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茶友在找有栀子花香的牛栏坑肉桂。

我跟他说,没有。

他怒,难道我不配吗?

我傻笑,不是你不配,是栀子花香不配。

于肉桂界的明星牛栏坑肉桂而言,栀子花香就是贾探春的弟弟贾环——甩不掉的牛皮糖。

栀子花香,大多数时候出现在高香品种身上,比如黄观音、金牡丹。

牛肉真正的味道,还是要归结到肉桂的品种特征,桂皮香。

只不过,这个特征因为山场的加持,有一些改变。

比如,桂皮香正常情况下是辛辣、有烈性的,牛肉的桂皮味更偏中药的苦味,并且带些凉意;

再比如,肉桂的花香因工艺差异而表现不同,发酵轻些是玉兰花香,发酵重些则呈现桂花香,都是偏张扬绮丽型的。

这些花香放到坑涧处,则有所收敛,更像是深谷里的兰花,岁月静好,幽远缠绵。

就算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肉桂能出栀子花香并非必然不成立,但是关于牛栏坑肉桂,指代性太强,还请各位谨言慎行。

牛肉,那是活在众人焦点中的茶,就一条坑,那么些茶树,做不出那么多花里胡哨的香气、味道。

喝过的人心如明镜,牛肉当真没那么烈、没那么香,人家就是一种人淡如菊的气质。

栀子花香跟牛栏坑肉桂,就像织女与牛郎,就算配上了,也会被银河给无情地隔开。

《2》

巧的是,前两天一知名媒体,专门写了武夷岩茶的四大名丛。

这份刊物虽以生活内容为主,但写起茶类文章来,照样架势很足。

文章里,对水金龟、铁罗汉都介绍得不错。

唯独看到半天妖时,“栀子花香”四字映入眼帘,顿时有一种滤镜跌破的感觉。

又见“栀子花香”

在岩茶的花香方阵里,它倒成了万能的形容词了,撂谁身上,都贴得上。

其实,把半天妖的品种香说成是栀子花香,是缺乏喝茶实践的。

没喝到过真的半天妖,才会这样以讹传讹。

可惜了这家媒体的粉丝们,不知道他们看到这篇文章之后,会不会从此误入歧途?

《3》

半天妖的品种香,在罗老的《武夷岩茶名丛录》里,有详细的描述——蜜香。

我觉得可能有茶农或商人美化粉饰、有意引导的成分,认为半天妖因带有“妖”字则具备妖艳的香气。

尤其,半天妖的yao字还有好几个说法,主要与其不同版本的传说有关。

灵鸟衔了树种栽下而成的写作半天“鹞”,茶树生于艰险的半山腰难于采摘,便说是半天“腰”。

后来在流传的过程中,yao字因不同人书写,又出现了“妖”和“夭”。

从yao字的来源可以看出,与其品种特征没有太大关联。

甚至是有了这个yao的读音,大众才臆想出来的半天妖拥有特别妖娆、妖艳的香。

武夷岩茶的四大名丛属于菜茶、奇种,有性繁殖,是最熟悉武夷山风土地貌的一批原始土著品种。

它们具有统一的特质,那就是,都不太香。

与后期培育的那些高香品种,完全不可比香。

然而,名丛们的香气质朴无华,沉稳内敛,它们所展示的是作为武夷山茶树初代主人的胸襟和城府。

正因为它们的香气不够出色靓丽,虽有物种价值,但缺少经济价值,很多茶树被挖掉改种肉桂或高香品种。

因此,半天妖的香气并不会特别浓艳妖冶。

用栀子花香来形容,离了大谱。

《4》

栀子花香,究竟是什么样的花香,为什么老是被人安插在各类岩茶品种里呢?

要知道,牛栏坑肉桂、半天妖都是稀缺又极有身份的岩茶,那些有意把栀子花香与之相关联的人,说明在他们的意识中,认为栀子花香是高级的香气。

真正闻过栀子花香的人,并不会太多,主要是大家没有刻意去追寻了解各种花的香气。

我查了相关资料,也看了一些评价,基本可以判定栀子花香属于偏浓艳型的。

栀子花闻起来是一种带奶油味的花香,有点类似茉莉花香,又不如其典雅。

奶油本是就腻人之物,花香中混合了奶油味,便是一种腻香。

有人曾嫌弃其香过于香艳,则不喜摆放于家中。

从武夷岩茶的品种里,香气特征比较贴合栀子花的,首属金牡丹。

黄观音如果做得略熟些,也有栀子花香,但人家的模样还是清丽型的,而金牡丹则真真是艳丽那一卦的。

要是连续喝两三泡金牡丹,后面几天都不会想喝它了。

那栀子花香如同稠度很高的香水,融在茶汤里,黏糊糊地交缠着,多喝几口就会把人腻上头。

《5》

武夷岩茶的品种很多,各具特色,尤其都自带各色花香。

喝它们,便犹如走进了百花园。

仿佛各种花儿次第在身边盛放,令人如痴如醉。

但,在形容这些花香时,我们仍旧要客观。

信手拈来个什么花香,就往某个茶品种身上安放,这就不合适了。

或许你真的喝到了带栀子花香的牛肉和半天妖。

但稍有常识之人,必定会对这些茶抱有怀疑,毕竟这混乱的岩茶市场上能有几款真的牛肉、真的半天妖?

用黄观音、金牡丹调配或替代,也是常事。

栀子花香并非万能,也并非高级的武夷岩茶都会出栀子花香。

如遇栀子花香,欢喜之余,还请看清是何品种,别被这过于迷人的香气,给蒙晕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