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体捐献指的是,自然人及其直系亲属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全部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
       “麻绳专挑细处断”


       我国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多达近30万人,而成功获得器官捐献并成功得到移植器官的人数只有仅仅1.6万人。
       陈昕圆自小就听家里人提起过爷爷奶奶早已签署过遗体捐献志愿书的事,随着她的长大,最初的不解与疑惑逐渐变为了对爷爷奶奶的敬佩和自豪。
       当她逐渐明白“遗体捐献”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逐渐明白爷爷奶奶的无私与伟大,陈昕圆也很早就做出了“等自己死后也要捐献遗体”的决定。
       后来,爷爷奶奶的身体渐渐不行了,在他们死后,根据生前签署的遗体捐献志愿书,陈昕圆的爷爷奶奶被南京鼓楼医院全权接手了。
       而陈昕圆的父亲,早年当兵的经历,让父亲显得更加坚毅、果敢和善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陈昕圆一直十分幸福。


       但这样的幸福,在陈昕圆25岁之时被命运“粉碎”了,一次日常的体检结果却给了陈家人一个致命的打击。
       陈昕圆被检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疾病:
       我们的心脏负责的是全身的血液循环,身体所流经的缺氧血会被右心房通过肺动脉流经右心室进入肺脏进行气体交换。
       在得到氧气并排除二氧化碳后,这些充氧血会回到左心房经过左心室由主动脉输送到全身各处。但当出现了先天性心脏病的情况后,心脏间会出现缺口。
       这就导致一部分本该带着氧气输送到全身器官的血液从左心流向了右心,之后会造成全身器官所需要的氧气供氧不足,如果长期没有得到治疗,就会渐渐发展为肺动脉高压。


       年轻女孩心脏病治疗“长跑十年”
       如果是较轻的症状或是发现得较早,就还能通过做手术的手段进行修补或人工干预,但陈昕圆的症状已经有些难办了。
       在咨询了专业医生后,陈昕圆只能通过长期的靶向药物治疗或等待心肺联合移植等方案进行治疗。
       陈昕圆一家听从了医生的建议,积极地配合医院治疗。到了治疗后期,陈昕圆每天只能依靠呼吸机进行呼吸,走路只能靠电动轮椅。
       这样痛苦而煎熬的治疗过程,陈昕圆一熬就是十年。这十年对于她自己和父母而言,无疑是煎熬又庆幸的。


       每天家人们都在因为担心陈昕圆的病情是否会恶化而备受煎熬,但每每看见陈昕圆又挣扎着坚持活过了一天,又会不断庆幸她的生命力还足够顽强,还能够和病魔继续抗争。
       为了给女儿治病,陈家父母几乎耗尽了全部家产,由于女儿换肺所需要的医疗费用是非常巨大的,于是老两口变卖了家中唯一的房产,做好全部准备工作,只为能在第一时间就把握住给女儿换肺的机会。
       陈昕圆还没有等到换肺的机会,她的父亲却已经罹患肺癌,在苦苦坚持了许久之后,2022年7月11日晚11点55分,陈昕圆的父亲因肺癌遗憾离世了。
       而他早在查出患病之前,就与自己的父母一样,签署了遗体捐献同意书,在他去世后,依旧交付给了南京的同一家医院,妥善处理陈昕圆父亲的遗体。


       陈昕圆的母亲章亚民在如此大的打击之下,仍旧坚强地照顾着女儿。而陈昕圆在得知父亲去世后,从悲痛中不断重塑着自己,
       “就算是为了父亲也要搏一次!”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2022年7月19日,与病魔斗争了十年之久的陈昕圆,终于等来了一次换肺的机会。这一天,在她的妈妈章亚民和陈昕圆的爱人田先生的陪伴下,陈昕圆被送往浙江杭州接受换肺手术。
       这对所有人而言都是一次“浴火重生”的机会,无论如何,都必须去尝试了!
       可命运似乎从未眷顾过这一家苦命人,在7月24日下午,陈昕圆突发昏迷被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在里面依靠人工肺来维持身体运转,一天就需要几万元的医疗费。
       7月29日,医生告知章亚民,陈昕圆目前的情况必须要做开颅手术,但这个手术也无法保证她还能坚持多久。
       可陈昕圆却表示自己不想变成“光头”,拒绝医生做手术,但身为母亲章亚民深深了解女儿的想法,她不忍心再让妈妈更辛苦了。


       早在2020年,或许是已经预感到自己可能支撑不了多久了,陈昕圆在那时就签署了遗体捐献同意书,没想到,这一天还是来临了。
       2022年7月30日,被紧急送回南京的陈昕圆,于当日下午13点20分被判定死亡。她的遗体在父亲去世20天后,被送往南京鼓楼医院。
       一家人再一次重聚在医院,却是以遗体捐赠的形式,而留给章亚民的,只剩4本遗体捐赠书了......
       陈昕圆一家的事迹,经过相熟好友的传颂,有媒体联系到了了解内情的人,通过他们将这一家的“大爱”传播出去,相信会因此感动到更多人,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一家,关注到遗体捐赠,为我国的社会公益和医学科学做更多的贡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