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黄河生态廊道郁郁葱葱、景色宜人(4月1日摄)。近年来,郑州市建设沿黄生态廊道示范工程和生态休闲体验带,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聂冬晗 摄

九曲黄河,浩荡奔涌,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2023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实施,保护母亲河有了更坚实的法治支撑。一年来,我省政法机关认真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立足各自职能,护佑黄河安澜,交出了一张守护黄河流域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河南政法答卷。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1.04亿元

让违法者为自己的行为全额“埋单”

本报讯(记者 周青莎)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4月1日,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黄河保护法实施一年来贯彻落实情况。

加强制度规范引领。省高院结合河南黄河流域实际,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出台《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工作指引》,指导全省法院全面准确适用法律,提升司法保护水平。去年,18个集中管辖法院全部挂牌成立环境资源法庭或审判庭,加上郑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和省高院环资庭,覆盖全省、跨行政区划的“18+1+1”环境资源审判体系建设落地见效。

当天通报的典型案例中,一起由政府部门提起的赔偿司法确认案引起记者注意。焦作市某石材加工公司长期越界开采,对山体造成破坏,经评估损失达5404.0548万元,该公司负责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当地自然资源部门向法院提起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双方达成赔偿协议,确定该公司按照评估数额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不仅约定了履行方式、违约责任等,还明确了生态修复模式、方案、修复工程启动时间、结束期限及验收情况。经双方申请,法院对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使之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一年来,我省法院依法打击各类破坏污染环境犯罪行为,让犯罪者不敢再犯,审结涉黄河环境资源刑事一审案件457件,判刑1036人。全面落实损害担责、全面赔偿救济原则,实现刑事追责与民事审判有机衔接,让违法者为自己的行为全额“埋单”,审结涉黄河环境资源民事一审案件55件,赔偿金额1.3亿元,其中生态环境损害案件6件,赔偿金额1.04亿元。在追偿行为人民事赔偿责任的同时,法院督促责任行政部门依法履职,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审结环境资源公益诉讼案件14件,达到“审理一案、恢复一片绿水青山”的良好效果。

以“小建议”撬动“大治理”。郑州铁路运输两级法院持续深化河南黄河流域案件集中管辖机制,主动延伸审判职能,聚焦审判中发现的黄河司法保护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向水利、生态环境等行政机关发送《环境资源案件季度通报》5次、司法建议31份,从源头预防和减少诉讼的发生,助力提升黄河保护治理效能。

加强内外衔接联动,形成保护合力。我省法院加强与检察、公安以及相关行政机关的沟通配合,推动环境行政执法司法跨部门联动成为黄河流域保护工作的常态。郑铁法院联合郑铁检察院等6家单位设立省内首个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跨区划协作实践基地”,建立“跨区划管辖法院院长+跨区划管辖检察院检察长+属地管辖检察长+警长+林长+林场场长”的“六长”协作机制,开封法院联合检察机关、行政机关建立“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司法审判”模式,共同守护黄河安澜。

检警携手共护生态之美

本报讯(记者 周晓荷 通讯员 闫利娟)4月1日,在黄河保护法施行一周年之际,洛阳铁路运输检察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检警协作三门峡工作站在三门峡市黄河公园挂牌成立。

检警协作对于打击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犯罪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此次挂牌成立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检警协作三门峡工作站是跨区域司法协作平台,旨在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实践基地、典型经验和典型案件的培育基地。检警双方将通过加强日常巡查和法治宣传,完善提前介入侦查机制、联席会议制度、线索移送和信息共享机制,持续深化检警协作配合,更好守护黄河流域秀美安澜。

集中管辖省内黄河流域环境资源刑事案件以来,铁路运输检察机关携手公安机关高质量办理了一批案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全国人大代表、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万平说,检警双方将工作站设立于三门峡黄河生态廊道边,将法律服务送到沿黄群众身边,有助于进一步营造爱护黄河、保护黄河、守护黄河的浓厚氛围。

“脚板+科技”守护幸福河

□本报记者 王斌

长垣市地处黄河“豆腐腰”的核心地段,是确保黄河安澜的重点区域。3月31日,记者来到该市恼里镇,跟随当地派出所民警一起沿黄巡逻。

从派出所出发,十几分钟的车程便到了黄河边。黄河恼里段长5.6公里,每天派出所民警都会沿着黄河开展步巡。

步巡没多久,便来到一座浮桥边。一起参与巡逻的镇政府工作人员李杰熟练地操作无人机升空,对黄河滩区人力难以抵达的角落进行“机巡”。“‘机巡’画面被实时传送到派出所的综合指挥室,供值班民警研判黄河边的治安情况。”李杰说。

据了解,恼里派出所在黄河恼里段的各个卡口配备了视频监控,实现了“天眼”24小时守护黄河。同时,开通“平安恼里”微信公众号,收集涉黄河线索。经常有群众给公众号留言或发视频,“有只小鸟受伤了,你们看看是不是保护鸟类”“有个人在黄河边徘徊,形迹可疑,你们快去看看吧”……靠着热心群众的参与,民警及时获取了大量一手线索。

