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士派讲解员
       编辑|
       芝士派讲解员


       中国的茶文化已经延续了千年,如今不论是传统的茶饮还是新兴各种饮料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街上各种品牌的饮品店层出不穷。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有一个来自日本的品牌靠着一瓶乌龙茶大杀四方,年赚1046亿,在营收上吊打统一和农夫山泉。
       这个品牌不仅销量惊人,甚至一度被当成了中国本土品牌,深受国人的喜爱和追捧。
       一个日本品牌为什么能在中国抢占这么大的市场份额?消费者又为什么将其当成了国货呢?


       ①
       ●○乌龙茶在网上爆火○●
       前段时间网上突然刮起了一阵妖风,有不少博主拿着乌龙茶、咖啡和牛奶教网友们自制便携的减肥茶。
       这些身材姣好的博主将咖啡和牛奶兑进了乌龙茶当中,并称无糖的乌龙茶制作的饮料在刮油解腻的同时也不会给身体增加额外的负担。
       随着视频的爆火,不少想在夏天变美变瘦的网友都在家进行了尝试,但是减不减肥不得而知,倒是有不少人将自己喝进了医院。


       网上的博主只讲了这款饮料的优点,却没说不适合哪类人群,有些肠胃不好或者乳糖不耐受的网友喝了之后腹泻不止,大半夜还要去挂急诊。
       之后也有不少推荐过这款自制饮料的博主规劝网友量力而行,虽然这件事情的热度已经过去,但是自制饮料的乌龙茶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网上时不时就会有“创新饮料”的出现,人们已经见怪不怪,博主所使用的一般也都是市面上比较常见的饮料。


       这次爆火的就是三得利乌龙茶,大众对于这款饮料并不算陌生,很多人都认为它是一个不错的国货品牌,很少有人知道,三得利实际上是个日本牌子。
       毕竟三得利乌龙茶的包装实在是没有半点日本的痕迹,不管是产品名称还是各项数据介绍用的都是中文,除此之外也就只有少量的英文标注。
       三得利就这样用“入乡随俗”的外表骗过了广大的中国消费者,几十年来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


       ②
       ●○80年代进驻中国○●
       三得利会社早在1899年就已经创立,当时的中国还处于清朝光绪年间,三得利创立之初所涉及的只是以威士忌和啤酒为主的业务。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三得利才开始涉足饮料行业,但是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之后,日本的饮料市场已经饱和,三得利就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
       1984年,三得利迈向了中国市场,此时的中国饮料行业也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但当时的三得利延续了创立之初的方向,在中国投资了啤酒厂。


       中国的饮料行业正式起步是在1982年,国家将饮料纳入了“计划管理产品”,此前虽有不少的饮料生产企业,但直到这时才有了国家的支持。
       行业发展初期,各大饮料厂商都在汽水领域争得头破血流,最火爆的当属“中国魔水”健力宝。
       后来政府直接管辖之后,饮料行业才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此时三得利的啤酒厂反响平平,于是就瞅准时机推出了福建乌龙茶。


       中国是茶文化的故乡,千百年以来拥有种类繁多的茶叶以及饮用方法,不论是唐朝烹茶、宋代点茶亦或是明清泡茶都非常讲究。
       茶文化兴于唐而盛于宋,但是时代的变迁让很多传统手艺失传,再加上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变快,饮茶渐渐成为了一种小众爱好。
       新时代自然会出现新时尚,饮料市场的不断发展也让人们想起了被遗忘的茶,但传统饮法的确耗时耗力,于是就有了新兴的茶饮料。


       三得利自然是瞅准了这个商机才会决定出品福建乌龙茶,选对了方向也就成功了一半。
       尽管迈进了成功的第一步,但是三得利的乌龙茶仍然像他们投资的啤酒一样在中国并不受欢迎。
       原因很简单,三得利的包装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当时货架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饮料,最不起眼的就是三得利。


       推出乌龙茶之后的三得利负责人原本以为会就此打开中国市场,没想到季度报告中的销售数据简直惨不忍睹。
       三得利痛定思痛,下定决心改变现状,经过深入调查发现是产品包装惹的祸,于是就召集了当时最好的设计师改包装。
       第一次修改并没有达到目的,虽然包装亮眼,但是品名和介绍用的都是日文,消费者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饮料又怎么会购买。


