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用好“红”动能链动“金”产业今年阳宗海风景区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业产值力争达260亿元

  绿盾汽车铝制品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大抓产业、主攻工业”仍然是今年拼经济、拼发展的主线任务。围绕昆明市绿色铝产业核心区布局,以及打造云南铝产业精深加工高品质示范区目标,年初,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党工委、管委会定下目标:要抢抓中铝铝箔落户的重大机遇,围绕铝铜产业补链强链,举全区之力快速推进铝板带、铝箔项目开工建设,不断壮大金属深加工产业链,确保年内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业产值增速不低于6%,产值达260亿元。

  好环境留人心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阳宗海风景区充分发挥党建“指挥棒”作用,全力助产业发展。

  成立产业链联合党委、建立产业链党建运行机制……2023年以来,阳宗海风景区聚焦“一主两辅”产业定位,以金属加工为主导,着力打造了“红链赋能·益企阳帆”园区党建品牌。以“党建+”做深、做细营商环境建设,让企业家安心在阳宗海风景区干事创业。

  “7年时间,我们从‘小租户’成长为‘小巨人’。这是一处水草丰美的创业之地,除了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我们最看重的是阳宗海风景区的营商环境和发展思路。”在金属加工产业链党建联席会上,三川电缆党支部书记这样说。

  为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开工,阳宗海风景区党工委领导班子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以实际行动推动工业项目“签约即报批、报批即供地、交地即开工”,7天时间完成三川电缆59.66亩工业标准化用地出让工作。

  充分发扬“店小二”精神,做实服务,阳宗海风景区管委会还组建了“红色帮办团”“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问题帮办·助企发展”活动,定期梳理企业提出的问题和困难。选派113名党建指导员,明确党建指导员“党建+调查+服务+宣传”职责,形成“收集问题—协助办理—跟踪问效—定期反馈”闭环管理机制,提升党建质量,同步提升服务效能。

  通过一系列“真心实意”的举措,让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为阳宗海风景区投下“信任票”。2023年,阳宗海风景区经营主体首破万户,同比增长24.94%。

  产业优势日益凸显

  阳宗海风景区坚持用优良营商环境吸引企业集聚,取得了较好成效。阳宗海风景区组建了由行业主管部门、链上企业组成的金属加工产业链联合党委,建立链上合作招商机制,以“龙头”带动扩大以商招商。2023年以来,阳宗海风景区开展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招商,聘用来自企业、商会等领域的9名招商大使;开展“一把手”精准招商12次,拜访省内外客商467次,签订协议48个;中铝铝箔、云铝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快速推进,云铝烟气治理、三川5G智能数字化专用电缆等项目开工建设,绿盾汽车铝制品等12个项目建成投用,金属加工产业集群优势进一步扩大。

  同时,阳宗海风景区坚持改革强区这个“关键一招”,以产业链联合党委为平台,全面推进金属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引导链上企业坚持绿色发展、创新研发、优化结构。目前,启动了云南铝业产业精深加工示范区规划建设,引入国家级铝基实验项目、特种高分子电工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大力发展高精铝板带箔、高端铝合金焊丝等铜铝精深加工产业,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升级与拓展。

  以党建共建活动为媒,促进产学研合作,产业链联合党委指导企业建设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面向绿色低碳技术开展研发,打造行业发展和竞争新优势。目前,园区25家涉及金属新材料企业,持有有效专利1237个;三川电缆、明超电缆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浩鑫铝箔等4家企业获评省级知识产权推动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

  阳宗海风景区党工委、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继续强化产业链党建工作,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在壮大园区经济上再发力、在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上再发力、在激发市场活力上再发力,发挥好“红链赋能·益企阳帆”园区党建品牌“红色引擎”作用,助力园区迈入“千亿级园区”行列。记者吴洁摄影报道(吴洁影)

(昆明日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