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说过:“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高处的人,别人的存在,就是为自己托底而已。学会借力,是必备的技能。

可是,你不把自己降低,还摆出胜人一筹的样子,谁会帮你呢?谁愿意变成为你托底的人?

显然,人要去高处,看起来是依靠别人,其根本是依靠自己。

用你的一言一行,体现你的价值,也切合别人的事业发展,从此和气生财,互相抬举。

01

研究别人,是小聪明。

想尽办法去搞懂别人,目标是很明显的。

其一,发现别人的特点,加以利用。

其二,发现别人的缺点,精准打击。

其三,找到别人的成功路线,自己可以模仿。

不管哪一种目标,都是带有一定私心的。其根本就是为了成就自己的事情。

在“滥竽充数”的典故中,南郭处士根本不懂音乐,但是他研究了齐宣王的爱好,因此非常自信地举荐了自己。

齐宣王喜欢听合奏,并且是三百人一起合奏。南郭处士混在其中,装出努力吹奏的样子,可以混到工资,还可以得到表扬。

但是南郭处士到底混不长久,齐宣王过世后,齐湣王继位,让所有人轮流演奏,以独奏为主。

典故的最后,留下一句颇具嘲讽的话——处士逃。

在当下,也有很多人,喜欢研究上司的爱好,然后投其所好。

比方说,上司喜欢喝酒、唱歌、打牌。那就多陪上司一起混饭局,或者专门组织了牌局,让上司开心地赢一点点钱。

不知不觉,大家都在上司的身边,阿谀奉承,把单位的风气带坏了。工作也开始降低效率,一些不学无术的人,都被上司点赞;真正有学识的人,被排挤了。最后的结果是很可怕的,并没有人真正获益。

还比方说,不良商家,知道老人们很孤独,于是假装给老人关爱,还帮老人洗脚,按摩。取得信任之后,就开始欺骗老人。终究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使劲研究别人,然后占便宜,聪明反被聪明误。

也有一些人,研究了别人之后,并没有利用别人,而是一直模仿别人,就会闹“东施效颦”的笑话了。

作家三毛说:“人类往往少年老成,青年迷茫,中年喜欢将别人的成就与自己相比较,因而觉得受挫,好不容易活到老年仍是一个没有成长的笨孩子。我们一直粗糙的活着,而人的一生,便也这样过去了。”

利用别人、打击别人、模仿别人,都不是什么好事,坑害了人,也害了自己。

02

研究自己,是大智慧。

老子说过:“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

把自己搞懂了,再去成就自己,就容易多了。

如果能够知己知彼,那么与人相处,就一定能掌握主动权,社交也会顺利很多。

其一,研究自己的感情,爱恨分明,不为情所困。

汉武帝身边,有一个美貌的女子,叫李夫人。

她是平民出身,靠卖艺为生。被汉武帝宠幸之后,渡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因此,她的家人也因此获利。

但是老天并没有给她持续的好运,中年时就一病不起了。

汉武帝很着急,常常来问候她的病情。

令人奇怪的是,她用被子捂住自己的脸,说:“作为妇人,衣冠不整,不能见皇帝。不符合礼节。”

直到她过世,都没有再见汉武帝了。身边的人都觉得奇怪,为什么不能见面呢?

她说:“我在容貌姣好的时候,得到了皇帝的宠爱。后来皇帝常常来探望,是因为一直惦记美貌的我。若是看到我病恹恹,容貌丑陋的样子,自然就不爱了,还如何会照顾我的家人?”

世人点评,说永恒的爱,就是“相见不如怀念”。

感情的来龙去脉,都研究好了,那就能收放自如,而不是被感情困住。

两个人相爱了,谁更清醒,谁就真正有主动权。

其二,研究自己的学识,找到好的位置,相得益彰。

做人,千万不能不自量力。

自己是不是千里马,是什么类型的千里马,搞懂了,再去找工作,也许工资不太高,但是他的位置可以促进他的发展。

人要成功,不仅要全方位发展,更要扬长避短,让优势进一步优化。

其三,研究自己的职业,一步一步变成精英。

有了地位,工作,你就得研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任何行业里,都存在“28定律”,能够成功的,就是20%的人。你成为了“多数人”,就意味着你混不出名堂。

你研究透彻了,自然把那些半桶水的人,混日子的人,都比下去了。你就是精英人士。

其四,研究自己的失败,积累更多经验。

但凡越挫越勇的人,都扛住了失败的痛苦,并且把每一次失败,变成了成功的起点。

人生起起落落,低谷就是开始而已,哪有什么可怕的。

失败是成功之母,不仅要认识到,更要把失败的内容,都研究透彻,从而人生的历程,变成了自己寻找真知灼见的过程。

03

《神童诗》里写到:“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和刀。”

看别人有什么,说别人做什么,很容易,但是看自己很难,尤其是看自己的缺点,难于上青天。

如果你学会了看自己,自然就会往高处走。你每天要超越的,不是别人,而是昨天的自己。

人有层次的区别,不仅仅是财富多少,位置高低,更多是精神层次高低。拥有百万的人,每天谩骂父母,抱怨社会,还是低层次的人。

从今往后,吾一日三省吾身,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