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宋安之来给大家说说明朝万历时期的矿税,及其明朝严重的宦官之患,甚至引发了东林党第一次干政,开了明末东林乱政之端。

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长达48年,其在位时间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

万历帝可谓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皇帝,跟大家熟悉的乾隆帝可以说是两个极端表现。如果说乾隆帝是喜欢独揽大权,喜欢享受皇帝高高在上的感觉,那么万历帝这位有名的旷工皇帝,则是对权力不是那般迷恋,就喜欢跟个宅男一般窝于深宫之中偷懒。

虽然万历帝旷工的方法是小事不管,大事严抓,毕竟小事有内阁可以发挥一二的作用,大事诸如万历三大征就是万历帝拍板决定了,但很多人还是认为这位皇帝太差劲了。

但万历帝有一个措施,却使当下不少人认为是明朝走向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个表现,那便是收取矿税,也就是开始增收商业税。但因为东林党及其很多大臣的反对,等到万历帝死后,矿税马上被继任者明光宗朱常洛罢免。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因为那句无奸不商,所以历朝历代基本上都以重农抑商为主。到了明朝亦是这般,但随着明朝中后期随着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商业和手工业的发达,按理说此时万历加收矿税,是顺理成章的,意味着工商业的发展走入正轨化,而且不说这些远的,最起码可以充实国库,为什么东林党还有很多大臣反对呢?

很多人认为万历帝这次是被冤枉了,东林党代表江南士族的利益,因此坚决反对,甚至将万历帝骂的狗血喷头。

其实真实历史上,万历帝收取矿税的做法没错,但他采取的方法却是大大的有错。

因为万历收取矿税是派太监下去收税,被称之为“矿监”。到后来一般大城市都设立这种“税监”,有着诸如“两淮盐监”和“广东珠监”等名目。

也就是说万历帝没有通过朝廷机构这种正规渠道去收矿税,而是下派太监到地方收取矿/p>

太监是皇帝身边的亲近奴才,皇帝信他们本就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这群太监是到了地方是无恶不作。

自万历二十四年开始收取矿税以后,这些矿税太监征税的残忍程度,简直是令人发指,在全国各地是肆意妄为。

诸如太监马堂负责天津矿税,到了辖区一派混混作风,纠集了数百个亡命之徒,拿着各种刑具,不分白天黑夜的抢劫。还经常诬陷富户,抄其家产,不知使多少人家破人亡,最后商户罢市不说,更是犯了众怒,上万百姓聚集在一起烧掉了马堂的衙门,杀其党羽37人。

事后朝廷追究起来,王朝佐自认是首谋,被处死以后,当地老百姓自发为其立了祠堂。

太监梁永负责陕西矿税,西安为六朝古都,梁永在哪里大肆挖掘历代陵寝,还纵容亡命之徒抢劫,地方县令敢怒不敢言,只能纷纷逃走,老百姓忍受不了,要杀梁永,吓得梁永逃回京师。

太监杨荣在云南肆意妄为,连朝廷命官知府说下狱就下狱,最终成功激起民变,被愤怒的百姓杀死。

万历二十九年,苏州还发生了两千多名丝织工人纵火打砸的行为,也是为了反对矿税太监行为。

本来万历帝收取矿税,不论是出于贪财亦或是缓解财政危机的想法,都是有利于国库收入的。但经过这么一折腾,太监贪污了不知有多少,剥削以后真正上交的肯定没有太监贪污的多,更关键的是,这些太监是搞的地方民怨四起,使朝廷人心尽失。

像天津马堂事件,代表朝廷的马堂如强盗一般,简直是无恶不作,而百姓还要靠自己伸张正义,甚至还被朝廷处罚,最后自己建祠堂纪念被处死的王朝佐之时,说明这个政权,已经是人心尽失,离灭亡也就不远了。也难怪万历帝死后24年明朝便灭亡了,而且还是亡于区区流寇李自成之手,因为人心尽失了。

更讽刺的是万历帝还特别信任这些无恶不作的太监,当时山东巡抚尹应元和下面一个知县吴宗尧上奏弹劾

反之,矿税太监杨荣犯了众怒被杀死,万历帝竟然伤心的几天吃不下去饭。

更可笑的是,万历三十年二月,万历帝不知怎么的“不豫”,也就是自感大限将至,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万历帝急召内阁首辅沈一贯,“谕以勉辅太子,并及罢矿税、起废、释禁诸事”。

