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家长群》剧照。

  父母在家长群里的状态,是他们教育心态的投射,反映了他们怎么看待孩子的教育,以及怎么看待孩子在校园里的生活。

  ——————————

  当微信家长群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这个群里会发生哪些故事?最近播出的电视剧《欢乐家长群》,就折射了新媒体环境下校园、家庭教育的别样切面。

  很多家长手机微信里会存在两个“家长群”——“有老师版”和“无老师版”,前者“公事公办”,老师发布通知、布置作业等,家长更多时候会戴着标准的“社交面具”,礼貌回复“收到”“老师辛苦了”;而“无老师版”家长群则相对更放飞,一些家长或许在此上演真实“内心戏”。

  在《欢乐家长群》中饰演两个小学生妈妈戴静的演员陈好,在生活中也是“宝妈”,因此对“家长群”的日常有切身体会。

  在家庭轻喜剧《欢乐家长群》中,陈好饰演刘果宁和刘果宝这对兄妹的“宝妈”戴静。戴静不仅是一位尽心负责的母亲,还是一个业务、情商都在线的事业女性,充满开疆辟土的勇气和热情,在职场上承担重任。戴静和一双儿女的互动,以及和职场同事们的相处,成为这个角色在剧中的双重底色。

  曾因《粉红女郎》《天龙八部》等电视剧爆红,演员陈好近些年却作出了不一样的选择:她回归家庭,回归学校,在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任教,和一届届年轻学生们打成一片,相处融洽如朋友。近来看到心仪的剧本,“戏瘾犯了”。

  陈好表示,戴静是她从没演过的角色类型,从人物身上能看到她本人的影子。

  《欢乐家长群》探讨亲子教育的背景,在陈好看来,“只要是曾经有过这个时段,或者正处在这个时段的爸爸妈妈,一定能从中找到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

  虽然内心对于年轻班主任的能力充满怀疑,但是在家长群里还是卖力夸赞班主任;学校布置一项作业、一个活动,家长们在“无老师版”群里不由自主“内卷”起来;任何一个关乎孩子的小话题,都能在家长群里掀起热潮,甚至引发多方混战的辩论赛……剧中对学生家长群细致入微、富有喜感的描绘,令当下家长们会心一笑。

  陈好说,作为一位妈妈,平时她在孩子家长群里的角色有点像电视剧中的戴静:“我在群里一直潜水,不怎么发言,如果遇到不太明白的问题,我就会问一下家委会主任。”

  陈好看到,学生家长群就像一个真实的“小社会”。“因为孩子的关系,形形色色的人们被联系在一起,产生交流,于是你能看到每个人不同的观念在群里进行碰撞,有时候家长会‘站队’‘分组’等”。

  在陈好看来,父母在家长群里的状态,是他们教育心态的投射,反映了他们怎么看待孩子的教育,以及怎么看待孩子在校园里的生活。

  每个家长的关注度千差万别。剧中特别活跃竞选家委会主任的几个家长,陈好觉得在生活中也很常见,“他们把学校的事情也当作自己工作的一部分”。

  陈好自我评价是一位“放手的家长”,她相信学校和老师自然会很负责地处理好学生相关事务,她只要督促好孩子完成该做的事就可以了。她笑言,自己要做一个“懒妈妈”。“好多事情我让孩子们自己去处理,我不想冲在前面帮他们去解决。”“这部剧没有把一些人物或者故事刻意写得特别深刻、沉重,而是让大家会心一笑,笑过之后,你再回去想,会意识到不同的家庭可能造就孩子不同的性格,以及遇到相似的事情是否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剧中,幽默的桥段比比皆是。张嘉益饰演的戴静丈夫刘向上,指导儿子刘果宁造句时说,可以写妈妈温柔美丽,爸爸风度翩翩,结果被儿子无情反驳:“爸,老师让我们造句,没让我们造谣!”

  考完试回家,儿子先问考得不好会怎样?戴静说气话:“那就别叫我们爸妈了!”结果儿子毫不犹豫递上卷子:“叔叔阿姨请过目!”

  《欢乐家长群》有一场戏是儿子刘果宁很希望成为全家的希望,于是离家出走上山拜佛,结果包丢了,只好捡垃圾卖钱,一身狼狈,最后被同学一家发现并送回家。

  陈好说,对于这场戏,演员常规处理方法就是演出生气的感觉。当时现场桌上恰好有一个刘果宁刚吃完饭菜的空碗,陈好瞥到那只碗,下意识说了一句剧本上没有的话:“要不要再来一碗?”然后很自然地把碗拿走,预备给儿子再盛一碗。“演刘果宁的小演员当时眼睛都亮了。在生活里做妈妈的人就会这样,生气归生气,训完孩子了,你还是会关心他吃没吃饱。”

  周围有的家长会比孩子“卷”,一直紧张给孩子报班上课,也有家长希望孩子轻松快乐。陈好觉得,究竟要把握一个怎样的尺度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大学问,每个家庭给出的答案都不同。

  “我们都是第一次当爸爸妈妈,也都在摸着石头过河。”陈好无法笃定地说哪种方式更合适,但她认为,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夫妻双方要保持一致理念,有一条明确的路线,不要让孩子跟着自己的举棋不定而反复摇摆,反而找不到自己的爱好。

  结合自己在中央戏剧学院教书的体验,陈好认为,表演教学讲究创造具有不同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因材施教,不存在标准答案,那么父母培养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

  “充分尊重个体的个性,陪伴孩子找到喜欢的东西,把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份动力会带着孩子一直往前走。”陈好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