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广汽本田解约了900多名员工,震惊了国内汽车行业,要知道广汽本田是日系品牌在国内的代表性企业,这是广汽本田自1998年成立以来的首次大规模裁员。

虽然官方一再强调此次裁掉的是劳务派遣人员,正式员工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至于裁员的原因,宣称是为了电动化转型。

然而,半年时间不到,有媒体通过内部人士获悉,广汽本田内部已启动再次裁员计划,预计将达到千人规模。由于本次裁员涉及的是正式员工,所以并不会像之前的劳务派遣人员走简易程序,据说将会以引导主动离职为主,并辅以不错的补偿机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有序地完成此次裁员计划。

如果说第一次裁员是皮外伤,那第二次应该是伤到肌理了。面对这种困境,我们不禁要问广汽本田究竟怎么了?

据本田中国公布的数据显示,广汽本田1-4月销量141871辆,同比下滑20.49%。去年就一直在下滑,看来今年广汽本田并没有止住这个势头,买发动机送车的金字招牌,品牌号召力说没就没,一代枭雄,难道要迎来转折点了?

确实,说起广汽本田,用一代枭雄形容并不为过,相信不少人对其都记忆犹新。其于1998年7月成立,1999年3月第一辆国产广州本田雅阁就驶下生产线,2000年雅阁销量就达到3.2万辆,2001年第5万辆雅阁下线,2002年第10万辆雅阁下线,创造了国内汽车界的一个神话。2006年,第50万辆雅阁下线,成为国内汽车行业第一款累计销量达到50万辆的中型车,雅阁不仅是广汽本田的代名词,同时也是加价提车的代名词。

遗憾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连广汽本田自己也不会料到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难道是广汽本田做错了什么吗?与其说广汽本田的错,不如说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太快,国产自主品牌汽车成功换道超车的结果。以龙头比亚迪为例,其1-4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39.24万辆,同比增长387.94%。新能源车的异军突起,让包括广本在内的众多合资品牌都如鲠在喉。

其实,广汽本田也有生产自己的电动车,分别是e:NP1 极湃1和e:NP2极湃2,不过没有什么存在感。e:NP1 极湃1和e:NP2极湃2,定位小型SUV和紧凑级SUV,其中e:NP1 极湃1售价17.5万元起,2023年累计销量4502辆,这个价格和销量应该能够说明很多问题。

写在最后:

笔者认为,广汽本田传统燃油车销量受压,电动车又无法突破,这是导致二次裁员的主要原因。当然,轻装上阵才能更好地前行,也许直接裁员是广汽本田轻装上阵的办法之一,一切都是为了年产能77万辆的全新电动车工厂计划在今年投产做好准备。

按照本田中国规划,通过现有e:N系列和全新品牌“烨”来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纯电产品阵容,到2027年前将投放10款纯电动车,力争于2035年实现100%纯电动化的目标。笔者认为,以目前广汽本田电动车的影响力,要达到预定计划的目标并非易事,不过日系汽车品牌在电池方面的研究积累,其实并不会比中国落后,至于能否借此反超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则有待进一步观察。

(本文由【车界】新媒体编辑部原创出品,本文所涉及到销量数据来源于乘联会或第三方平台发布的行业综合销量数据,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具体请以官方信息为准。本文作者金陵,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