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25日,纪念“冀中五一反扫荡六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解放军老干部俱乐部礼堂举行。
       出席此次座谈会的五百余人当中,大多为参加过冀中抗战的老领导,老同志们。


       众人齐聚一堂,追忆往昔峥嵘岁月,一时间,人们的记忆被拉回到那段血与火的斗争年代之中。所有人的脑海里,不由再次回想起了当年,那场斗争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儿。
       曾任冀中七分区文工团文学组长兼编委会主任的杜敬,在回顾往事之时,说出了一段深埋在心中数十年的经历。
       1942年5月底,日寇在冀中进行五一大扫荡之后,七分区的文工团在突围之时被冲散了,突围出来的所有人员被迫分散隐蔽,转为地下秘密工作。
       杜敬和三名文工团人员,在当地交通员的带领之下,来到了小直要村(现石家庄市深泽县小直要村)村内。当时,该村只有两名堡垒户,这两户村民接到任务之后,趁夜将杜敬四人悄悄领回家中,随后将他们分开藏入了家中的地洞、地窖之内。
       杜敬与另一名文工团成员藏身的那户人家主人,是一位六十多岁、姓孙的大娘。
       孙大娘将他俩安排进屋后的地窖之内,白天给他俩偷偷送吃的,夜深人静之时,才敢将地窖口悄悄打开,让他俩出来走动走动、透透气。
       在那段极为艰难的日子里,杜敬等人所处的环境极其恶劣。


       当时,村子周围到处都是敌人的据点、炮楼,最近的不到一里地,远的也不过三里地。敌人的据点、卡哨犬牙交错,伪军、日军平日里在各村各乡到处巡查,冷不丁便会窜入民户家中,翻箱倒柜、掀墙揭瓦地寻找抗日分子。
       杜敬两人与分处在另一老乡家中的,其他两名文工团成员,双方即便是隔着不远的距离,自打分开之后,也是再没有互相见过面。
       在那个火与血的残酷年代,幸存下来的革命火种,全靠那群寂若秋草、沉默无声的普通民众,冒着生命危险来庇护这缕微弱的火苗。
       杜敬等人在村内老乡的照顾之下,躲过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搜查、突袭。
       然而,幸运并非每次都会眷顾。
       两个月后的一天,杜敬和身旁的赵新国两人正在地窖之内,点着蜡烛,忙着创办抗战报纸事宜。头顶上盖着的地窖口突然被人轻轻打开,孙大娘将手伏在地窖口,探着脑袋向下喊道:
       “出来透口气吧,我看晌午来的那群人已经出村了,你们今天早点出来走一走。”
       这些日子,整天躲在地下,不见一丝阳光,晚上出来之时,也只是满天星斗,连个强光的地方都没有,确实把两人给憋坏了。
       杜敬眯着眼爬了出来,只见落日西沉,天边的密林已然笼起了一片暮色,这么多天,总算是见到太阳了,即便只是将要落山的残阳,杜敬、赵新国两人也是十分兴奋。


       两人在院内帮着孙大娘铡了些喂牛的草料,随后正准备抱到牛槽处时,院门突然“吱呀”一声,被人给推开了。
       杜、赵两人顺着声音扭头看去,一瞬间,两人的身体都不由僵住了。
       只见两名扛枪的伪军推门走了进来,其中一名伪军径自走到了杜敬的面前,上下打量了一番之后,大声问道:
       “你们俩是干什么的?看着这么眼生!”
       杜敬心里暗叫要坏事,但表面上却十分镇定地笑了笑,他赶紧擦了把手,走到对方面前:
       “老总辛苦,我俩是来看我们姑的,她就在这儿住。”
       “孙老太我们知道,但没听说有你们这号亲戚呀?”另外一名伪军走上前,插了句话。
       “老总,我们真是好人呀,您看看我这儿是有证件的。”说罢,杜敬赶紧将他与赵新国两人的“良民证”递了过去。
       首先发难的那名伪军接过良民证,翻了又翻,随后又将孙大娘叫过去问了一番,孙大娘这边也是对得滴水不漏。
       虽没有发现什么破绽,但直觉告诉那名伪军,眼前的这俩人,可不简单。


       随后,那名伪军打定主意,不管杜敬、赵新国两人如何解释,还是让两人跟着他俩走了出去。
       杜敬、赵新国两人心里砰砰直跳,暗叫“要坏事儿!”
       随后,这俩伪军一前一后,将杜、赵两人领到了村口站着的一名伪军跟前。
       “队长,抓住两个可疑的人。”身后的伪军大声吆喝着。
       “老总,我们是来走亲戚的,可是有证件的。”杜敬赶忙解释道。
       那名伪军队长向两人这边打量了一番,随后取过两名伪军手中缴来的“良民证”,随意翻看了下,然后便将证件丢回到了杜敬的手中。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俩有证件,你们还抓他们干嘛,让他俩走吧。”那名伪军队长有些不耐烦地对那两名伪军说道,随后向着杜敬两人摆了摆手,示意对方离开。


       就这样,杜敬、赵新国两人被放回了村内。
       当时的杜、赵二人心里已经做好了暴露、被捕的可能,因为俩人平日里一直躲在地窖之内,整日不见阳光,两人脸色苍白,细看的话,确实跟其他村民不太一样,很容易让人瞧出问题。
       而那名伪军队长却连问都不问,直接放他们俩回来了,这让杜敬和赵新国两人回到地窖之内后,便不由分析了起来。
       最终,两人得出了一个可能,
       这名伪军队长很有可能是自己人,否则绝不会这么轻易地将他俩放走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在内心存着这个疑问,那个人,很有可能是我们的内线关系;即便不是,也一定是个没有丧失民族良心的中国人。”已经白发苍苍的杜敬不禁感慨道,这个疑问已经在其心中埋藏了多年,但直到现在也得不到一个确切的答案,不由深以为憾。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
       革命珍闻录——第328篇
       ,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纪念冀中反扫荡六十周年文集》,杜敬口述回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