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获悉,近期,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技术团队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开展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创建区综合科学考察时,发现莎草科薹草属植物新种——都安薹草。这个新种的发现使薹草属植物的广西特有种从9种增加至10种,丰富了广西的植物多样性,为广西植物区系地理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图为莎草科薹草属植物新种—都安薹草。(许为斌 摄)

  据了解,技术团队在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地下河国家地质公园内开展植物专项调查时,发现一种正处于果期的薹草属植物。经解剖观察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标本,确认该物种是从未被描述和报道过的新物种,研究人员以其发现地将其命名为都安薹草。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Keys上。

  通过解剖观察和标本比对研究发现,都安薹草叶宽3至5.5毫米,苞片长于小穗,果囊较短,长4至5毫米,小坚果先端急缩成长直喙,形态特征明显与薹草属其他种不同。

img src="">
  图为都安薹草解剖特征拼版图。(许为斌 摄)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许为斌介绍,都安薹草主要分布于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地下河国家地质公园和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的石山岩缝中,种群数量少,是广西岩溶地区特有物种。都安薹草生长在脆弱的岩溶生境,对岩溶石漠化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记者杨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