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这一年对中国文学界来说,意义重大,因为这一年,中国文坛出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他就是莫言。

这一年对莫言来说同样不平凡,他的那些故事,一下子火遍了世界。一时间,“莫言”成了消费时代的一种流行文化现象,一种消费文学符号。

不过时至今日,随着网络风向的变动,大众对“莫言”的评价出现了两极分化。

北大在一次文学演讲活动种邀请了莫言,演讲结束后,按照流程进入提问环节,本来现场氛围良好,直到下一位学生的提问,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这名女学生直言不讳,提了一个关于人性与兽性的问题,听到此话莫言脸色顿时难看,直接离场。然而事后,很多网友拍手叫好。

那位学生提了什么问题?莫言为什么有如此反应?

北大女生的犀利提问

作为国内最高学府,北大办了一场文学演讲活动,邀请了莫言、曹文轩等几位作家。原本是一场生动的文学交流活动,结果因为一个女生的提问,气氛瞬间变了味道。

那位女生在提问环节,向莫言问了一个犀利的问题:

“老师,您的作品中,有很多对人性与兽性的刻画,那在您的生活中,您跟妻子之间,是人性多点,还是兽性多点?”

莫言显然没想到会有人问出这种问题,他还是机智地做了回应:“人类进化这么长时间了,应该是人性多一点。”

女生紧接着又问:“您妻子看到书里那些丑陋、血腥的场面,比如吃小孩、扒人皮,她是什么反应?”

对于这个追问,莫言的回应很直接:“我妻子识不得多少字,她从不看书。”

这个时候,莫言脸色有些不好看,已经打算离场了。

没想到,这个女生特别执着,她又问了一句:“您难道不认为,那些场面太残忍了吗?”

虽然不悦,但莫言还是体面地作了回答:“我认为,好的作品,不论好坏,只要如实描写生活即可。”

说完这些话,他就离场了。

演讲视频后来被传到网上,网友对女生的犀利提问,没有批评,反而拍手叫好,为这个00后女孩的勇气点赞,也有一些人说出了同样的困惑。这就涉及到对莫言作品的解读了。

应该说,那位女生提出的人性与兽性的问题,确实是莫言作品揭露的一个现象,而把作品揭示的现象,完全投射到作家本人身上,则是一种误读。

如果我们把女生的问题,背后的逻辑捋一下就清晰了:如果作家经常写一些人性阴暗面,这个作家会不会生活扭曲?

这个逻辑暴露出两个阅读现象:一个是读者与作品的距离,一个是读者与作家的距离。

咱们先来说说第一个现象。

读者与文学作品的距离

莫言曾经在作品中对人性与兽性做过注释。

在他看来,人性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贪婪,一是为得到不择手段;兽性也有两个特点,一是残忍、冷酷,一是做事狠绝,不留后路。

读过莫言大部分作品的人都知道,他的小说基本都取材于自己的老家高密的农村生活,以一个反叛者的视角,以充满讽刺的语言,揭露生活中的丑陋与罪恶。

比如在《酒国》中,莫言多次描绘出各种食物盛宴,刻画出大量的虐食情节,丰富发美食盛宴,同时也暗示出残暴、冷酷的虐杀行为。

莫言就是以隐喻式的描写,揭露人性的丑陋、罪恶。

实际上,莫言的作品,不仅有揭示人性的丑恶,也有展示朴素的善良,也有表达生命无常,也有传递生命的生生不息。

莫言呕心沥血四十余载,从高密乡土中,不断淘出宝藏,进行艺术加工,与读者分享一个个传奇故事。

不过,误读总是存在。揭示人性罪恶会被说:写得太残忍,太阴暗;展示朴素善良也被说:把人写得太愚昧,太蠢了。

这些批评的理由,大同小异:有丑化国人形象之嫌,中国人哪里有这么不堪?

在引申下去,恐怕就会出现前面讲的那位女生的疑问:你写成这样,怕不是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误读?表面原因是,对作品的背景不了解,或者理解不了。

比如现代的城市孩子,不能理解建国初期的艰苦日子,也不能理解农村的落后生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个农村爷爷问城里的孙子,月亮像什么,结果孙子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爷爷心理的答案——像镰刀,因为孙子压根就不知道镰刀是啥!

