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度 | 沙特伊朗在北京复交,中国何以能最终完成这项“不可能的任务”?
3月10日晚,随着一个重磅消息传出,世界少了两个宿敌,多了一对朋友。
中国、沙特阿拉伯、伊朗当天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一份协议,同意恢复外交关系。
王毅与两国官员握手合影 图片来自外交部官网
“这是对话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提供了重大利好消息,传递了明确信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介绍沙伊北京对话会的重要意义时这样说。
面对这一震动世界的新闻,外界赞赏之余,也没有放弃追问:这对中东“世仇”为何能在此时握手言和?中国何以能扮演劝和“收官者”角色,成就两国的和解?沙伊关系融冰对地区和世界意义何在?
背后的“传奇”
7年前,一场处决与一场围攻,导致沙特与伊朗走向决裂。
当时,沙特指控一名什叶派高级神职人员从事恐怖主义活动,并将其处决。事件引发伊朗国内强烈抗议,示威者冲击围攻沙特驻伊朗大使馆。两国随即断交。
7年后,无声无息中,经过5天闭门会谈,两国关系取得重大突破。更令世界注目的是,这一重大消息是由中国宣布的,并且两国是在中国的见证下在北京恢复外交关系。
背后藏着怎样一段“传奇”?
分析个中缘由,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牛新春几乎都提到四个要素:大势所趋、水到渠成、互有需要、临门一脚。
先看大势所趋。牛新春指出,自2010年中东变局以来,地区国家关系经历了一个分合过程,各国已逐步厌倦争斗,而专注发展。在此大背景之下,近年来,中东格局也出现嬗变。2020年以来,阿以关系破冰,以色列与阿联酋、巴林、苏丹、摩洛哥实现关系正常化。2021年,沙特、巴林、阿联酋、埃及与卡塔尔复交更是开启了中东“外交之春”。随之而来的是,沙特、阿联酋与土耳其缓和关系,阿联酋与伊朗开始接触,沙特与伊朗和解可被视为“外交之春”的缩影与写照。
再看水到渠成。两年来,沙特与伊朗举行多轮谈判,谈判地点辗转伊拉克、阿曼。
“数轮实质性谈判使沙伊步步走近,为两国最终达成协议、恢复外交关系奠定基础。”李绍先说,此次,沙伊两国也对伊拉克和阿曼表示赞赏与感谢。
互有需要也是和解重要驱动力。
从沙特来说,向伊朗伸出橄榄枝与两方面因素有关。
牛新春称沙特伊朗复交是大势所趋 资料图
一是美国拜登政府调整中东政策,与沙特关系出现变化。
李绍先指出,拜登政府2021年上台以后大幅调整中东政策,包括推动恢复伊朗核协议,与沙特关系也有所冷淡,不再像特朗普政府时期那样亲密,且单方面支持沙特,挑动沙特与伊朗对抗,并推举前者为中东反伊联盟盟主。
“失去美国的支持,如果与伊朗继续对抗,将有损国家利益,沙特也因应形势调整政策。”
在牛新春看来,沙特选择在北京与伊朗握手言和也是有意向美国释放信号——中东国家离开美国照样可以干成大事。
二是迫切希望解决也门问题。
自2015年军事介入也门冲突以来,沙特并未获得预期收益,也门局势始终僵持不下。伊朗被认为是也门胡塞武装支持者,沙特希望解决也门问题,自然需要得到伊朗的帮助。
就伊朗而言,牛新春指出,自美国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朗核协议并对伊朗重启制裁后,伊朗陷入经济困境与国际孤立。伊朗希望抓住中东“外交之春”的机会,与沙特等周边阿拉伯国家缓和关系、摆脱孤立,因此接过沙特递来的橄榄枝。
经过中东相关国家的前期准备与铺垫,沙伊两国得以最终握手,中国则是关键的“临门一脚”。
“第一时间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感到惊奇,觉得中国外交太棒了!”李绍先感叹说,三方联合声明最大的亮点就是中国,就是北京,正是中国果断出手,才促成海湾两个关键敌对国之间重启外交关系。
最后的斡旋者
鉴于沙特与伊朗之间的历史恩怨、现实纠葛,能请到两个宿敌来北京会谈,并且还能谈成,使两国重启外交关系,“这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甚至被外界认为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李绍先说。
但是,中国做到了。还值得注意的是,斡旋中东矛盾历来不乏各路力量,有地区国家,也有其他大国,为何只有中国能为沙特与伊朗缝上最后一道收口线?