没想到是第二天万历帝又好了,感觉自己一时半会死不了,又舍不得停止矿税。一般来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更何况天子一言,是言出法随,是不能随便收回成命的,不然自己将自己的话不当一回事儿,当屁放了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但脸皮厚的万历帝并没有这个觉悟,要求收回这个诏谕。

不得不说太监中还是有好太监的,万历帝虽然说话放屁,但近侍太监田义不干了,坚决不同意,气的万历帝要拔刀杀了田义。内阁首辅沈一贯就比较怂了,吓得将诏谕拿回来了,停止矿税的事情只能不了了之了。

矿税太监如此之恶行,当时的大臣包括东林党在内,自然多是反对了。尤其是东林党自认为是正义之士,对于阉党太监自然是势不两立了。

所以就事论事来说,废除矿税上面,东林党的所作所为并非出自私心,而是这些矿税太监的确太过分了,简直是祸国殃民,犯了众怒,东林党不过是其中的反对势力之一。

话说东林最初只是江苏无锡一个书院的别称,而东林的党魁是顾宪成,后来才慢慢发展成为东林党的。

顾宪成可以说是怀才不遇之人,在仕途之上不得志,更是因为触怒万历帝而被罢官。后来顾宪成回到家乡无锡以后,修复了东林书院,在其中讲学,以东林为中心,吸引了一大批官员,讲学以外兼论朝政,形成了很有力的舆论。

可以说最早的东林书院是纯粹的,并不像后来乌烟瘴气的东林党,而且只是在舆论上可以起到作用,并没有干预朝政。

但因为矿税之事,东林党开始了第一次干预朝政。

当时反对矿税太监的大臣之中,凤阳巡抚李三才算是少有的激进分子,不只是敢上疏犯颜直谏,还吓得太监陈增的党羽程守训不敢到他的辖区之中。

陈三才因为反对矿税等事,所以有意与当时的直臣顾宪成结交,以期获得东林舆论支持。

万历三十八年,李三才被弹劾,顾宪成因此向当时的内阁首辅叶向高致信求援,引发了东林党为李三才的辩护。而且这一私函书信,居然见于当时邸报之中,还真是奇事,足以可见东林党对于舆论的控制力。

虽然顾宪成的本意是好的,但无疑他是开了东林干政的恶例,更关键的是由此形成东林结为朋党,互相支援之意,开启了明末东林乱政的序幕,不得不说,还真是失败。

最后再说说万历帝收取矿税的行为,虽然大方针没错,但派太监收取就是错的离谱,以致地方民怨四起,人心尽失。

东林党反对矿税也没错,但由此使东林彻底结党,开始干政,就是后果很严重了。

这个充分给大家说明一个道理,那便是很多政策呢,它本身是没问题的,但选择的执行者有问题了,那么再好的政策,不会成为治国之良药,反而会成为毒药的,诸如万历帝任用太监收取矿税就是如此。

最后再说说万历帝为什么非要让太监去收取矿税呢?

因为明朝的制度使然,自明成祖朱棣靖难以后,皇帝对于那些血缘兄弟是如防狼虎,毫无信任可言,甚至将其圈养的如同废物一般。

偌大的国家需要治理,既然藩王这个群体选择不用,那么皇帝就要选择另一个群体信任和重用。很明显,皇帝对文臣武将也不是多么信任,而这些长于深宫的皇帝,自然对这些从小陪伴在他们身边的太监信任了,所以派太监去监军,去守备镇守诸如南京凤阳这些重地,甚至收取个矿税都要找太监。

当然皇帝万万没想到的是,往往就是这些信任的太监,动摇了他们统治的根基。诸如太监王振怂恿年轻气盛的明英宗御驾亲征,酿成了土木堡之变,还有本文中提到的搞得地方民不聊生的矿税太监,等到了明朝亡国之际,这些皇帝亲信,除了一个王承恩陪到崇祯帝最后,其余太监多是投降,不得不说,还真是讽刺啊…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举报/反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