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台湾地区,电子工业,目前占据着产业的主导地位。不过,之所以能在全球成为优势产业,其实跟当年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衰落有直接关系。

20世纪末,随着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全面衰退,台湾趁势接手了此前日本所主导的行业,这也使得全球的半导体产业布局在此后三十多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那么,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日本半导体从兴盛转向了衰落呢?

内部机制的逐步“溃烂”

现在谈及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衰落,人们不可避免的会说起当年日美之间的贸易争端,似乎正是这场旷日持久的争端,才让日本的半导体开始走下坡路的。

争端确实是一个主要原因,但却并非根本性因素。在日本半导体产业衰落的过程中,最早的溃烂是从产业内部开始的。

上世纪60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逐步走上了发展快车道。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彼时日本内部不僵化的经济发展体制,这才让半导体企业寻得了发展良机。

而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还知道,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标签,还有专业、坚韧、团结和精进。发展都是正确的方向,行业内部的规划趋势也都明确而有层次性。

就这样,经过至少20多年的发展,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在全世界都扎稳了脚跟。但正所谓月盈则亏,随着整个行业发展到了顶峰,过去一些不太被关注的短板和缺点,也都开始逐步体现,并且被过度聚焦了。

典型的表现就是大企业病开始出现,僵化封闭的模式开始显现,尤其是缺乏和外部的沟通。多年后外界对这一点的解读是,精进确实能铸就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辉煌,但精进如果发展到了极致,就会成为极端自我和刚愎自用的代名词。

1985年,日本半导体产业占全球市场的80%,这也达到了发展的最顶峰。可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由高到低的跌落,也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接下来仅仅用了10多年的时间,市场份额便一路萎缩到不到10%。

在这期间,“封闭保守”取代了此前的“精进”,成为了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新代名词。

具体来看,日本半导体的整个产业链都是内部来完成的。从上游的材料到设备,再到中游的设计制造,最后下游的封装和检测,全部都是内部来完成的。

这一机制表面看起来没问题,但半导体产业恰恰不适合这种发展模式。日本的产业发展模式是不与他人分利,自我生产的模式,让日本当时各大半导体企业,逐步和世界的技术发展脱钩了。

当然,在日本产业体系的内部也有技术攻关,但随后的技术分享,只在各自封闭的体系里去完成。由于缺乏交流,日本的企业逐渐难以适应市场的快速转变。

就在日本封闭发展的同时,全球分工的半导体产业链已经崛起了。这种发展模式,相比于日本的产业是完全开放式的,每个企业只负责一个环节,这样在生产中的成本就能有效降低。

最突出的便是台湾的台积电,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便是这样的发展思路。从设计到生产,整个流程被拆分开来,全球的产业链得以打造完成,每个国家和每个地区,都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在生产链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一起来发展,成本也被压缩到了最低。

如此一来,当产品成型推向市场后,相对于日本的产品,新模式下生产出来的芯片,价格和竞争力就更强了。

开放式的模式,让日本半导体产业转变起来相当困难,即便企业有心转变,重新建立一套新的模式体系也相当困难。何况市场竞争相当残酷,后来居上者根本不会给日本企业时间。

比如,尼康和ASML在光刻机上的争夺,此前尼康占据了市场至少一半的份额,但尼康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选择了其他的方向。

ASML则选择了外包模式,搭建成了模块化和标准化的生产体系,这样利用全球生成的产业链,使得全球各企业都选择与ASML合作。

共享开放式的典型发展模式,让日本的企业发展陷入了被动境地。在这种情势下,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只能选择收缩战线,他们逐步回缩到了原材料和小型生产设备领域。

这样一来,日本的半导体产业既错过了全球的产业链布局,同时在整个行业内又被彻底边缘化。

内部机制的溃烂,产生了根本性的导向因素,外部日美之间发生的贸易争端,则让这种不利因素被进一步强化。

美国起到的关键“作用”

