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李小龙的日本大徒弟,终身为他守墓,倾尽一生,93岁依然坚持祭拜。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虽然不像日本那样崇尚武士,但是也是能人辈出,武艺高强,现在活跃在娱乐圈的成龙,李连杰,吴京等等都是名利双收。但是在中国武术界有一个名字是不能遗忘的,这个名字就是李小龙。

李小龙的辉煌历史

李小龙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他凭借着自己的满腔热血,在世界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并且广招徒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用来形容他再适合不过了,他是在那个国人被称作是"东亚病夫"的时代崛起的,他靠自己为中国正名!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李小龙和他的日本大徒弟的故事。

李小龙到底有多出名呢?在1971年的时候,他的电影《唐山大兄》刚登上大荧幕,一时间就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度,当时香港的人口也才不过200多万,《唐山大兄》票房就已经高达300万了,这部电影刷新了香港电影票房的记录。

李小龙当时可以说是盛况空前,遗憾的是从李小龙先生意外去世之后,过去的亲朋好友也渐渐散去了,锦上添花的事情人多人回来做,但是雪中送炭的却很难的,幸运的是,李小龙遇到了木村武之。

木村武之和李小龙的相识经过

说到木村武之,可以说他的一生也坎坷曲折。作为一名日裔美国人,他在美国的生活并不如意。在第2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日本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引起了美国上上下下反日情绪的高涨,当时有很多日益在美国开办的店铺,都被美国人给砸烂了。虽然当时木村武之已经入美国籍多年,可是依旧被民族意识高涨的美国人监禁了整整5年的时间,而在这5年的时光里,木村武之饱受着种族歧视的伤害,常常会被那些人高马大的美国人呵斥,怒骂,如果自己稍微显示出不爽的情绪,还会被美国人殴打。直到日本战败投降之后,木村武之才重见天日,可是当时在美国的他依旧被很多白种人给歧视,也正是在自己最颓废的时光里他邂逅了李小龙。

李小龙先生当时在美国也并不得志,但是他睿智的谈吐,温文尔雅的举止,以及高超的武术水平,很快就征服了木村武之。当时李小龙想要开办一个武馆,但并没有足够的积蓄,木村武之知道这件事后,毅然决然的卖掉了自己的酒店,用来资助李小龙开办武馆。为了感谢木村武之的资助,李小龙把自己平生所学全部都传授给了木村武之。也因为李小龙的传授,木村武之的武艺水平暴涨,虽然说实力不及李小龙,可是一般的人已经不是木村武之的对手了。

在武术的世界里,李小龙和木村武之是师徒,可是在生活当中他们更像是朋友。两个人常常喝酒聊天,谈论彼此对于人生的看法。后来李小龙在海内外引起了轰动,两个人相聚的时间也逐渐变少,但是对于李小龙,木村武之一直都视其为自己的骄傲。李小龙电影刚刚上映的时候,木村武之就会带着自己的家人一起去电影院观看,看到精彩的地方都会忍不住喝彩。虽然跟李小龙相聚的时光越来越短,可是木村武之并没有放弃自己在武术方面的修行,他的水平也是越来越高,还被当地人誉为闪电一般的速度。李小龙有一次忙里偷闲去探望了木村武之,李小龙一开始想要试探一下自己的徒弟有没有精于练功,没想到一番争斗下,最后竟然只是险胜。

木村武之几十年如一日为师傅守墓

李小龙在因为过度疲劳去世的时候,木村武之在得知这件事以后相当痛苦,他在参加完李小龙的葬礼后,便暗自发誓要把李小龙的武术传承下去,此后木村武之开了一家截拳道的道馆,当时因为李小龙的这个名声非常响亮,很多人都前往武馆进行学习。木村武之非常的开心,因为自己这么做不但可以得到经济收益,更能让老师的技艺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人都是有感情的,但是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消亡,像木村武之这样子一直祭奠李小龙的人真的很少,足以可见他是一个长情的人。

坚持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开始也是有很多李小龙的亲朋好友来给他守墓的,但是时间一天天过去,墓地前的人越来越少了,只有木村一直坚持着。现在的木村武之已经93岁高龄了,身体脑子肯定不能跟年少时相比,但是他对李小龙的情谊并没有改变,直到现在依旧维持着每周扫墓一次的频率。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木村武之对于李小龙的深厚情谊了。李小龙先生虽然离开我们已经很久很久了,可是冥冥之中他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符号,现在的人很少去观看他的电影,年轻人也不懂得,李小龙在那个时代的号召和影响力,甚至还有人会说李小龙的电影落伍,木村武之每当听见这种话都会非常的生气。

木村武之只要一有机会,就给自己的孙辈播放李小龙的经典影片,并且不厌其烦的讲述自己和李小龙当初的情谊和际遇,数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木村武之已经从一个精神抖擞,罗马精神的中年人变成了一个两鬓斑白,垂垂老矣的老人,但是这几十年不变的是他对师傅李小龙的敬仰和尊重,李小龙能拥有这样的一个好徒弟,实在是人生幸事。

总结:李小龙先生是华人杰出的代表,他的武术精神影响深远,木村武之是李小龙的好徒弟,更是他的好伙伴,两个人的结交弥足珍贵。在中国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这样子去深深的怀念李小龙,从此处也可以看得出情谊是没有国际之分的。看完李小龙和木村武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讨论,时代的进步和历史的变革,我将与你同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