深层原因是,无法欣赏文学作品的真正艺术价值,这就是读者与作品最远距离。

那位女生最后的那一问,实质就是无法理解,也没法欣赏,莫言作品本身的艺术境界。这种隔阂不仅仅在纯文学领域,在其他艺术领域也存在。

多年前,贾樟柯带着电影作品《小武》去国外参加电影节,期间他碰到了一些中国留学生,有个学生很不友善地质问他:你为什么要拍这些东西?你不觉得丢国人的脸吗?

贾樟柯回答:因为那就是事实,我难道要为了取悦某些人而假装看不见吗?

他后来回忆时坦言,他被那个孩子的话惊到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也许,那就是莫言被女生犀利提问时的感受,不是被提问本身惊到,而是对提问内容,以及背后的认知惊到!

可见,在读者与作品之间隔着的,不仅仅是对文字的解读,还有很多别的东西,这在当今这个消费时代,暴露得更加明显。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出“状况”的是莫言?

因为他头上的光环最亮,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所以,受到的关注相对更多。也正因为他的身份特殊,在他身上我们才能够看得更清楚:这个时代读者与作家的距离。

读者与作家的距离

2012年拿诺奖之后,莫言一下子成了家喻户晓的人,换句话说,他火了。

对此,有人做出了很乐观的预测,莫言出海,他的作品被更多的国家和人民了解,有助于中国文学走出去,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甚至有人更乐观地估计,莫言火了,也许能够掀起一波纯文学阅读狂潮,进而带动整个纯文学走向复兴。

当然,也有人持有谨慎的乐观,认为莫言火了,买他书的人会增加,但对其他作家和整个纯文学不会有啥影响。

不得不说,最后这个观点揭示出消费时代的阅读市场,大家关注的,不是什么纯文学,也不是哪个作家,而是诺贝尔文学奖制造出来的一个形象符号——获奖作家。

从消费角度看,这跟有获奖科学家身份加持的带货博主卖货更多,效果是一样的。

这里面有一个商业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文化公司。

文化公司,不仅仅是签书,他们还懂得营销,炒作,增加“诺奖作家莫言”曝光度,争取把流量转化成销量。

当然,炒作就要制造话题,莫言的职业、身份、经历、家庭,都可以成为切入点。有了诺奖的光环,他的故事怎么讲都有看点!

这个时候,大众对莫言的关注,不单是文学作品,甚至都不再文学本身了,各种八卦娱乐甚嚣尘上,有些半真半假,有些纯属虚构,这样就产生了粉丝经济。

对于商业炒作来说,如何操作本身不重要,莫言越来越红才重要,书粉越来越多才重要,书大卖最重要。毕竟,文化公司、媒体都想从中赚一笔。这就是当今的文化市场。

在文化市场里,读者如何理解作家不重要,如何经由作家理解他的作品也不重要,甚至读者能不能真正理解,想不想真正理解都不重要,把莫言打造成畅销书作家最重要。

所以,作家悖论就出来了:莫言因为他的文学世界获奖,为人熟知,结果到最后,他的文学世界不再重要了。

结果就是,读者可以随意解读文学作品,也可以随意评价文学,不需要对文学世界有敬畏之心,起码的尊重也可以没有。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以前我们讲这话,说的是读者与文学作品的互动,现在我们再讲这话,意思恐怕要变成,读者与文学作品的隔阂。

莫言站在台上,听着那些对自己作品不着边际的品头论足,内心一定五味杂陈。

带着诺奖作家的光环,他是备受关注的主角,但同时他也承受着被消费的无奈和痛苦。在消费时代,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疼痛,而是整个纯文学的哀伤。

尽管不想承认,但也必须正视,我们尚未形成一个成熟而稳定的读者群体,这就是纯文学黯然神伤的主要原因。

结语

消费时代,文学,不再是纯粹的精神给养,他演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商品;作家也不再是无功利性的生产,他变成了产品制造者。

可不要小看这个转变过程,读者变成了消费者,成了“上帝”,成了作家需要迎合的对象。畅销书作家就是消费时代的产物。

所以,在消费时代,读者可以越来越自以为是,他似乎不需要费心去理解文学作品,凭着喜好,就可以品评一番。

而作家呢,无非三种命运:

要么忍受被市场冷落,坐在房间里,孤芳自赏;要么迎合大众口味,制造一些畅销货,名利双收;要么,就努力像莫言一样成为知名作家,最大可能保持自己的风格。

当然,哪一条都不好走。

对于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你有什么看法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