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是继三国时期之后的又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一时期,将最厉害的十八人称之为“隋唐十八好汉”。这十八条好汉分别是西府赵王李元霸、天宝大将宇文成都、银锤太保裴元庆、紫面天王雄阔海、南阳侯伍云召、双镗无敌伍天锡、神枪少保罗成、靠山王杨林、花刀大帅魏文通、四宝大将尚师徒、八马将军新文礼、银面韦陀秦用、金刀殿帅左天成、铁枪大将来护儿、铁锤大将梁师泰、兵马大元帅秦琼、皂袍大将尉迟恭、赤发灵官单雄信。


       以上十八条好汉是隋唐前期的硬汉,个个武功高强,英雄盖世,但是隋唐那么长的时间里,又涌现出来许多厉害的人物,因此这十八条好汉不可能囊括所有的好汉,如唐朝大将薛仁贵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硬汉。薛仁贵时期,隋唐十八条好汉不是战死,就是病逝了,薛仁贵成为那个时代一颗耀眼的将星,被称为“白虎星”转世,百日双救驾,鞭打盖苏文、三箭定天山,一箭射穿五副盔甲,驰骋沙场无敌手。
       如果把薛仁贵放在隋唐前期,和十八条好汉对比,他的武功大概相当于谁的水平呢?


       首先有人提出薛仁贵的武功相当于排在第二的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这个说法。
       他们的理由是薛仁贵在他的时代是无敌的,是唐朝当时的第一猛将。宇文成都是隋朝当时的第一猛将,两人地位相同。这个说法也不是没有一丁点道理,但是细想之下,便知这个说法并不成立。
       宇文成都所处的时代,猛将辈出,除了宇文成都之外,还有许多猛将,如裴元庆、罗成、熊阔海等人,其中最厉害的是李元霸,简直是一个变态,可以秒杀大部分人。但是薛仁贵的时代,除了薛仁贵之外,其他拿得出手的猛将没几个,也就盖盖苏文寥寥数人。因此,不能简单机械通过类比,将薛仁贵等同于隋唐前期的宇文成都。


       还有人提出薛仁贵和罗成是同一级别的武将。
       提出这个说法的人的理由是,罗成和薛仁贵两人都是白虎星转世。白虎星,本义是二十八宿中西方七宿的合称,在我国古代星相家眼中,是一种凶神,可能带来灾难。在民间传说中,许多厉害的猛将都是白虎星转世,隋唐时期白虎星转世的两个人分别是罗成和薛仁贵。这个说法,只能说是主观臆断,不一定准确,即使两人都是白虎星转世,但他们两人的武功能一样高吗?
       以上两种说法都不对,本文认为薛仁贵的武功大概相当于秦琼的武功水平,理由如下。


       其一,通过三国演义中的简单类比,可知薛仁贵的真实水平。
       在三国演义中,姜维和邓艾两人是三国后期魏蜀战场上两颗耀眼的将星,两人进行多次交锋,战斗非常激烈,但是两人在三国24名将之中的名次却是倒数,其中姜维倒数第一(正数第24),邓艾倒数第二(正数第23)。
       大家可以这样做一个对比,李元霸相当于三国演义中的吕布,乃是凌驾于其他所有猛将之上的超级猛将,宇文成都、裴元庆、罗成等好汉相当于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典韦、关羽、马超、张飞等超一流猛将,那么薛仁贵便相当于三国演义中的邓艾、姜维两人。因此,如果把薛仁贵和隋唐十八条好汉放在一起排名,他很可能排在倒数。


       其二,根据薛仁贵、盖苏文、罗通、秦怀玉等人的交手记录可以推断出来。
       薛仁贵最大的对手是东辽国元帅盖苏文,两人大战一百多个回合,不分胜负。幸好薛仁贵有白虎鞭,才打伤盖苏文。由此可知薛仁贵的武功和盖苏文相差不大,比盖苏文略高一些,属于同一水平的武将。
       盖苏文曾和秦琼之子秦怀玉、罗成之子罗通两人交手。结果是,秦怀玉仅仅和盖苏文打了十几个回合,便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处于下风了。但是盖苏文和罗通交手时,仅仅四十回合,便狼狈不堪,最后不敌逃走。


       由此可知,盖苏文的武功高于秦怀玉,但远低于罗成。秦怀玉的武功应该不如他的父亲秦琼,而罗通是当时二代将领之中的第一高手,武功应该可以比肩他的父亲罗成了。薛仁贵和盖苏文两人的武功应该比罗成的武功差远了,但和秦琼的武功相差不多。
       罗成在十八条好汉之中排在第七,秦琼排在第十六,由此可知薛仁贵的武功在隋唐十八条好汉之中,武功大概和秦琼的水平差不多,排在第十六(倒数第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