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不努力一定没法把事情做成。但这句话只说了一半,还有一半是,方向不对,方法不对,也没法做成。这篇文章,作者分享了三种思路,可以帮大家解决努力无用的困境问题。

关于解决问题,有一个怪圈,包括我在内好多人都遇到过,那就是: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总会有简洁有效的办法,我们在局中往往想不到,只有事后才恍然大悟。

我们的大脑倾向线性地解决问题,但是做到一半发现并不有效,又找不到更好的方法。

这篇文章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研究这个怪圈及背后的原因,相信会对你有价值。

先来看看这道小学数学题:

“Bonjour公司每天都会从美国纽约-法国勒阿弗尔两个港口向对方港口发一艘船,船走单程一次需要7天7夜。现在假设你从纽约出发,在到达勒阿弗尔的途中最多迎面遇见几艘船?”

这个小学奥数水平题目有一个专有名称–“纽约-勒阿弗尔问题”。

如果你的答案是8,想到这段时间刚好有8艘船从对面港口驶出,那你是有小学数学水平的。

但是正确答案应该是15,因为在你出发的那一刻,在海洋上已经有7艘船在过去7天出发了。

很多人在上学时会把这种错误归结为粗心大意,但往往后来会出现一种无力感,时不时就会粗心一回。

这时,你会感觉好像无论怎么做都避免不了出错。

这个问题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不单单是一个易错题,而且代表了一种思维方式 —跳出原有框架解决问题。

01

跳出框架的这种思维能力往往被解释成很多名词,比如慢变量,趋势,宏观环境等等,但简单来说其实就是.明白一个道理“所见不一定即全部”。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以上面的数学题为例,你的视角是从你出发那一天开始的,但是在你的视角之外,这个往来船只的系统一直在运行,并且已经有7艘船在路上,而你只是碰巧在某一天出发了。

这就是我想分享的第一种思维方式 —系统思维的思考方式,意味着需要有把思维暂时从眼前的问题抽离的能力。

1985年,英特尔作为一家主要生产存储器的公司,正被日本企业不断蚕食业务,生意利润不断下滑。安迪格鲁夫作为当时的英特尔CEO,突然发现其实需求上行的并不是存储器,而是个人电脑这个行业,而存储器只是个人电脑这个系统里面的很少一部分。

经过分析,他决定放弃存储器业务,战略转型做微处理器业务,才有了现在还是领先行业的Intel系列芯片,而英特尔也重新回到了上升轨道。把目光从存储器看向个人电脑整个系统,让格鲁夫找到了公司增长的新S曲线。

事实上,如果把目光只盯着眼前的存量,就很难看到背后的大机会。

这甚至对我们的日常的社交关系也大有启发,比如你的伴侣小孩突然冲你发火,千万不要纠缠具体问题,而要看看是否是其他更长期的原因,比如是否陪伴不足。

事实证明很多有趣的科学发现,伟大的商业策略都离不开跳出框架这个思维方式。

02

你再看下面这道题:

“一届足球世界杯有32支球队,现在预算降低需要尽快结束,如果让你重新设置赛制,最少要打多少场比赛能决出冠军?”

看上去挺复杂对不对?但是如果你换个思考角度,决出冠军就是要淘汰31支球队,一场比赛最多淘汰一个队伍,所以最少需要31场比赛。

这就是我想和你分享的第二个思考方式 — “如果你觉得一件事很难,那就反过来看看”。

有一个阿拉伯富商有两个继承人,他临终时为了要决定把家产传给哪一个儿子,给他们出了一道题 — “这是起点和终点,你们俩骑马比赛,看谁的马更慢到达终点,我就把家产传给谁。”

你看,这个比赛很奇怪,因为比慢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两个人都想方设法,让自己的马赖在原地不动,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如果采用逆向思维,你要想赢这个比赛,既可以让自己的马更慢,也反过来想想让对方的马更快。所以其实必赢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抢过对方的马,快马加鞭跑到终点。

如果说系统思维是跳出框架,那逆向思维是重新审视改变现有框架,而其中一个好方法是“反义词思维”,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当中有一句名言:反过来想,永远要反过来想。

无论是世界杯题目的冠军,还是赛马比慢,如果我们能够从反义词来思考,其实就是淘汰和比快。如果能想到这一层,你就豁然开朗了。

逆向思维也可以为我们解决很多生活问题。

有一篇报道说当下中国的”睡眠经济”正在快速崛起,市场规模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长,预计2030年总规模会突破万亿元,每年我国超过3亿人有失眠的困扰。于是市场上一系列助眠产品应运而生,比如助眠床品,香薰精油,褪黑素保健品,助眠APP等。

你有没有发现,助眠产品五花八门,但思路都是一样的,通过各种方法让用户尽快入睡,这就是典型纯粹的正向思维。

对于失眠的人来说,很多时候越想解决失眠,越睡不着越焦虑,反而形成恶性循环。

那学习了逆向思维的你,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法呢?我们实践一下,入睡的反义词是保持清醒,那有没有可能让用户很难保持清醒的方法呢?