日媒之间的贸易摩擦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在半导体领域的直接竞争关系,让美国的产业感受到了威胁。像英特尔的创始人,期间就一直在美国各方奔走游说,希望能够将半导体问题上升到政治层面来解决。

于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先后发生了两起知名的案件,一个是IBM间谍案,另一个是将数控机床卖给苏联的东芝案。

前一起案件,是日立企业的员工在美国遭遇了钓鱼执法。后者则是东芝将数控机床卖给了苏联,本以为是民用,却有意无意间帮助苏联提升了军用舰艇技术。

两起时间,都引来了美国方面持久的调查和所谓的商业监督,这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日媒贸易摩擦的前奏。

此后围绕半导体产业,日美之间签署了一系列协定。通过这一系列动作,日本的半导体产品在国际市场被压缩了。

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美国的半导体产业在全球份额开始上升,到1993年达到了45%左右。这一规模相比于80年代,已经明显超过了日本。

随着日本产业市场的萎缩,围绕半导体而形成的贸易摩擦也落幕了。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虽然在这场摩擦中赢了,过后依然系统性的对半导体行业展开管控。

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在整个贸易战期间,美国主导的半导体产业政策,对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发展构成了严重冲击。

一方面,新兴市场低成本企业进入市场,对日本原先的生产优势构成了冲击。另外,美国主导的政策又限制了日本在技术上的创新活动。

在贸易摩擦和谈判期间,美国不断采取措施,限制了日本的技术扩散。可以看出来,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变化趋势,正是在美国政策的推动下所发生的。

于是在多重行业变迁面前,日本不但被排挤出了市场,同时在技术创新领域也失去了竞争力和优势。

美国起到的关键“作用”,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给日本的产业构成冲击,实际上不同时期人们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

日本半导体落寞后的反思

如果将美国的作用当成关键,就可以认定日本的半导体产业是被前者搞死的。但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那样,内部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也让后来的情形向着失控的状态发展了。

世界技术发展的趋势,日本在和美国闹摩擦之前就没有看清楚。比如在DRAM的应用上,市场份额早先很高,但后来计算机领域已经向着更小型化的方向发展了。

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日本方面墨守成规并没有改变产品发展方向,以至于后来的发展一落千丈。

与此同时,产业的横向分工,也被日本产业内部有意或者无意的给忽视了。半导体行业的飞速发展和转变过程中,日本企业的参与度降低,守着原来的模式再加上美国的有意打压,一切形势的发展最终都向着最不好的那一面转变了。

及至到了上世纪90年代,高速发展多年的日本遭遇经济瓶颈和房地产泡沫,这时候的日本即便有心重振半导体行业的天下,但是也没了充足的气力了。就这样,日本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国采取一切手段超过了自己。

从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衰落看到了什么

如今,我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在加剧,于是,很多人经常用当年日本的例子来和现代的中美贸易争端作比较。

争端背后的本质虽说一样,但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特征,跟日本当年面临的局面还是不太一样的。

日本彼时有一个最大的软肋,就是因为二战之后战败国的身份,让他们各个方面都受到了美国的严重制约。所以在各方面的反击中,日本犹如被束缚住了手脚,难以搭建和构筑应对举措。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晰的看到,日本自身在发展中,缺乏对市场的洞见,越发僵化的发展体系,制约了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升级。这方面的弊病,不管在任何一个行业都会成为发展升级的绊脚石。

结语

综合来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轰然倒塌,美国人的作梗确实是一方面,但日本企业本身的众多毛病,同样也让日本的产业发展跟不上时代的需求了。

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从研发到市场的占领,每个步骤都跟所处的时代是契合的。凡是那些原先占据了市场的产业和产品,本身都因为他们做对了很多事情。

但是反过来看,市场在不断变化,技术的更新也是日新月异,任何一个产业里的翘楚,都不可能永远占据领头羊的地位。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得让产品、技术以及整体的运营观念和新的时代相结合。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失败,恰恰就是忽略了这一点。自身的优化和进步,永远要以市场的发展为准。关起门来所做的精进,会变成固步自封的枷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