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昪秉政,欲收人心,乃宽刑法、推恩信,起延宾亭以待四方之士,引宋齐丘、骆知祥、王令谋等为谋客,士有羁旅于吴者,皆齿用之。——《新五代史·南唐世家第二》

在我国历史上,李昪是一个很传奇的人物,他的人生与朱元璋差不多,以贫苦之身成就了一方霸业,留下了诸多的传奇故事,“杀弟”就是其中之一,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此事。

 

出身贫寒,被收养后改名换姓

李昪出身微贱,自幼便在濠州、泗州一带流浪,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李荣在战乱中不知所踪。无奈,李昪由伯父李球带到濠州,结果不久后他的母亲就去世了,李昪只能浪迹濠州。

五代十国时期,天下非常的混乱,公元895年,吴太祖杨行密攻打濠州,并且见到了李昪,将其收为养子。只是,因权力的争夺,杨行密的儿子们却不能容纳彭奴。杨行密只得将李昪交给部将徐温抚养,取名徐知诰。

话说,徐知诰虽然出身低微、身世坎坷,但他却天资聪颖、孝顺父母。有一次,徐知诰跟随徐温出行,结果徐温因心情不佳,乱杖驱赶徐知诰。事后,徐知诰不仅没有生气,还拜迎于门口(迎接徐温)。

徐温惊讶说:“我都打你了,你怎么对我还这样!”徐知诰回答:“为人子,怎么能舍弃父母......”后来徐温因此更加喜爱徐知诰了。同时,徐温妻李氏因为与徐知诰(李昪)同姓的缘故,也对徐知诰照顾有加。

长大后,徐知诰身长七尺、修上短下,同时他还喜好读书、善于骑射。最初的养父杨行密常常夸赞他,徐知诰是个好孩子,很多人都比不上他。

杨行密本是南吴的开国之君,但他的命却不长,薨逝后因诸多的儿子没有能力,军国大权便被部将徐温掌控。徐温为巩固权势,一方面在朝中排除异己,另一方面则加快培养子侄辈。

在他的亲属中,能力最优秀者自然是养子徐知诰。徐知诰为人谦逊、能力也比较突出,辅佐徐温处理政务期间广施仁政,所以名声很好、颇受百姓的爱戴。

只不过,徐知诰的崛起让徐温喜忧交加,喜的是,义子能力卓绝,未来是自己的得力助手。忧的是,亲儿子们都不成材,自己百年之后家业恐将落入外人之手。

徐知诰平定内乱后,掌握南吴朝政大权

对此,徐温只能一方面重用徐知诰,但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打压。比如,公元917年,徐温便将镇海军治所迁到升州,改封徐知诰为检校太保、润州团练使。

其实,徐温这么做主要是因为升州富裕,将幕府从都城广陵搬至升州,也能够更好地保障自己,并且掌控朝政。徐知诰本来要求是去宣州为官的,但却被徐温拒绝,在宋齐丘的劝说下,才压制住火气到润州赴任。

徐知诰自小就聪明,他怎么可能看不出来义父的有意压制,而这也成为了他与徐温“关系破裂”的开始。徐知诰懂得在隐忍,也知道稳中待变的道理,所以对于徐温分配给他的职务,全部都在认真完成,并且暗中慢慢发展自己的势力。

时间来到徐知诰29岁时,老天给了他一个难得的机遇,让其的人生发生了转折。徐温将大本营迁至升州后,但却并没有放弃都城广陵,而是让他的儿子徐知训“代理自己”。

可是,徐知训不仅没有能力,而且还是骄横跋扈的主儿,不仅经常欺辱国君杨隆演,还对朝臣们蔑视无比。公元918年,不堪徐知训嚣张至极的行为,大臣朱瑾设计诛杀徐知训,并准备随时讨伐徐温。

上述提到,徐知诰在润州担任刺史的职务,而润州离广陵仅一水之隔,升州则距离广陵很远。此事发生后,徐知诰先一步率军平叛,并且诛杀了朱瑾,还顺利地控制住局势。

此事过后,徐知诰被封为淮南节度行军副使、内外马步都军副使,军权、政权集于一身。名义上,他还是南吴的大臣,但实际上已经是南吴的主宰了。

与此同时,此后多年,徐知诰与徐闻依然还是养父养子的关系,表面上维持一团和气,但背地里却不断地斗智斗勇。俗话说得好:“拳怕少壮”,公元927年,徐温撒手人寰,整个南吴成为了徐知诰一人的天下。

独掌大权,弟弟九字回应进退两难

值得一提的是,临死之前,徐温为了扳倒养子,还培养自己的次子徐知询,可惜天不遂人愿。徐知诰执政后,为了收揽民心,宽缓刑法、推广恩信、善待四方之士。一时间,宋齐丘、骆知祥、王令谋等人都成了他的重要谋士。

他还经常派人到民间了解疾苦,遇有婚丧匮乏的,便设法予以周济,因此赢得了人们的好感。可以说,此事的徐知诰已经是民心所向了,徐知询怎么能斗得过他。

徐温病死,虽然徐知询接任了金陵节度使、诸道副都统,还数次与徐知诰争权,但都没有成功。两人之间的矛盾正式公开化,徐知诰在谋士徐玠的策划下,成功地将义弟诱骗进京,并剥夺了他的全部军权。

徐温既死、徐知询被废,自此军政大权全部被徐知诰垄断,俨然已成为南吴的“准皇帝”。同年十一月,吴王杨溥僭号称帝、改元乾贞,任命徐知诰为太尉、中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封浔阳公,又改封豫章公。

正所谓“斩草除根”,虽然徐知询再无能力跟义兄抗衡,但徐知诰依然对其充满戒心,总想着找机会将他弄死、以绝后患。于是,李昪有一次邀请弟弟徐知询前来吃饭,其实是想要给徐知询毒酒毒死他。

徐知询其实也并不是愚笨之人,他明白此时的李昪虽然是自己哥哥,但是他另一个身份是“一国之君”,此次赴宴肯定是别有用心,凶多吉少。

果不其然,吃饭时李昪递给了徐知询一杯酒,而这是李昪提前准备好的毒酒。他说

随后,他便示意要和李昪共同喝这杯酒,这一下就让李昪不知所措、不肯饮酒,徐知询也捧酒不退。关键时刻,李昪身边的大臣看出来了其中的玄机,就前去夺了这杯酒一饮而尽。

后来,虽然李昪送给这个大臣了解药,可是这个大臣仍旧不幸去世,成为了李昪兄弟之争中的牺牲品。最终,徐知询凭借九个字保住了性命,但是李昪也下了杀他的决心。

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先是夺取了徐知询剩余的权利,然后派人暗杀了徐知询,从而解决了这个巨大的威胁,防止在日后自己的弟弟篡夺了自己的王位。

公元934年,徐知询去世,死因也没有史书记载。3年后,徐知诰改回了原来的名字李昪,篡夺了南吴国的政权,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深度好文计划#
举报/反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