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街头的一个剃头匠(摄于清末)

清军入关后,曾在街道、路口强行为过往人剃发。民间的剃头业便由此演变而来。

编辫子,清末摄于烟台

剃头匠,摄于民国初年的北京街头

最初,在街道、路口搭个棚子,旁边竖一根旗杆,上面悬挂着“剃发令”圣旨,就是剃头铺了。哪个敢不剃发,抓住砍了脑袋,把人头也挂在那根旗杆上。

男人们的脑后拖着一条又粗又长的大辫,曾是中国街头的寻常景观。(清末摄于北京)

后来,剃发成了习惯,旗杆就不挂圣旨了,也没了人头,这旗杆就被剃头匠用来挂毛巾、磨刀布,竟也成一景。

也有走街串巷觅活的,一副挑子,一头是火罐,上面的铜盆盛着热水,旁边也有一根旗杆;另一头是长方形的小柜子,小抽屉里放着剃刀、梳子之类,放在地上便是顾客的坐凳。

直到公元1911年10月10日黄昏,武昌起义第一枪打响。中华民国建立,在第29号公报中,规定:令到之日,限20日,官军民一律剪掉辫子,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命令也很严厉,但没以死相挟。然而,响应者却最众。在广东,一天就有20余万人剪了辫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