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多个地区传来爆炸,外界第一反应是以色列对伊朗发动了报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宣称美国官员证实,以色列对伊朗发射了导弹;但随着更多的信息披露,局势反而扑朔迷离了起来。

综合多方面消息看,坚称以色列发动报复的,主要是美媒和以色列媒体,美媒宣称以色列发动了一次“有限的军事打击”,以色列媒体的描述则强烈得多;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宣称,美以正在评估这次打击对伊朗造成的损失,《纽约时报》则援引“以色列军方人士”的话称,以色列“策划了这次袭击”。但截至目前,以色列官方尚未证实对伊朗发动袭击,以军发言人也拒绝评论此事。

相比之下,以色列媒体的报道则大胆得多,但也被证实出现了很多错误内容,比如《耶路撒冷邮报》在报道中,宣称“以军打击伊朗”的照片,被证实是2022年巴格达遭遇火箭弹袭击的照片。不过《耶路撒冷邮报》也在报道中“警告”伊朗,这次袭击的是伊斯法罕空军基地,而不是核设施,以色列选择了一次“非常微妙的中间路线攻击”,发出了“最佳的威胁”,降低了“伊朗再次反击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伊朗的反应更像是,“啊?我被袭击了?”针对遇袭的消息,伊朗则宣称,没有从境外发动的导弹袭击,而伊斯法罕市的爆炸声,是伊朗防空部队拦截的可疑飞行器的声音;伊朗国家电视台宣称,伊斯法罕市的伊朗军队,发现并击落了3架小型无人机;从随后流传出来的视频来看,伊朗军队使用了高射炮进行了对空射击,但视频无法显示被拦截的是什么目标。对于伊朗核设施遇袭的消息,伊朗和国际原子能机构都予以了否认,宣称伊朗核设施完好无损。

整个袭击事件,一下子陷入了罗生门,各有各的话说:美国宣称以色列发动了袭击,但跟美国无关,美国也不支持;以色列宣称对伊朗发动了袭击,但没有针对核设施,而是为了向伊朗表明它很脆弱;伊朗则表示,没有遭到来自境外的袭击,以色列要是敢动核设施,就直接“秒回”。

看了一圈,这冲突形式已经超出了我们对“战争、冲突”的一般理解:从即时战略变成了回合制,两边是越打越礼貌;虽然伊朗以色列之间的紧张气氛又被推高了几分,但双方“一袭各表”的说辞,看似抽象,认真思考一下,也不是毫无逻辑。美国的态度更像是说:你们怎么着都行,但别把我拉下水;以色列的态度是说,我有能力对伊朗实施毁灭性打击,但从大局出发,没这么干;伊朗的态度就是:以色列你怂了,伊朗是不可战胜的——总结一下就是:美国展示了“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以色列挽回了被炸的“颜面”、伊朗确保了“强硬”的形象,原来战争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但我们看到的,确实西方主导下国际秩序正在变得更加混乱和不公平。美国否决了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的请求;西方阵营准备对伊朗实施制裁;至于在加沙搞种族灭绝、轰炸伊朗大使馆的以色列,“自有大儒替它辩经”;当下伊朗以色列的局势,如果换成是单极时刻的美国,一定会像海湾战争那样,强行摁住以色列让其动弹,然后自己去把伊朗撅了。

美国正在失去对中东、乃至整个世界格局的掌控能力,新的国际秩序正在形成,华盛顿想阻止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