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朵
       图片:源自网络
       “入了秋,祥子的病已经不允许他再拉车,祥子的信用已丧失到赁不出车来,他做了小店的照顾主儿,夜间,有两个铜板,便可以在店中躺下。白天,他去做些只能使他喝完粥的劳作,他也不能去街上乞讨,那么大的个子,没有人肯对他发善心。他不会在身上做些彩,去到庙会上乞钱,因为没受过传授,不晓得怎么把他身上的疮化装为动人的不幸。做贼,他也没那套本事,贼人也有团体和门路。只有他自己会给自己挣饭吃,没有任何别的依赖,他为自己努力,也为自己完成了死亡。”
       这是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里对主人公祥子最终人生走向的描述,自从虎妞和小福子死后,祥子就彻底放飞了自我,开始频繁出入白房子,染上了花柳病,喝酒、抽烟、赌博,样样占全,不久后身体就被彻底掏空,没力气拉车。


       作品开头里的祥子,年轻有朝气,心中有理想和信念,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干劲十足,一心只想拉上属于自己的车,不过是几年的光景,祥子就从要强努力的青年小伙,沦落为一个人人嫌弃的病秧子。
       前后反差如此之大,不禁让人唏嘘。“一生要强”的祥子,为什么会落得一个悲惨下场?
       一、太固执,不听人劝
       祥子个性鲜明,他从乡下来城里拉车,本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命运,早日成为一个拥有自己新车的上层车夫。


       人生要有目标,而目标又分为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也就是所谓的小目标和人生终极理想。祥子是个只能看得见眼前道路的男人,对于他而言,能拉上自己的车、娶个乡下姑娘,就已经是人生终极理想了。
       可以说,祥子对于个人的人生,从未有过长远的计划,他最为自信的是自己的年纪和一身力气,也一直想要靠着这一资本来实现买车的目标,殊不知,年轻是一个极为短暂的“资本”,稍不留意,这一“资本”就消失殆尽了。
       人都说,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通则达。刚进城的时候,祥子年轻,可他却没有一个灵活变通的头脑,他是一个很固执的年轻人。


       在曹先生家里拉包月的时候,高妈好心劝他拿手里的钱来理财,或者找人合伙买车,祥子闻言拒绝。和虎妞结婚以后,虎妞提议买车让他像赵四爷那样做赁车的生意,祥子不肯,非要出去拉车。
       不懂得变通,固执地坚持着本我的人,很难走向成功,这一性格为祥子的人生悲剧定下了基调。
       二、心理承受能力差
       祥子的确要强,也有着很坚定的人生目标,可他这个人,心理承受能力实在太差了。


       纵古观今,凡是能够成功的人,身上都有着坚毅的品格,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无所畏惧,祥子仅仅经历了虎妞母子的离世,就一蹶不振,放飞自我,他的悲剧下场,完全是自找的。
       首先,虎妞和肚子里孩子的去世,祥子要负很大的责任。
       虎妞生产在即,他作为丈夫和父亲,没有事先做好安排工作,就连产婆也没请,好在小福子从中帮衬。虎妞难产,祥子不想着给她请医生,反倒坐以待毙,还说着“活该”的风凉话。


       他的车子,是虎妞的陪嫁钱买的,祥子却不舍得卖掉这辆车,挽救虎妞的生命,男人的凉薄,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虎妞去世,他反倒卖了车子,放飞自我,出入白房子,还和雇主的姨太太发生关系,这么一个人,注定会落得一个悲剧下场。
       三、总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
       很多人或许会觉得,祥子从来都不愿依靠他人,只想要靠自己,但事实根本不是如此,祥子是一个总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的男人。


       拉车赚了钱,他不把钱攥在手里,反倒放在赵四爷手里保管,后来又放在虎妞手里,他从来都不相信自己。其实,祥子和那些吃喝嫖赌的车夫,没什么两样,他只是一直在压抑着本我,把钱放在他人手里,相当于约束自己。
       能约束他的人一死,祥子也就开始走向了堕落。
       综合以上,这三点就是“一生要强”的祥子会落得一个悲惨下场的原因。年少无知的时候,会同情祥子,如今再来看,才发现他也是“罪有应得”。


       人生道路的每一步,都是自己走出来的,他被虎妞哄骗是事实,可第二次在清醒的状态下又和虎妞有了事实关系,就是他个人的问题了,从这一点上来看,虎妞并不存在骗婚的问题。
       祥子后来的人生,与其说是堕落,倒不如说是他本我的释放,也就是说,他本就是这么一个人,人生的道路,是他为自己挑选的,不论是什么结果,都该承受。
       -完结-
       对于以上观点,你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