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和俄军争夺沃尔昌斯克,乌克兰军队甚至已经在城市巷战中,动用乌军军事情报局的直属特战小组,然而反观俄罗斯军队在哈尔科夫方向仅仅只投入了30%的部队,包括俄罗斯第18近卫摩步师、第138近卫摩步旅、第2特种作战旅以及车臣“阿赫马特”特战群的小规模试探性攻击,已经让哈尔科夫方向的乌军苦不堪言。

(泽连斯基刚刚视察了哈尔科夫)

当前,俄罗斯军队的进攻战术变得非常丰富,其中两个值得关注的焦点包括:

一、俄军主动控制部队进攻的节奏和速度 不再一味“猛冲猛打”

截止5月16日晚间,俄罗斯军队在哈尔科夫方向的进攻节奏和速度明显开始减慢,一方面,俄军并没有继续向双方接触线投入更多部队,也没有让俄军二线部队在前线上“横冲直撞”。我们看到,为了确保地面作战人员的人身安全,俄军故意控制推进速度,防止孤军深入被乌军炮兵和无人机部队所伏击。

(乌军无人机小组)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军队使用较少的兵力,对乌军边境线进行袭扰后,没有选择立即向其他纵深方向挺进,反而是躲藏在己方火力掩护下,对乌军防御阵地实施稳步挤压。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当俄军16日上午彻底控制沃尔昌斯克城北区后,俄罗斯军队并没有急于从城内直接强渡沃夫恰河,而是在沃尔昌斯克东北方向的季赫村以及齐比涅村,伺机寻找渡河突破口。不和乌军发生正面缠斗,而是寻找最稳妥的进攻方式,让乌克兰军队“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此外,俄罗斯军队可能更习惯于“宽正面”实施大范围牵制,在拉扯乌军防线的同时寻找机会,从沃尔昌斯克两翼渡河后穿插包围该城守军,似乎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战术。

(泽连斯基已经无能为力)

我们看到,俄军在局部控制突击速度后,这就让乌军火力覆盖没有办法靠后实施反击,另一方面,俄军选择“踩刹车”稳固战线,让乌军炮兵和无人机部队有点“无所适从”,因为他们一旦靠前开火很容易被俄军无人机或反炮兵雷达发现,如果他们选择不开火,那么俄军就会立即加固“缓冲区”,从而让战线整体推进并挤压乌军的控制区。种种迹象表明,俄军并不急着抢占地盘,反而最在意是否消耗乌军兵力,是否将乌军从其他地区吸引到哈尔科夫战场。

二、俄军当着北约的面 对乌克兰纵深补给通道和交通枢纽实施打击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俄罗斯军队非常重视袭击乌克兰纵深补给通道,由于乌军防空弹药已经耗尽,俄军的空袭几乎是“当着北约的面”进行羞辱。5月14日至17日,俄军先后对乌军在哈尔科夫方向的纵深目标实施高强度空袭,仅仅5月15日一天,就对齐尔库尼、普里科洛特涅和鲁西卡洛佐瓦等三个后方补给枢纽实施了精确轰炸,其目的就是让边境地区的乌军得不到弹药补给。

(航空轰炸改变了俄乌冲突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轰炸行动之前,俄罗斯军队在哈尔科夫战场进行了广泛的无人机战术侦查,他们会首先从接触线向乌军纵深飞行5至10公里,然后寻找和锁定乌军炮兵阵地、前沿哨所、永备工事群或战壕防线。

如果在5至10公里发现乌军人员或车辆目标,俄军会向其发射FPV无人机或实施炮火覆盖,如果俄军发现距离接触线20公里左右的乌军炮兵单位,则会随时联系附近巡飞的“柳叶刀”无人机,对其实施杀伤,如果发现距离接触线大约20至30公里左右的乌军后勤补给站、弹药库以及经过加固的前沿指挥所,则会立即呼叫俄罗斯空天军对其实施防区外精确空袭。

(俄方将前苏联库存航弹拿来翻新使用)

根据俄罗斯空天军的打击流程,一旦俄军地面部队遭遇乌军激烈反击或某处阵地久攻不克时,就会立即向俄军联合战役指挥所上报敌情坐标,随后俄军战役指挥中心会将坐标位置和弹着点诸元信息,提供给附近值班的俄军战斗机。

我们从俄罗斯军队频繁对乌军阵地和后方纵深实施空袭来看,俄军的精确制导弹药生产量已经跟上了战场需要。目前,俄罗斯军队针对乌军各类型目标,已经推出了温压弹版本的ODAB航空炸弹、集束子母弹版本的RBK航空炸弹以及高爆版本的FAB系列航空炸弹,弹药使用数量每月都在快速递增,这大大改善了俄军的战术环境。

我们从当前哈尔科夫方向的俄军进攻行动来看,俄罗斯军队善于从被动处境中学习并纠正错误。应该说,俄乌双方在战争前和战争后对敌我形势的认知,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判,但是俄罗斯一方凭借自身的综合国力,及时纠正了自己的错误,改善了自身技术装备和弹药储备上面的短板,继而逐步适应并改变了自己的技战术、战法,最终逐渐扭转了战局劣势。

(俄方批产改进型精确制导弹药,其未来基数可达几十万枚)

而反观乌克兰方面却一直深陷“北约军事援助”的各种臆想,妄图将美西方提供的武器装备视为解决战场问题的“万灵药”。结果,泽连斯基当局从上至下都被西方宣传所蛊惑,对美西方军事援助深信不疑的他们,直到现在才逐渐发现,西方工业化国家即便开足马力,也已经无法满足乌克兰军队在武器装备和弹药领域的巨大需求。

而且,面对一个逐渐转入战时经济体制的大国,严重去工业化的北约国家根本无力支撑起,乌军组织大规模反攻的装备制造能力。当前,美西方向乌克兰军队提供的数百亿美元军援,不过是在给泽连斯基当局“添财续命”,继续维持俄乌冲突的烈度罢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