王毅 图片来自外交部官网
对此,李绍先概括为四个关键词。
首先是信任。
“无论是沙特还是伊朗,都对中国高度信任,这一点非常难得。在当今世界大国中,恐怕只有中国能够做到,美国是做不到的。”李绍先说,只有得到双方高度信任,中国才能扮演最终的说和者角色,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中国之所以能赢得两国信任,在牛新春看来,这与中国始终秉持的中东外交政策原则密不可分。即不干涉中东国家内政、在中东地区矛盾中不选边战、与所有国家保持平衡的外交关系,这样在调停时才能维持独立、可信的态度。
牛新春还指出,中国的客观、中立、不持偏见、主持公道与正义,与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以美国为例,尽管美国对中东事务具有巨大影响力,在其推动下也使以色列与一些阿拉伯国家建交,但是,拉偏架、实质介入冲突、附加额外条件、讲求利益交换等等是美国的一贯做派,这使得美国无法站在一个客观、中立的立场去调停矛盾、斡旋关系,甚至还对解决中东地区矛盾带来负面影响。
其二是耐心。
梳理一下脉络可以发现,自去年底以来,中国的中东外交高潮迭起。
先是去年12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沙特,并出席中阿、中海两场峰会。紧接着今年2月中旬伊朗总统莱希应邀访华,这是伊朗总统时隔20多年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近一个月后,沙特和伊朗在北京会谈并恢复外交关系。
李绍先表示,这些铺垫与推进的背后,无疑包含为沙特与伊朗修复关系付出的外交努力,显示中国的耐心与深思熟虑。
其三是智慧。
李绍先认为,三方联合声明的内容透露出中国的外交智慧。
一方面,尊重沙伊双方达成的历史协议。
此次,双方同意将激活两国于2001年4月17日(伊历1422年1月22日)签署的安全合作协议和于1998年5月27日(伊历1419年2月2日)签署的一份总协议。
另一方面,双方强调尊重各国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这意味着双方将互相尊重,化解外界对两国继续进行代理人战争的担忧。”
“这些都体现出中国的外交智慧和理念。”李绍先说,一是回到历史基础来推动双方找到公约数;二是主张中东人民的自主性。“中东地区之所以长期动荡不宁,最大问题就是外部势力的干预。要使中东恢复长治久安,中东人民必须把握自己的命运。”
其四是担当。
“中国敢于承担如此艰巨的挑战,勇往直前,推进双方对话、和解直至成功,显示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李绍先说,这也是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成功实践。
正如王毅所说,作为一个善意、可靠的斡旋者,中方忠实履行了东道主职责。
传递积极信号
两位学者指出,沙特与伊朗复交对两国、中东乃至世界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对两国而言,关系正常化是重大利好,将缓解两国紧张关系,推动双方走向合作。
牛新春指出,复交将为两国关系发展带来机遇。重启外交关系后,双方可以恢复正常的双边沟通,而不用借助其他国家搭平台来会谈,两国政治、经济、社会、宗教等领域的往来和活动就能正常展开。
李绍先表示,对伊朗来说,有望打破长期孤立局面。沙特率先与伊朗和解,将打开一扇窗口,有望带动其他敌视伊朗的国家重新思考与伊朗的关系。
对中东地区而言,首先,将意味着海湾以及中东局势趋于缓和与稳定。
“沙特和伊朗是海湾大国,也是中东强国。毫不夸张地讲,沙特和伊朗关系紧张,海湾、中东地区也难太平。现在两国重启外交关系,对于海湾地区的和平稳定是至关重要的。”李绍先说。
其次,对解决中东地区其他问题、改善地区国家关系树立榜样。
牛新春表示,中东热点问题与沙伊对立、对抗直接关联,包括也门、叙利亚、黎巴嫩等问题无不如此。因此,两国复交将有助于解决地区热点问题。
“沙伊关系迈出一小步,中东和平稳定迈出一大步。”牛新春说。
李绍先说,沙特与伊朗复交表明,不管问题如何艰难复杂,还是有解决之道的。只要本着一些基本宗旨原则和精神平等对话,包括《联合国宪章》《伊斯兰合作组织宪章》,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对世界而言,为动荡变革、充满不确定的世界带来和平稳定的希望曙光。
李绍先指出,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中东的和平稳定直接牵动世界的和平稳定。所以,对中东地区和平稳定作出贡献,就是为世界和平稳定作出贡献。
牛新春表示,当前,全球地缘冲突加剧、安全挑战严峻,而沙伊化敌为友是向世界传递积极信号。同时,中国促成沙伊和解也为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争端解决提供了重要借鉴。
融冰只是第一步
不过,两位学者提醒,沙伊复交只是关系融冰的第一步,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两国关系若要回暖并升温,还有一段路要走,其间也不乏挑战。
牛新春表示,沙伊都是海湾实力强国,矛盾由来已久,而且是中东核心矛盾之一。其背后涉及政治、教派、地区领导权之争,以及外部势力的干预。所以,虽然两国复交,但是实质问题与根本矛盾并未解决。而且,从历史来看,这并非沙特与伊朗第一次从断交走向复交,未来也不排除因形势变化或突发事件而使得两国关系再次恶化。
李绍先指出,沙特、伊朗关系融冰后,若要顺利向前发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则需要双方积极向前推动。三方联合声明提到,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同意两国外长举行会晤,启动上述工作,安排互派大使等。这说明接下来两国之间将会展开紧锣密鼓的磋商,来敲定相关细节,探讨如何加强关系的后续步骤。二则还需要其他国家积极协助,携手促进这一进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