进行就是了。

李安甚至在拍摄水中的戏份时会跟苏拉一起下水,这种专业的电影人的精神也在感染者苏拉和剧组的每一个人。

经过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少年派》的艺术转换历程才正式拉开序幕。

电影的整体结构

在调整影片叙事结构的基础上,还要敢于突破传统的叙事常规,有时需要将故事的某些元素进行重构。

电影在派少年时期的部分中用了相当长的篇幅为后面的情节做铺垫,包括派名字的由来、派信仰三种宗教的过程、与老虎的初次见面、父母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乃至第一次懵懂的初恋。

这些看似与漂流无关的情节似乎拖慢了电影整体的叙事,但直到后来观众才能体会到这都是导演故意反常规而为之,这些段落无一例外的都是派强大的精神形象的塑造过程。

这部分李安采用了拉长放大的叙事策略,通过一系列的细节刻画,使派的形象饱满化,为后来的海上漂流中派精神力量的胜利慢下了伏笔。

家庭、师长、爱情、信仰这些都是派孤身一人漂流时的情感和精神支撑,正是有了这些元素的存在,派的奇迹才能被观众所信服。

电影的最后的十几分钟借作家之口点破了故事的玄机,在新的故事层面里,斑马、鬣狗、猩猩分别化身为水手、厨子和母亲,老虎则是派兽性的象征。

在整个故事叙事上这显然是矛盾的,因为如果这样成立的话,前面讲述的故事便是荒谬的不真实的。

但在另一方面这样又是合理的,主要元素在逻辑关系上都一一对应,可以说动物的故事其实是人的故事的精神投射,也是派对自己漂流过程的情感投射。

结语

《少年派》曾被认为不可能被改编成电影。

李安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其深厚的电影功力,他在改变的过程中分别对小说的叙事结构、场景、情节、人物做了相应的改动。

或删减融合,或增加补充,抓住作品精髓的同时,对电影氛围进行精确的把握,从而成功的把电影推上银幕。

参考文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