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祖国幅员辽阔,灿烂的文化异彩纷呈,在第四媒体尚未崭露头角之时,经由广播与电视媒体共同推出的评书栏目,迅速成为当时人们的精神食粮。

评书表演道具十分简单,三尺桌台,一方醒木、一把折扇,一个说书人,在短短几分钟时间里迅速带你走进一个情境中。

这一方小小的桌台,上一秒,刚刚爆发了古战场上的两军厮杀,下一秒,又变成年轻人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这古今中外、名著野史,全靠表演艺术家的叙述与模仿、身段与口技的加工再创造。

而在湖北武汉,提到方言评书,当地人首先都会想到何祚欢。

1

上世纪60年代开始,湖北电台开始播放何祚欢的评书,听众们对这个声音无比熟悉,但只闻其声未见其人。

有段时间,何祚欢上街路过播放评书的店铺时,会停下来听,然后不断的在心里给自己挑毛病。有一次,听了一会儿,没忍住顺嘴说出一句:“这讲的什么嘛,真差。“

这下,正在听书的老板不高兴了,他怒不可遏,面露凶光地瞪着何祚欢说:“你敢说个不字,你也是胆子不小。”

出租车司机是收听评书时间最长的群体,何祚欢每次打车出行,会第一时间被灵敏的司机发现。

然后,司机便会通过他们的内部对讲分享这个喜悦的信息:“我今天拉到何祚欢啦!”

何祚欢每次付车费时,都会遭到司机的严词拒绝,这样次数一多,何祚欢于心不忍,就谎称自己要走长途线路,司机说:“就是送您去美国,我们也不会要这份车钱。”

何祚欢常说,他登台服务了四代观众,武汉的观众从未令他在台上难堪过,这是他的福气也是和观众朋友们的缘分。

2

什么是湖北评书呢?湖北评书与一般评书只在口音上有所区别,湖北评书是用湖北方言(主要是武汉话)讲故事。

民国初年《夏口县志》记载,明崇祯八年,汉阳通判袁焻在夏口(今汉口市区)监督修建拦水堤坝,这时有个胡姓艺人在休息之余给船员、工人说书讲古大受欢迎。

由此,评书这种新兴曲艺形式开始兴起。

清同治年间,山东说书艺人丁海州听说武汉这里有了评书表演需求,他由河南坐船赶来武汉表演,收获了大量观众。

光绪年间,随着京汉铁路的修建,经济发展迅速,人口骤增,武汉三镇成为繁华大镇,随着评书受众的增多,酒饭茶肆都有自己常驻的说书艺人。

这段时间,评书表演得以蓬勃发展,多面开花,形成任派、顾派等多流派、多分枝的流传趋势。

3

湖北评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种形式,一是以章回小说、名著故事作为基底,在此基础上加入说书艺人自己的发挥创作。例如《三国》、《水浒》、《隋唐演义》、《岳飞传》等。

另外一种是说书艺人通过搜集民间传说,进行再创造的新故事,这一类故事情节惊险离奇,故事发展曲折,说书艺人通过生动的演绎和现场发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也深受当时民众的喜爱。

例如《王莽忠孝图》、《八门斗智》、《芒种喂马》、《挂牌成亲》等。

湖北评书善于塑造草莽英雄,他们武艺超群,飞檐走壁如探囊取物,他们将朝廷权贵、乡绅豪强玩弄于股掌之间,每部书里都有一个甚至几个这类角色作为书胆存在。

这种角色之间的反差,通过幽默的语言串联,描绘景色时用到韵律回旋有致的骈体,加上湖北当地的语言加持,十分的生动有趣。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动荡,内忧外患时期民众的忧思。

新中国成立后,湖北评书也推出了很多抓住时代脉搏的新书目,如《铁道游击队》、《烈火金刚》、《林海雪原》等优秀短篇。评书的故事性得以加强,更符合新时代新需求。

4

江山代有才人出,说书行业在旧社会被称为下九流,所以留下的文献记载很少。

他们的传承更多的是老带新,一辈辈口耳相传才传承至今,可谓活化石一般的民间艺术。

湖北评书从早期的四杆旗:童雪松、王丹普、刘维舟、夏秀峰。三大山:何玉山、蒋春山、徐振山。到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以荣忠圣、陈树堂、江云卿为代表的荣、陈、江三大流派,再到今天家喻户晓的何祚欢,湖北评书已经被提升至全新的高度。

三百年间,湖北评书从曾经的家喻户晓、老少咸宜,到如今的趋向式微濒临灭绝,未来也许只能从极少的视频资料中才能目睹它的趣味与风采。

目前,湖北评书已经被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愿承载着几代武汉人记忆的评书,能够得到很好的传承,并焕发出新的青春!


参考资料:杨素梅 中国华侨出版社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