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穷,是父母五六十岁时,仍然是这样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但在如今社会里,鲜有家庭能这样。

一方面,儿女长大,因认知不同,有自己追求的生活;另一方面,父母观念陈旧,却不断逼迫儿女去做不想做的事情。

有时候再加上,子女人到中年生活平凡,那么整个家庭就潜藏着巨大的危机。

未来这种危机将会伴随着痛苦和争吵。

那么五六十岁的父母如何才能做到放手从而避免家庭危机呢?

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穷,是父母五六十岁时,仍然是这样

重男轻女要不得

即使社会发展到今天,有些地方依旧避免不了重男轻女的观点。作为父母,却并不欢迎女儿的降生,反倒认为她不属于自己人。

一般情况下,这种家庭会选择继续要男孩,而姐姐就会在本不受宠是情况下变成“伏弟魔”。

2002年,山东女博士赵庆香因为拒绝给弟弟买房,被父亲用斧子砍死在床上。

如此令人毛骨悚然的举动,可称其不配为人。

然而即便如此,其父在被提起公诉、判处死刑时仍叫嚣着:孩子是我生的,也是我养的,为什么不能杀她。

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穷,是父母五六十岁时,仍然是这样

(赵庆香和丈夫)

当然,以上例子属于极端情况,但重男轻女的问题在现实中的确存在。

在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人们强调“养儿防老”。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把培养下一代当成了投资。

然而很多父母认为女孩儿不值得,因为她以后会出嫁,这是大部分重男轻女现象发生的根源。

但此类想法极为迂腐。

父母应该清楚,性别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既然孩子已经降临,就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切记偏心,否则这将是她们一生的伤痛。

尤其人到中年,父母没有资格动用家长特权要求女儿为别的成员付出、牺牲。

父母对子女的爱应该来源于慈悲恻隐的人性光辉,而非功利心。

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穷,是父母五六十岁时,仍然是这样

父母自我感动

前段时间,某则帖子冲上热搜。视频中一位父亲用看似轻松的语气说:孩子,爸不累!今天又挣了200块钱。

你只管在家里打游戏,热的话把空调开到16度,渴了就去买瓶饮料……多么无奈!

大多数网友看完心中极其难受,但并非同情父亲,而是可怜孩子。

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穷,是父母五六十岁时,仍然是这样

家长若经常把挣钱多不容易挂在嘴边,营造牺牲式的自我感动,便会于无形中给孩子造成很大压力。

他们大概会认为:如果不是自己,父母就无需这样劳累,原来我是家庭生活的“拖油瓶”。

李雪琴曾在一档节目里提到了自我感动式的中国父母。有刺的鱼肉我吃,没刺的鱼肉给你;骨头多的鸡肉我吃,骨头少的鸡肉给你。

这些画面固然使人感动,可明明桌上的饭菜充足,大家都能吃到肥美的部位。

懂事的孩子一定会心疼父母,然而卖惨教育只会增加他们的负罪感。

长此以往,孩子们会认为自己家庭困难、不配拥有,这对他们的日后选择影响颇深。

说到底,与其感动孩子,不如支持孩子、尊重孩子。让他们大胆的选择,成就自己喜欢的生活。

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穷,是父母五六十岁时,仍然是这样

父母性格强势

古语有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这种道理放在今天是完全行不通的做法。当代社会倡导的是情投意合、婚姻自由。

在孩子选择对象的阶段,父母不应过多介入。过去,有相亲的男方居然带着自己妈妈前往餐厅,被人们嘲笑为“巨婴”。

更不可取的,是父母禁止孩子恋爱,而给他们介绍自己看上的对象。这完全违背了个体意志,并非孩子的心怡选择。

被强制捆绑在一起的两人,日后大概率难以同甘共苦。

当孩子已经走入婚姻殿堂后,父母更不能用爱的名义强势介入夫妻生活。《小日子》里的两代人矛盾,正是男方父母没有分寸、不知尊重引起的冲突。

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穷,是父母五六十岁时,仍然是这样

为人父母,应该明白孩子成年后就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当他组建了家庭,更要完全按照夫妻认同的节奏去生活。

此时父母只需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空间,保持距离、把控分寸,如此才能让两代人的生活其乐融融。

需明确,孩子的另一半才是真正跟他携手走过往后道路的人。父母要学会放手,不干预新建家庭的生活。

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穷,是父母五六十岁时,仍然是这样

家长目光短浅

张炘炀,年仅16岁便考上博士,足够被誉为“天才少年”。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神童,被自己的父母葬送了大好前程。

10岁考上大学后,张炘炀便建议父母在天津买房,可遭到了拒绝。几年后,天津房价直线上涨,让他们错过了良好机遇。

张炘炀13岁时,已经拿下硕士学位。

导师帮忙联系好了德国学校,推荐他出去留学。德国收人的硬性条件是达到14岁,导师强烈建议他再等一年。然而被张炘炀的父亲直接拒绝。

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穷,是父母五六十岁时,仍然是这样

(张炘炀与父母)

他们让孩子在国内读完三年博士,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再创造一个神话,借机炒作。可惜这次迎来的并非名利双收,而是媒体对于孩子“巨婴”的抨击。

16岁的张炘炀要求父母在北京买房,甚至不惜以放弃学业来威胁。

他坚持认为,只有拿到北京房子和北京户口,人生才算真正安定,否则博士学位也寸步难行。

这在今天看来的确是不争的事实,可2011年的人们并不能理解,反而以“巨婴”的说法攻击张炘炀。

最后,父母没有顺应儿子的心意,导致一家人在日后的生活极为拮据,而张炘炀也失去了出国深造的机会。

这样毁掉天才少年的父母,本质上就是自己认识不够,还要强行干预子女的决定。因此,身为家长,不应对孩子的掌控欲过多,而要让他们尽情发挥天赋,去探索自己的人生。

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穷,是父母五六十岁时,仍然是这样

结语

两代人的幸福,就是圆满无憾。父母一定要学会保持距离,为儿女着想。

“贫穷最可怕的地方,是它会带给你一种贫穷的思考方式。”孩子在父母的长期“压榨”下,只会产生越来越深的自卑心理,从而不敢迈出步伐,放弃人生道路上的种种机遇。

所以,请大胆放手,让儿女茁壮成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