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公外婆

外公,是解放前的广西合浦公馆白沙武工队队员、老共产党员、离休干部。他跟随陈名璧(合浦县首届至第三届县长)参加革命,解放后担任公馆镇粮仓负责人。他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仰,一直是我心中的楷模。

外婆,是合浦县公馆镇赫赫有名的大地主“阿彭聋”(下面也如此称呼,并无不尊重之意)的长孙女。每当想起外婆,我就会想起那个如春风般温暖、慈祥的笑容,那是深深地印在脑海里的笑容。她已经离开了整整二十年,但她的影子却时常在我梦中徘徊。

记得那些美好的日子,每当插秧和收割的季节来临,外公和外婆就带领着舅舅、舅母们来我家帮忙。那时候,我家就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每个人都被彼此的互助和欢乐所感染。那时候,我家是全村最受羡慕的。

在插秧的季节里,我永远不会忘记外婆穿着那件熟悉的蓝色布衣,在田野中显得格外醒目。她弯着腰,手里握着一把秧苗,细心地将它们插入湿润的泥土中。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仿佛在演奏一首田园诗篇。每当我想起这样的场景,我都会感到无比的思念,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孩时的年代。

外公和外婆的爱情故事,却比他的事业更加引人入胜。两人年轻时一见钟情,但“阿彭聋”却强烈反对外婆嫁给“不同道的人”。面对家族的压力和社会的束缚,他们选择了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有一天,外婆在河边洗衣服时,外公与她相遇并扔下衣服在河边,两人就这样私奔了。他们的爱情故事,成为了我们当地最为动人的传说。

虽然外婆和外公都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影子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他们的故事和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行。每当我想起他们那些美好的日子和动人的爱情故事,我都会感到无比的温馨和幸福。

阿彭聋的故事

阿彭聋,姓彭,排行老十,因为听力有问题,大家都叫他阿彭聋。他自幼失去双亲,生活贫困。但正是那些艰难的日子,让他学会了感恩和回报。有一天,他在锄红薯(主家挖完大红薯剩下的小红薯)时竟然挖到一罐银,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从此他的人生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购买田地、建造水磨,甚至招兵买马,当上了保安团长。

尽管阿彭聋从未接受过正式教育,不识字也不会看报纸,但他的聪明才智却令人叹为观止。成为团长后,他的办公室常有报纸,都是手下读给他听的。

有一次,一位客人到访,他为了展示自己的“看报”能力,拿起报纸颠倒着看。当客人询问今天的新闻时,他幽默地回答:“反正有大事。”这一幕让人忍俊不禁,也让别人看到了他的机智和幽默。

阿彭聋不仅聪明过人,还非常擅长经营。有一次,镇上有很多便宜的稻谷出售,有钱人都大量收购待价而沽。然而,阿彭聋去得太晚,没能买到稻谷。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迅速转变思路,跑到杂货店把全镇的麻包袋都买下来。结果,当有人急需麻包袋时,却发现已经售罄。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总能从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找到商机。

当别人找他买麻包袋时,他沉稳地开口道:“我可以出售麻包袋,但有个条件,你必须把从手里的稻谷,按原价的一半卖给我。否则,我的麻包袋将高价出售!”无奈之下,买麻包袋的人只能接受这个看似无理却又无法拒绝的条件,他的沉稳和睿智让人佩服不已。

阿彭聋曾是一个挑粪工和杀猪佬,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最终成为了富人,他的成功并没有让他变得傲慢和霸道。相反,他对待为他打工的佃农如同亲人一般,宁愿自己饿着也要先让他们吃饱。他的善良和慷慨,让人们对他充满了敬意和感激。

阿彭聋的晚年,犹如一首悲凉的挽歌,让人感到无尽的伤感。历史的特殊原因,使得曾是地主的他,成为了批斗的主要对象。为了保住性命,他被迫逃离了家乡,孤独地踏上了一段未知的旅程。在台湾,他独自面对着陌生的环境,默默地承受着孤独和寂寞。他的内心充满了思乡之情,却无法再回到那个曾经的家。

最终,他在福利院孤独地度过了余生。虽然那里的生活平静安稳,但他的内心却始终无法摆脱那份深深的思乡之情。他也许经常凝视窗外的天空,幻想着家乡的景色,想象着亲人的面容,以及他亲手建造的土围城……然而,直到他离开人世,都未能重返故乡,那份遗憾和无奈仿佛镌刻在他的土围城上,成为永恒的印记。

阿彭聋的土围城

阿彭聋的土围城,是他曾经的家园,也是客家土围城的代表之一。尽管历经风雨侵蚀,但其主体外观依然清晰可见。这座土围城虽然年代久远,但它的小部分主体结构保存完好,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了一般。围墙上的石砖经过风雨的洗礼,显得更加沧桑和厚重。走进这座土围城,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岁月的沉淀。

这座土围城见证了阿彭聋的一生,也承载了无数人的记忆。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见证。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可以领略到历史的厚重和沧桑。他的故事和这座土围城紧密相连,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情感和记忆的历史画卷。

如今,阿彭聋早已离世,但他的土围城依然屹立不倒。这座土围城如同一座永恒的纪念碑,记录着阿彭聋曾经的辉煌和遗憾。(陈仕优)

附土围城现状部分图片

土围城现状。陈仕优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