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记者王卓伦 吕迎旭)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14日凌晨发表声明说,向以色列目标发射了数十枚导弹和无人机,此举是针对以色列1日袭击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部门等行为。以色列军方发言人14日则说,超过300个无人机和导弹射向以色列,其中超过99%被拦截。

  这是4月14日凌晨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上空拍摄的以色列防空系统启动拦截的画面。新华社发(托默·诺伊贝格摄/基尼图片社)

  分析人士认为,以色列的下一步行动将对未来形势走向起到关键作用。当前以伊都在追求“战争边缘政策”,中东局势令人担忧。

首次直接冲突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声明说,此次袭击是针对以色列犯下的众多“罪行”,包括1日对伊朗驻叙利亚使馆领事部门建筑的导弹袭击。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伊朗向以色列发射的导弹中,有约一半成功击中目标。

  新华社记者在耶路撒冷听到防空警报及数次巨大爆炸声,并目睹以色列防空导弹升空拦截。以色列媒体报道,耶路撒冷、贝尔谢巴和迪莫纳等多个城市14日凌晨响起巨大爆炸声。法新社报道,已有12人受伤。以国防军发言人哈加里发表声明说,大部分伊朗来袭导弹被以方拦截,以色列南部一处军事基地被“轻微破坏”。

  以方官员对媒体表示,这是伊朗首次从其领土向以色列发动袭击。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执行院长牛新春指出,伊朗从本国境内直接攻击以色列本土在以前两国博弈中还未出现过,这也是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第一次出现主权国家之间的直接军事冲突,引起国际社会对中东地区局势急剧恶化的强烈担忧。

伊朗两重考量

  伊朗驻叙利亚使馆1日遭袭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和总统莱希均誓言报复。但从报复的实际效果看,虽然袭击规模很大,但给以方造成的损失似乎不严重。对此,分析人士认为,这背后是伊朗既示强又克制的两重考量。

  这是4月1日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拍摄的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部门建筑遭空袭的现场(手机拍摄)。新华社发(胡马姆摄)

  在示强方面,伊朗使馆遭袭是主权受到侵害,还导致包括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指挥官在内的多人死亡,伊朗国内对此群情激愤。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刘中民说,伊朗报复性袭击将在很大程度上安抚国内民众和捍卫民族尊严。

  伊朗被认为是中东地区“抵抗轴心”的核心。牛新春认为,伊朗选择从本土打击以色列,既是要展示能够发动远距离攻击的军事实力,也是要显示“震慑以色列”、阻止其“得寸进尺”的决心。

  在克制方面,虽然伊朗此前高调誓言报复,但实际发动对以袭击却已是“炸馆”事件两周以后。而且事前媒体已经披露伊朗将在24至48小时内对以领土发动袭击,以色列也采取了要求学校停课、限制人员聚集等针对性措施。事后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也很快通过社交媒体表示,伊朗的“合法”反击目前“可被视为已经结束”。

  对此,美国前负责中东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帮办迈克尔·马尔罗伊说,伊朗貌似事先已向外界透露了袭击计划,“好像有意允许(无人机和导弹)被击落”。美国智库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迈克尔·辛格评论,这是一次“行动缓慢、对外公开的”报复行动,“体现了伊朗不愿与以色列直接对抗的态度”。

球在以美一边

  综合新华社记者采访和媒体报道,伊朗此次报复行动期间,还有多方力量也对以色列发动了袭击,包括也门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等。美国则帮助以色列拦截伊朗导弹和无人机,并表达了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

  这是4月14日凌晨在耶路撒冷上空拍摄的以色列“铁穹”防空系统启动拦截的画面。新华社发(贾马尔·阿瓦德摄)

  新一轮巴以冲突已持续半年,伊以两国现在又在多方参与下直接冲突,这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东局势升级的忧虑。联合国安理会14日将就此次事件举行紧急会议。沙特、埃及等中东国家呼吁冲突各方保持最大限度克制。

  以方此前已严词警告伊朗,如果袭击以色列将“承担选择进一步升级局势的后果”,得到以方“同样的回应”。伊朗报复行动后,有报道援引以高官的话称,以方将做出“前所未有的反应”。分析人士认为,以色列如何回应将是影响未来局势走向的关键。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丁隆认为,以色列不会善罢甘休,但其反击的规模和力度有待观察。刘中民认为,在让冲突进一步升级还是保持可控的选项中,以色列选择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美国对以色列支持到何种地步也很重要。美国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总裁伊恩·布雷默认为,冲突未来走向将取决于拜登政府能否说服以色列不对伊朗境内目标实施直接军事打击。丁隆表示,以方希望把美国“拉下水”,但拜登政府在大选年或不愿和伊朗发生正面冲突,下一步地区局势大规模升级可能性较低。

  中东地区历史上曾有过5次中东战争,给本地区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牛新春指出,近几十年来以色列没有再和周边主权国家发生过战争。虽然包括以色列、美国、伊朗在内的相关国家都不希望当前冲突升级成主权国家间的大规模战争,但各方都在采取“战争边缘政策”,即利用对方不希望战争的心理搞战争威胁或发动准战争行为,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这种做法很危险,一旦发生误判就可能导致形势失控。(参与记者:刘赞、宋盈、刘品然、沙达提、程帅朋、冀泽、王尚、段敏夫、何奕萍、谢昊、邓仙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