黄河边还活跃着一支“黄河义警队”。这支队伍成员多是沿黄村庄治安积极分子和渔民,每天他们都会身穿马甲,协助公安机关巡逻。“俺家就在黄河边,保护黄河就是保护我们的幸福生活!”义警队队员李哲说。

“生意比在船上时好很多!”当天,在一家黄河文化特色餐饮店,老板陈顺心开心地谈论着自己的生意。两年前,针对黄河水面上开渔家乐的“离船上岸”工作正在推进,常年在船上做餐饮生意的陈顺心觉得这会断了他的生计,很是抵触。派出所民警耐心劝导:“水上客流量小,存在安全隐患,还污染环境,镇里已经在岸上给你找好了新的地方,你先去看看,不满意的话咱们再商量。”

就这样,在民警的耐心开导与镇政府的周到安排下,辖区内黄河上的渔家乐全部上岸,黄河恼里段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步巡黄河,看到的是一幅河畅、岸绿、景美、民富的美丽新图景。

检察建议“榴”住甜蜜

□本报记者 周晓荷 本报通讯员 王统

4月1日,荥阳市高村乡一处石榴园里,果农樊国锋正忙着修剪枝丫。“多亏了你们提醒,我申请了地理产品标志使用权,以后扫一扫纸箱上的二维码,就知道这石榴是不是地道的河阴石榴了。”他向前来回访的荥阳市检察院检察官介绍。

河阴石榴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核心产区位于黄河流域的荥阳市,这里产出的石榴味甘而无渣滓,品质独特。

“去年8月份,在河阴石榴还未完全成熟时,市场上就出现了‘河阴石榴’。”樊国锋说,由于河阴石榴打出了名气,许多南方种植户慕名来购苗回当地种植,南方石榴成熟早,又被商贩带回荥阳出售。这不仅冲击了河阴石榴的价格、影响了美誉度,还挫伤了本地果农的积极性。

黄河保护法规定,要“支持地方品种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河阴石榴遭遇的困局,引起了检察机关的关注。“河阴石榴有着悠久的栽培史,承载着一方文化和浓浓乡愁,必须以法的力量加以保护。”荥阳市检察院检察长宋君华说。

荥阳市检察院检察官对河阴石榴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现状及品牌保护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继而从违法使用查处、加强宣传保护、规范统一包装等方面向市场监管部门提出检察建议。相关部门积极落实检察建议,通过签订承诺书、规范索证索票等措施,引导经营者主动查验是否擅自使用地理标志,还探索使用“河阴石榴”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统一包装。

“政府更重视了,大家的信心更足了。”樊国锋说,他们计划围绕石榴发展旅游业,让客人在品尝甜蜜石榴的同时,还能感受到甜蜜的乡村生活。

“休闲+普法”黄河法治文化浸人心

□本报记者 徐东坡

浩浩黄河一路东行,岸边绿树繁花盛开。3月29日上午,位于黄河岸边的开封黑岗口黄河法治文化广场上,开封市民王培山被广场上随处可见的法治元素吸引。

黑岗口是黄河下游的著名险工,昔日的黄河决口处,而今已成为“休闲+普法”的好地方。我省依托沿黄法治文化基地建设,有效提升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内涵品质,不久前,黑岗口黄河法治文化广场被命名为“全省优秀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我从市区骑车10多公里来这里,能在休闲中提升法治意识,很有意义。”王培山是老开封人,他感慨地说,这些年黄河生态越来越好,人们保护黄河的意识也越来越强了。

开封是一座因水兴衰的城市,历史上黄河洪水数次淹没城区,在黄河岸边,也出现了“黑岗口”“柳园口”等地名。

“这些都是黄河曾经决口的地方,黄河安澜的重要性,我们开封人更有切身体会。”站在广场上的安澜石前,开封第一河务局水政科科长李国顺说,黄河保护法为保护黄河提供了法律支撑,让依法治黄深入人心。

漫步广场,“法言法语”随处可见。基地主体部分以观景台为核心,由安澜石、樱花大道等5部分组成,打造了“宪法主题教育”“新时代治水方针”等6个主题,并建有普法长廊,成为黄河法治文化宣传的窗口,也成了人们旅游休闲的精品线路和最新打卡地。

今年3月,202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暨黄河保护法实施一周年主题宣传活动在这里启动。近年来,各类普法宣传活动也经常在这里举行,极大提升了沿黄群众的法治意识和观念。

在广场上,一队研学的师生来到安澜石前合影。李国顺介绍,借助黄河法治文化带建设契机,他们不断深入挖掘黄河法治文化的时代价值,做好黄河法治文化传承与创新,开发了一批研学线路,还组建起普法讲师团,重点面向青少年等群体开展法治宣讲。

“八五”普法以来,省司法厅不断推动“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提档升级,先后命名两批43个示范基地,已成为各地法治宣传的一张名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