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前些天一位茶友来问,白茶当中应该有酸味吗?

不应该。

茶友不解地说道,不对啊,茶掌柜告诉我,白茶的酸属于自然陈酸,喝起来就是会有酸味啊?

茶掌柜还说,老白茶带梅子酸的是香型独特。

想来,也确有听说过,有些茶掌柜会以带梅子酸的老白茶为卖点,吸引茶客,前来购买。

也常有一部分刚开始喝茶,什么都不懂的小白上钩。

不了解白茶的茶友喝了后,认为茶汤中的酸感,咽下之后感觉得特别生津开胃。

其实,这些都是在不良商家的花言巧语迷惑后产生的假象。

白茶发酸并不是所谓的香型独特,而是白茶存坏了的表现。

《2》

白茶发酸有两个原因。

一是,制作工艺有问题。

茶叶在制作的过程中,会有晾晒和萎凋的过程。

白茶有,绿茶有,黄茶红茶青茶黑茶,都会有。

在摊晾的时候,如果不及时,如果工艺不到位,如果摊得过厚,如果是下雨天采青摊晾,如果当时天气太热阳光太强.....

等等因素,都有可能会影响到茶青的品质,让它积累下大量的丁酸和已酸。

丁酸是臭的,已酸,是一股怪味、一股臭油味。

这两种酸如果在制茶的过程中大量积累下来,就会影响茶叶品质,让成品茶发臭,生成怪味,甚至发酸。

另外,茶青叶在发酵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也会生成酸味。

比如白茶过度发酵后,会生成直链一远酸,这种物质,会令茶汤形成明显的酸味。

无论是哪种情况,只要发现白茶发酸,即代表变质。

这样的茶叶,肯定是不能继续喝了。

万一喝进肚子里,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得不偿失。

最好是买都不要买,当你在市场上遇到的时候,就应该及时避雷!

《3》

二是,后期储存不当,受潮了。

储存茶叶的仓库,一定要干,不能湿。

一旦仓库湿度过大,茶叶就会吸进水分,生成乙酸、丙酸,从而生成酸味异味。

这种酸味,并不好闻,并不是应该出现在茶叶中的味道,是一种刺激性的味道,是茶叶存坏了的显著标志。

另外,也可能在某次打开取茶后,没有及时封紧,水汽趁机飘入干茶内。

导致整款茶与空气中的水分因子发生作用,从而产生酸味。

藏在干茶内部的多余水汽,便会开始不安分。

会加速干茶外形褐变,导致整款茶看着发暗,整体偏褐偏暗,没有保留自然陈化过渡色系。

同时茶香也会减弱。

一般情况下,原料底子好,后期储存良好的优质寿眉老茶饼,能存出让人惊喜的药香、枣香、陈香。

这些都是闻起来特别干燥沉稳的香型。

甘香悠扬、层次丰富。

而绝不会,只剩下寡淡难辨的零星茶香。

更不会,从干茶上就闻出接近李干、话梅等蜜饯类的酸。

若有,也只能说明,这是受潮存坏了。

《3》

茶叶发酸了,还能喝吗?

不建议饮用。

就像在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发酸变质后,就会把它扔掉。

对待发酸的白茶,也应该用相同的处理方法。

既然都已经出现了变质的现象,又何必再以自己的健康作为赌注,去冒险饮用一款有问题的茶呢?

想必是听信了茶掌柜的说法,认为老白茶中的酸味,是好闻的梅子香,是新的制作工艺下,诞生出来的新香型。

对于这种香还是留给他们自己享受吧,一般普通茶客还真是“无福消受”。

其实,将白茶存坏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不愿面对事实,还拿出来祸害他人的人。

凭借一个“三寸不烂之舌”,把坏的说成好的,把黑的说成白的。

这种行为本身,就如同发霉的白茶一般,遭人唾弃!

变了质、发了酸的白茶,不仅已经失去了原本的香气和滋味,其内在的营养物质也已悄然转变了。

就算是天神下凡都不可能改变它已经变质的事实。

故而,处理变质白茶最好的方法,便是把它丢进垃圾堆中,再无翻身之日。

《4》

真正好的老白茶,喝起来是什么味道的?

举2017年的秋寿眉饼《彩云归》来说,其滋味香气大致如下:

第一冲,热盖闻香,是一股清淡的木质香,扑鼻而来。

待盖子稍凉,盖香突变,蒸熟后冷去的蒸红枣的香气,盈盈在盖顶心处。

汤色嫩黄,茶汤是温润的、有物质的、有益物质浮游其间的、能啜能吸能嚼的那种,饱满的汤感,喝茶的体验感很好。

第二冲,枣香在揭盖的一瞬间,飘扬了出来。

盖子渐冷,枣香也变得收敛一些,不那样张扬,收缩在盖顶心处,只要揭盖放近鼻端,便能闻到。

汤水是黄登登的,入口便是温润,然而在这温润中,夹着微甜的枣香、夹着柔美的花香、夹着清郁的竹叶香、夹着质朴的木质香、还有故纸堆一般陈旧的,陈香,让人难以捉摸。

第三冲,揭盖的时候,便是双香并驾齐驱而来,难分轩轾,浓郁熏人。

汤水颜色较前两冲更深,入口滋味感,除了枣香,花香,木质香,粽叶香之外,还多了一股强劲的不容忽视的,药香,让人回味无穷。

第n冲.......

余下的滋味就不一一展开了,留有悬念,就要靠茶友们自己去探索其中真味了。

《5》

酸,肯定不是茶叶中应该出现的味道。

茶汤酸,不是工艺出问题,就是储存不当,总之都是品质的问题。

品质好的白茶,从不凸显酸味。

更不应,带有明显酸味。

而是以鲜香爽滑、清甜、醇厚、回甘生津、微苦微涩的滋味为主,以清新、干净、持久、丰富、纯正的香气为主。

这才能代表一款好白茶的实力。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