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已经成了北约系坦克和华约系坦克较劲的舞台,大量在冷战时期被设计出来,原本用于互相PK的坦克,在冷战时没能找到对决的机会,没想到现在新仇旧恨一起算了。那么在俄乌战争中,两大体系坦克之间的较量,碰撞出了哪些火花,孰优孰劣呢?

首先来看华约坦克,比如乌克兰的T-64BV,俄罗斯的T-72B3,T-80BV等几款经典型号,在冷战时期,它们承担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作为进攻的箭头,撕开北约的防御体系,包括多层战壕,反坦克壕沟,消灭北约集团的火力点和坦克。

所以,华约系坦克在设计要求上,就比较侧重于以下几点。第一是战斗全重不能太大,毕竟是要求机动进攻的装备,太重了,履带压强就比较大,通过能力就差,比如烂泥地,水网地,过不去的话你还怎么进攻呢?此外,战斗全重大,还会给悬挂系统,动力系统带来更多的故障,造成妥善率不足,一旦出现战损,拖都不好拖。因此,华约坦克,战斗全重普遍只有四十多吨,最多不会超过50吨。

第二是普遍配备自动装弹机,华约坦克限制了战斗全重又限制了车体尺寸,整体比较低矮,为了维持最好的防弹外形,降低制造难度,炮塔也没有尾舱,弹药就只能放在车体内,又要确保在行进中开火,就必须要使用自动装弹机,而且还必须使用位于车体底部的旋转式装弹机。苏联坦克从T-64就开始配备了,一直到目前最先进的T-80BVM和T-90M,都延续了这一设计。

第三是相对容易制造和维修,华约主打的就是靠坦克来撕开对手的防线,数量优势就是胜利的保证。因此华约必须确保自己的坦克规模大于对手,制造坦克的时间就必须要更短,比如在T-90A之前,华约坦克的炮塔都采用翻砂铸造,就是图一个工艺简单,自然而然,对维修性能的要求也提高了。

而北约呢,刚好相反,就是一个防御的角色,呆在东西德边境线上,避免华约坦克突破防线,很多情况下都要求有既设阵地,比如坦克碉堡,坦克部署在里面对外开火,行动能力用不着有多强,毕竟也不用怎么机动,在原地当一个么得感情的开炮机器就可以了。因此北约坦克对行走系统要求不高,比如M1A1和挑战者2,长途行军状态下妥善率就非常差,只有豹2得益于德国人的传统,可靠性还不错。

同时,既然北约坦克是依托阵地防御,那么对于正面防护的要求就很高,还需要配备强力的坦克炮和穿甲弹,由于北约坦克往往使用整装弹药,使用自动装弹机的话,尺寸太大,根本装不进去,只能使用尾舱装弹机,而更多情况下,还只是尾舱储弹,人力装弹,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依托阵地开火,用人力装弹也够了。

最后,北约坦克采用了一些提高人员生存性的设计,比如尾舱有泄压板和自动灭火系统,弹药舱远离最容易遭到射流穿透的车体,反正北约的坦克在这方面一直被夸的比较神奇,而华约坦克就颇多诟病,什么T-72载人航天,三个航天员之类的梗天天刷屏。

那么,设计思路大相径庭的两类坦克,在乌克兰战场表现如何呢?华约系坦克的表现倒是不出所料,T-72B3和T-80BV这些,一旦被击穿,该殉爆殉爆,该飞炮塔飞炮塔,但好处是可靠性好,无论是春秋的烂泥,还是冬天的硬地,T-72B3这种坦克都可以照开不误,维护也非常方便,被击伤了拉回去修一修就能接着用,被击毁了也能回收一部分零部件,回炉再造,乌克兰估计一年能击毁七八百辆俄军坦克,俄军一年又能给你搓出来一千五百辆,规模比以前还大了。

北约的那堆铁疙瘩,表现也令人大跌眼镜,以往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打出的牛皮,全破相了。不是说动力好吗,遇到乌克兰的烂泥就全陷在里边了,比如英国的挑战者2,在记者跟前表演了一把当场陷车,连抢救车都拉不出来,到了战场上,难免变成活靶子。无论是德国的柴油机还是美国的燃气轮机,维护都比较复杂,开不了多少摩托小时就要拉回去保养,在尘土飞扬的乌克兰,维护它们简直是费了老劲了。

M1A1SA弹药尾舱被掀开

另外,尾舱储弹的确不容易被正面直接击中,但巡飞弹和无人机,恰好可以绕过你的正面,从侧后攻击,尾舱的防护,几乎就是一层厚铁皮,被巡飞弹无人机一捅一个准,直接捅到弹药舱,捅到就殉爆。泄压板倒是有用,也很难飞炮塔,但是整个车体都烧起来了,又太重,回收都不好回收,结果战损变全损,全损变弃车,成了一堆废铁。当然,好处是保住了人员,回去可以换一辆车继续干。

但换车的前提是有车,可是北约基本上都放弃了自己的坦克制造能力,比如美国,一年也就能搓个几十辆,德国也好不到哪去,英法干脆弃疗了,别说造新坦克,连翻新旧坦克都不好做到,很多工人都是老头,要恢复,且要等一段时间。比如美国现在最先进的M10轻型坦克,马力全开一年也就能造个五十台,相比俄罗斯是一点都不够看,这导致北约援助的坦克,基本上是打一辆少一辆,打没了就没得补,不仅让乌克兰用的闹心,连带着一些北约小国都给直接去军事化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北约和华约坦克,尽管在冷战时期,算是各有千秋,但是到了乌克兰战场上,华约坦克反而要成功的多,第一是它的高可靠,易生产的设计,更能够适应这种大规模国家间战争的需要,北约那些精工细作的玩具,更像是帝国治安战跑车,不适应大国争霸的需求,第二是它的高通过性设计,更能够适应乌克兰这种复杂环境,对于恶劣气候的适应能力也超过了北约坦克,第三是它的车体装弹,虽然始终被人诟病,但巡飞弹和无人机出现后,北约坦克的尾舱储弹也成了痛点,反而是车体储弹可以依托炮塔和车体侧面的装甲,防护性能反而更强一些。当然结果也是两极分化,没抗住被击穿了就认倒霉,飞炮塔全体升天,抗住了就回去领赏拿勋章,现实中也的确有T-72B3被无人机连续命中但是无法击毁的战例,有那么点战斗民族生死看淡的赌命本色。

当然,华约系坦克也是有改进余地的,比如使用可靠性更高的药筒,给炮塔加上防破甲弹的垂链等。总之,一场俄乌冲突,还是能看出来,苏联才是最会玩坦克的行家,卫国战争的坦克大战,不是白打的,卫国战争的经验,现在看起来,很多也并没有过时,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