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位列金陵十二钗正册第三位,排红楼双壁女主角林黛玉和薛宝钗之后,无论是重要性、地位和人物本身,她都是红楼人物里非常重要的存在。
贾元春仅有一次正式出场,就是带给家族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般的省亲大戏,自古皇帝的女人一生被锁深宫,元春被封贤德妃后,竟然很快被准予回娘家看望父母双亲,得以骨肉团圆,这不仅是贾府之无上荣耀,也是做臣子的亘古未有之幸事,元妃省亲,为已经走下坡路的贾府注进了一支强心针一般,贾府上下精神为之一震,令原本颓废已显败落之相的贾府貌似支棱起来了。
元妃省亲的主基调是高贵、靡费、热闹,记得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曾感叹:读元妃省亲的文字,想象那个场面,令他感到十分震撼,想这一家实在是太牛了,已经到达顶级的富贵了,顶了天了,没有办法再进一步了,想必曹雪芹写这段文字时,也因为当年家族接驾而感到无比的光荣和心理的满足吧!
对于王先生的感叹,笔者只能同意一半,因为另一半是奢靡热闹富贵之下,是盖也盖不住、藏也藏不住的悲伤和压抑,这种情绪在元春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元春到了上房,见到祖母史太君、母亲王夫人和家中女眷,大家彼此只管呜咽对泣,姊妹们围绕在旁,也是垂泪无言,好一阵子哽咽,终于平定情绪,开口第一句就是:
“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
虽说富贵已极,可是这场面,哪里有一丝的开心快乐,全是骨肉分离人伦悲剧的悲伤。
元妃省亲,富贵只是表面文章,但凡和元春有血缘的至亲,没有一个能做到发自内心的高兴,这种伤感的情绪贯穿元妃省亲的始终。这才是元妃省亲真实的情绪基调。不仅如此,这大场面的热闹里,还隐藏着危机。
元春开口说的那句话,暴露了她身上存在的两大问题:
一是暴露了元春宫廷生活的不适应和不快乐。元春已经进宫十年,可是她并没有适应宫廷生活,她抱怨宫廷是不得见人的地方,这证明人事倾轧的宫廷生活,她不是强者,她感到日子过如坐牢般难受。可见她不够聪明,入宫十年还未认清事实。
二是暴露了元春政治上的幼稚,身在政治漩涡的中央,但她向往过她的祖母、母亲、姊妹们传统的日子。
她本人于宫廷,是家族予以皇帝的人质;于家族,她是为家族捞取政治本钱的工具。她是双方利益的交汇点,是工具人,她身上是有使命的,只该做一件事,就是教导家族做有益于皇帝的事,和利用皇帝做抬升家族地位的事,想办法令双方共赢,再有,就是为皇家生育,如此,她才算是一个合格者。
元春开口就是抱怨,抱怨宫廷的同时也在抱怨家族,和她本身应该担负的使命责任背道而驰。她根本不懂自己的定位,当然,这怪不得元春,家族也缺乏对她这方面的教育。
元春的点戏环节更深地暴露了她的幼稚,她点了一出《乞巧》,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她在祈求自己能像杨玉环那样能得到皇帝的长情,如果元春是个成熟的人,她应该将爱情视为达到目的的工具,而非视为自己的目标,祈求皇帝的爱情、长情,这无异痴人说梦。
当一个身居高位者,既看不清全局,也看不清自己的定位和使命,只囿于自己内在的情绪和小儿女情长时,危险就会到。
果然,那位大明宫的主管夏太监开始向荣国府借钱了,说是借,也根本没打算还,不过是讹诈而已,最后发展到夏太监都不需要亲自来,派一个小太监找贾琏或者凤姐要就是。这种人贾府可不敢得罪,到《红楼梦》七十二回再一次借钱时,凤姐只好将自己的首饰当掉才勉强支应。
太监们之所以敢明目张胆地到贾府要钱,当然是因为元春已经失宠,太监们才敢欺负她,若是宠妃,借太监们八个胆也不敢,巴结讨好都来不及。
小说没有明写元春失宠,通过太监们的行为,读者也能读到这一点。
元妃省亲,荣国府营造大观园等几乎已经将贾府掏空,元妃失宠进而遭到太监们的讹诈令本已面临崩溃的荣国府经济雪上加霜。无论是贾元春还是荣国府,都是被架在火上烤,都在煎熬。
秦可卿临死时有一句谶语说“树倒猢狲散”,就是指贾元春这棵树倒了之后,贾府随之就被抄家,众人飞鸟各投林了。元春是如何倒台的?她的判词中有明确的交代:
香橼挂在弓弦上。然后《恨无常曲》有“荡悠悠,把芳魂消耗”的话。
这证明元春不是自杀,而是他杀,而且是被弓弦缢杀。宫廷之中,皇帝的后妃被杀、且是他杀,发号施令的只能是皇帝,执行这件事的只能是太监。
元春犯了什么罪,以至于皇帝非要要了她的命?被冷落、被幽禁,或者赐死也就够了,为什么非要用这种惨烈的方式对待自己曾经的宠妃?
我们需要回想一下元春曾经点的那出《乞巧》的戏目,她渴望成为第二个杨贵妃,可惜她只看到了杨贵妃的受宠,忘了看一看杨贵妃的结局。杨玉环被赐死马嵬驿,同样是太监下的手,不过杨贵妃的死并非玄宗本意,而是皇帝被逼无奈牺牲贵妃而自保的结果,也就是说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前文我们分析,元春是缺乏政治头脑的人,她本质上担不起家族和皇家之间桥梁的责任,而贾府同样也没有可以担当家族重任的人,贾赦的精力主要用在贪财好色上,贾政更是个废物,贾琏像个发情的公猪,脏的臭的都不嫌弃,贾珍也好不到哪里去,贾宝玉成天悲春伤秋不干一点儿正事,这样的一帮男人,别说是家族的前途命运了,就连基本盘也保不住,经济恶化一年更甚一年。
贾府以及四大家族是有政敌的,犹记得那位气势汹汹到荣国府讨要棋官的忠顺王府的长史官,那是贾元春刚刚省亲完不久的事,可见至少忠顺王府根本不把贵妃娘娘的娘家放在眼里。
贾府中人个个不成器,没有励精图治者,薛宝钗讽刺贾宝玉的那一句“没有个好兄弟能做得杨国忠的”,杨国忠也不是什么治国的大才,但贾府里这么多的男人,也挑不出一个杨国忠,话虽难听,也是事实。
内外均不成器,当政治对手要置元春或贾府于死地时,他们是没有招架之力的,甚至可能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
至于太监们,个个不过是扒高踩低的好手,当荣国府再也榨不出油水,元春又失了宠,太监们只会将自己扭曲的怨气撒在一个失了宠的旧宫人身上,可怜元春公府千金,因为缺乏斗争教育,成了自己不明就里斗争的牺牲品。
本文作者:屏山品红楼
参考原著:甲戌本、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图片来源:《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