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高新宇

5月4日,在临沂沂河新区半程马拉松比赛现场,一名男性参赛者心脏骤停突然倒地。危急时刻,临沂红十字会组建的赛事骑行保障组接到消息,成员石磊迅速赶往现场,上演了一场教科书式的“生死营救”。

男子参加半马心脏骤停倒地

现场上演教科书式生死营救

“赛道16公里处有人倒下了,需要帮助!”5月4日上午9点08分,石磊正在赛道15公里处的救护站点执勤,他听到对讲机里传来来总部指挥官王法胜的声音后,就与同组的摩托车骑手王鹏直奔现场。据了解,他们仅用了半分钟就到达现场,当时附近医疗点的工作人员正在为这名参赛选手测量血压,倒地的男性参赛选手嘴里有呕吐物。

六十次、七十次、八十次……由于男子已经没有意识,也没有自主呼吸,石磊从摩托车上跳下来以后就赶紧对其做了三组心肺复苏。

此时,救护车也已经穿过赛道上的人群来到现场,护士迅速接替石磊继续做心肺复苏,他则取出携带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为男子进行心脏除颤。

由于救人心切,石磊直接趴在地上听机器的指令。在一轮电击完成后,石磊和赶来的同事又对男子进行了几组心肺复苏,便将其抬上担架,一同乘坐救护车赶往医院。

在救护车上,石磊仍然配合医护人员为男子做心肺复苏和心脏除颤。其间,男子眼皮出现颤动,手指轻轻抬起了一下,医护人员开始呼唤以确认男子是否恢复意识。然而,男子再度陷入了昏迷状态。

当拿出AED想要为男子再次进行心脏除颤时,机器却显示不建议电击。“当时心里咯噔一下!”石磊直言,他没有想太多就赶紧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不知道做了多少次按压,听到他大大的吸了一口气,然后又吐出来。”石磊说,男子意识逐渐恢复意识后,他才舒了一口气。此时,石磊已经抢救了十几分钟,他自己早已口干舌燥。

救护车抵达医院时,男子已经彻底清醒,在和医院的医护人员交代完病情后,石磊又继续回到赛场,为其他运动员作赛事医护保障。

红十字会“救”在身边

10处公共场所将安置AED

据了解,上演教科书式生死营救的石磊并非专业医护工作者。2019年,石磊经营着一家旅行社,他在机缘巧合下结识了临沂市红十字会成员王法胜。

在跟着参加几次志愿活动后,石磊便萌生了学习急救知识,参与志愿服务宣讲的念头。“当时没想那么多,就觉得这是个好事,应该让更多人了解急救知识。”

在随后的几年里,石磊跟随临沂市红十字会前往临沂各地进行救护培训、应急培训课程宣讲,成为了队伍里的救护培训师。这一次成功复苏呼吸心跳骤停跑者让他更坚定了自己下一步的目标:继续开展急救知识宣讲,让更多人拥有自救互救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近年来,临沂市红十字会大力开展应急救护普及活动,积极开展“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行动,进一步提升公众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水平,目前已累计培训红十字救护员8万余名,增强了社会公众急救能力。

据了解,临沂市红十字会今年计划筹资29.4万元用于“AED安置和救护培训”项目,在临沂市10处公共场所公益安置AED,购买5000册救护培训教材,为不少于5000名在校师生和社区居民等群体开展救护知识技能培训,努力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截至目前,临沂市红十字会已在高铁临沂北站、市老年大学、阳光沙滩等人员密集流动场所,配置投放自动体外除颤器(AED)58台,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