       负责人亲自进行了调研,充分了解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之后,发现要想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就必须打造本土化的品牌,于是就在包装上加上了繁体字等中国元素。
       这次的改进让乌龙茶的销量有了大幅提升,但好景不长,没多久之后销售额就再次跌倒了谷底。
       三得利乌龙茶的口感是纯茶,当时人们青睐的是更甜一些的茶饮料,但若是一味迎合市场改变口感就失去了独特性。


       不能改变茶的口感,三得利就在宣传上做文章,他们声称,三得利乌龙茶的口感的确不是最好的,但却是健康的无糖零卡饮料。
       经济的发展让人民的需求从温饱向品质和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幸福指数。
       三得利的这一宣传无疑是拿住了消费者的痛点,也让三得利在中国打开了销量,为之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三得利的销售策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实际上他们宣称的无糖零卡只是一个噱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骗局。
       2010年中国的市场监管相关部门查出了事实,并对三得利集团作出了处罚,但100多万的罚款相较于他们的利润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三得利在在中国投资以及开办的企业,2022年一年的营收就达到了惊人的1046亿,这还是比之前有所下降的情况。
       而同为行业巨头的农夫山泉同期却只有330多亿,统一也只有280多亿,两者加起来也才三得利营收的六成。


       ③
       ●○国货与舶来品○●
       近年来国民意识的崛起让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国货抵制崇洋媚外,但某些企业却不断利用这种心理扩大销量,让国潮沦为笑话。
       我们要支持的是正能量国货,而不是打着国货幌子的骗子商家,然而比这些虚假宣传更可恨的,是那些强行给中国品牌加上外国元素的企业。
       日本的企业在中国发展都知道要本土化,为了拉近与中国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一改再改,而反观某些本土品牌却只想着怎么披上“洋”皮。


       比如现在备受年轻人喜爱的奶茶,大部分的奶茶品牌的名字都自有深意,但是“奈雪の茶”自从开业就争议不断。
       如果说他们的品牌设计师不是日本人,那就是老板单纯崇洋媚外,否则为什么要将好好的中文名字当中加上一个“の”。
       除了奶茶品牌,国产饮料“元气森林”也曾被群嘲,这个品牌刚开始宣传的时候还不完全叫“元气森林”。


       之所以说是不完全叫,原因与“奈雪の茶”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他原本的名字是“元気森林”。
       这个“気”和“の”一样是日本字,宣发之后元气森林遭到了消费者的强烈抵制,品牌方只好将名字中的“気”换回了中文。
       除了品牌名不恰当之外,元气森林还有更迷惑的操作,他们宣称饮料中所使用的是来自日本北海道的白桃。


       广告中的语气也是充满了骄傲,好像那种小地方产出的不是白桃,而是王母娘娘宴会上的蟠桃。
       这些品牌的迷惑表现无一不是想要通过添加所谓的国际元素,让他们的品牌更加“高大上”一些,好像生怕人们知道它是国货。
       但是一些我们非常熟悉的品牌例如海飞丝、佳洁士,这些品牌名称朗朗上口,但实际上都是迎合国人喜好的外国货。


       如今的中国已经足够强大,国人的文化自信也越来越强烈,早就不需要通过一些不入流的手段来展示品牌的高级。
       对于消费者来说,实力才是硬道理,如今享誉全球的品牌,不论是华为、格力还是小米,甚至是曾经被很多人嫌弃的卫龙,如今都已凭借自己的能力立足国际市场。


       ●○结尾○●
       国货时代已经来临,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所有的外国品牌我们都只能抵制而不能接受。
       大众在得知三得利是日本品牌之后,很多人都说以后不再喝了,但也有人认为一瓶饮料而已,喝了又不代表不爱国。
       作为消费者,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支持国货是没错,但并不意味着选择性价比更高或者更喜欢的外国品牌就十恶不赦。


       国货发展道阻且长,我们自己的品牌要做的是借鉴人家的优点和长处;来提高自己,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市场才是最好的试金石,不论是国货还是舶来品,只有在质量上拔得头筹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一个品牌的成功不仅仅是偶然的运气,更多的是自身不断调整以此拓展市场,希望不久的将来国货饮品能够凭借过硬的实力超越三得利。


       如果你喜欢我的写的文章,麻烦请点个“关注”,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一同探讨,愿世界和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