心理医生的治疗方法是和失眠的来访者里一个规矩:为了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每天不到凌晨三点不许睡觉,每天晚上看完一本书,然后凌晨三点给医生发读书笔记打卡,结果来访者只坚持了三天,到第四天一翻开书就睡过去了。

同样的思考逻辑也能运用到商业领域成为重要的战略,下面我再举两个例子。

有一家叫北极星的雪地摩托生产公司,专门做常年积雪的国家市场。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它们的市场规模在缩小。

通过逆向思维,它们发现其实炎热的国家也可以产生雪地摩托的需求,只要把场景换成沙滩就可以了,因为踩在沙滩和雪地的感觉差不多,于是它们稍微改造就做研制出了沙滩摩托,现在连泰国普吉岛都用上了它们的产品。

菲多利是一个咸味零食公司,占有40%市场,但是在过去十年里损失了1/5市场份额;如果你是CEO,面对抢回本土的市场份额,会怎么做?可能就是砸更多的市场费用,请更好的代言,不断推出新品。

但新上任的CEO发现,菲多利拥有行业90%的研发能力和80%的销售能力,却只做了40%份额,说明没有充分开发这个公司的现有能力。于是他把抢回本土的市场份额变成用最好的产品打海外市场,并且让公司重新走上了正轨。

所以,当你被复杂问题困扰的时候,不妨尝试找出问题的关键,并从反面想一想可能的解决方案。

03

接下来我想分享的是前提思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中飞机和飞行员是非常珍贵的战力资源,所以盟军专门找了一帮科学家研究如何更好地保护战机。

他们发现飞机的机翼部分中弹较为密集,而机身和机尾部分则中弹较为稀疏,当时的盟军高层的建议是:加强机翼部分的防护。

但是沃德教授并不认同这个提案,而是提出大量机翼受损的飞机都能飞回基地供研究,恰恰证明机翼的受击并不致命。因为机体能被他们研究的前提是飞机还能返航,那些真正一下就被击落的飞机恰恰不是被击中机翼,而是引擎的,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引擎的防护。

这个案例后来被称为”幸存者偏差”。我们看到的事实往往有前提,就比如这个案例里面飞机能被研究的前提是”还能返航”,如果忽略了这个前提,可能就不会有后面的不断发现,甚至影响战争的胜利。

对前提的忽视其实很常见。

小时候我们身边往往有学霸,他们上课看课外书,看似不怎么用功,但每次考试都能考很高分。于是有的人以为,多看课外书就能够考取高分,拼命看,结果从来没考过高分。当然我们都知道,学霸看课外书能拿高分,前提是他们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在你看不到的时候高效学习,看课外书也是为了弥补课本上没有的或者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你以为这只是小时候才会有的傻瓜想法,但实际上很多成年人在商业上都是模仿行业的做法,轻松给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方案。

再举一个身边的例子:

记得有一次跟一个朋友聊天,他是生产食品的,而且食品销售额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他说目前通过扩张渠道做增长已经到了瓶颈。我问那你打算怎么办呢?他说看到行业内的大公司比如可口可乐,KFC都有用自己的logo或者经典形象做IP推出不同的周边,他也想开始为自己的品牌打造IP。

我建议他放弃这个想法。因为无论是可口可乐还是KFC,他们用IP做周边是有前提的,前提是他们的市场渗透已经足够大,有足够多的人见过并记住他们的品牌,然后以这个品牌为基础做IP进一步打破圈层壁垒影响更多的人。

但是他的食品并没有这个基础,市场份额还小,即使做出来IP,又有多少人在看到这个IP的时候联想起他的产品呢?

所以当我们思考的时候,要理解每一个结果背后都是有前提的,忽略前提,复制打法妄想获得相同的效果就是刻舟求剑。

而往往理清楚前提,能给到我们很简洁漂亮的解决方案。

我有一个3岁的侄子,有一天他在看外祖父做木工,由于工具很锋利,外祖父不让他靠近,在地上划了一条线,只能看不能跨过去。后来外祖父去喝水,回来发现小孩把外祖父的木条拉到了地上的线旁边,他不用跨过线,但是可以离得更近了。

你看,连小孩子都懂得,这个问题的前提只是“人不能过线”,但是这个前提并不会绝对限制他和木工的距离。

这也是我不太喜欢成功学的原因,因为里面的内容往往会淡化成功的一些重要前提。

04

总结一下,这次我分享了提升问题解决力的三种思维方法:分别是跳出框架的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和前提思维。

我们之所以越长大反而头脑越不灵活,最大的原因是随着我们的认知和经历越多,我们在思考的时候很容易会陷入”解构感陷阱” — 从很容易开始的角度开始思考,而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谷歌有一个创新部门叫”登月工厂”,它们的工作是做最前沿最具挑战的任务。他们向每一个新员工介绍该部门的时候都会讲一个故事 — “如果任务是让猴子在桅杆上朗读莎士比亚的戏剧,最容易入手的肯定是造一根桅杆,但是该部门要做的是先教会猴子朗读”。

先从问题的关键入手,这很重要。

下次当你遇到一个难题感觉到了死胡同,不妨试试:

  • 跳出局部看看系统,找出真正关键的部分
  • 想一下症结的反面,用”负负得正”来思考
  • 分析问题的前提,也许前提比问题更重要

以上,希望对你所启发。

专栏作家

呵先生,公众号:Yuanwai-HE,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营销、社会、心理、企业战略。喜欢挖掘商业现象背后的原理,相信洞见是通过观察和思考自然生长的。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