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趣笔谈教,我要聊的“是人”和“斯人”的事情,结尾处可能会触及某些人内心的阴暗,想直接看的可以跳到篇尾,不过还是希望大家能够耐心的阅读,这样会更有逻辑。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近期颇受瞩目,不少人纳闷:
       当年学的是明明“斯人”,耳熟能详,怎么就变成“是人”了呢?


       关于这件事,网上真是吵翻了天,有支持“是人”的,有支持“斯人”的,还有网友翻出了几十种教材证明“是人”才是正确的说法,尽管证据摆在眼前,依然有不少人坚持“斯人”的说法。


       不是说“是人”“斯人”谁对谁错,这两种说法本来就是自古就共存的,而且意思表达也是一样的。大家只是觉得
       记忆中一直是“斯人”,可是突然发现课本上居然大多是“是人”,记忆和现实居然出现如此大的偏差,感觉是个很有趣的事情
       。为了这个小事居然吵急眼了,有的评论还牵扯到了教材权威性。


       有人这么说:人教社说他们的教材一直都是“是人”,偏偏有不少人跑出来说人教社要篡改他们的记忆,因为他们当年上学的时候是“斯人”,叫他们拿证据又拿不出来。


       关于哪种说法对,相信人教版的语文主编温儒敏有点权威性,结果温先生就站出来了,有人说
       温先生站队的是“是人”,说不是“斯人”。


       来是上次人教版问题教材事件并没有给温先生留下了阴影,虽然当时他是支持曹文轩一方的,但被郑渊洁和广大网友弄得很没面子。
       温先生也顺利的做到了“两个凡是”,凡是网友们支持的都反对,凡是网友们发对的都支持!


       不管怎么说,现在是时候有权威专家站出来“断一断案子“了。也有网友不是纠结“斯人“还是“是人“哪个词更准确,而是气愤于“人教社不承认”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用过“斯人”,还分析原因为“网友记忆混乱”,各种资料虽然证据“是人”更合适,然而人教社“不承认历史“,挑衅广大网友的记忆力,“死鸭子嘴硬“的态度着实可恶。


       其实,个
       人觉得无论是“是人”还是“斯人”,矫情清楚了对改变世界没有太大的作用
       ,是不是
       这些编教材的吃饱了撑着了
       ,文章删减剔除,添加自己喜欢的不说。文献里的字也改来改去。甚至读音还要变来变去,例如游说里面的“说”念啥?一任主编一个说法,等
       温儒敏
       的影响完全消除,还不知道又变成啥样。


       一旦涉及到教材重大具体细节,该东西的专家有,就没有专家愿意站出来说明孰对孰错了,让这个“本来就很诡异“的事变得充满未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应该是变更了多个版本的,就像《红楼梦》一样版本不一,没有固定结局。


       真的要说出来个一二三来,温教授其实在上面没多大发言权,
       这种事情的发言权明明应该在研究训诂和考据的专家上,他们说的才是权威
       。但是我估计您要是真的跟搞训诂和考据的老教授让他去钻研一下“是人”还是“斯人”,必定被骂得狗血喷头,完全没有意义的事情,浪费自己的时间。要知道搞考据的教授们一般都略为古怪,而且脾气不小,恐怕温先生也深知这个情况,只能自己站出来为“是人”站台。


       我以为,哪种说法正确可能已经不太重要了,但目前温儒敏并没有从专业角度细说这两种写法都出现在哪个版本中。各位专家想要查清各版本中“是人“、”斯人“还是很简单的,不过为什么没有人解释一下呢?
       因为
       整整一个时代的人明明都“当年记住了”
       ,但是后来接触的各种其它渠道“篡改”了我们的记忆,让我们误以为是“是人”就很诡异了。


       也许大家争的不是对错,毕竟孟子原文已经没有了,所有文献都是传抄。我们只是希望中华文化怎么更好传承。有争议的问题是否可以在教材中增加注释,包括“衰”、“说”、“骑”……
       曾经大家没文化,所以没法诟病。后来大家有文化了,编定者就不能为所欲为了……这种争论的背后,应该是对现有教育的反思质问。我们谁也没有权利为五千年文化做决定,只是通过教材让孩子们了解几千年文化的传承与演变,不要让大家面临该类问题时吵得面红耳赤,就是不知道温儒敏等专家会不会做出更精准的回复了。


       从小看大,一个斯和是都能朝三暮四的变来变去,那涉及关键利益的学术时,企不是更嚣张了。
       如果联想到上次的教材事件,我承认我的想法总是比较的阴暗。
       这个“是人”改变“斯人"是不是为了让孩子们讨厌自然学科,讨厌母语教学,爱上英语,日语……谁可以完成如此重任?温教授还是曹文轩呢?
       图源互联网,侵删。和你一起看教育趣闻,分享教育理念,了解学科知识
       期待您的关注、分享和点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