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中国证券报》15日刊发文章《经济恢复向好 政策持续发力 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有基础有条件》。文章称,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小幅波动。业内专家表示,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成为人民币汇率有力支持;同时,稳汇率政策举措将持续发力显效;此外,近期外资对中国经济的乐观看法进一步增多,人民币资产已成为境外机构开展全球投资布局的重要选择。总的来说,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有基础、有条件。

(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


  5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小幅走低。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日16:30,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2377元,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30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2445元,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48个基点。

  “市场担忧美国通胀数据可能超预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短期承压。”某市场人士表示。

  不过,拉长时间看,5月以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升值趋势。截至记者发稿时,5月以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分别累计上涨0.05%、0.14%。

  “在外部压力仍存的环境中,人民币汇率整体表现偏强,体现了内部因素改善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中金公司外汇专家李刘阳分析说。

  近段时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受强势美元影响,日元、欧元、英镑等主要非美元货币以及一些新兴市场货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4月,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近34年新低。3月,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卢比、泰铢等亚洲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汇率纷纷下跌。

  在亚洲货币纷纷走弱之际,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的特征有所凸显。Wind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时,今年以来,美元指数上行约3.9%,同期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约1.7%。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则保持稳定,甚至还有一定程度的升值。截至4月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100.43,年初以来涨幅达3.09%。

  专家表示,我国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相对稳定的资产收益表现,对境外投资者吸引力上升。


       保持稳定有基础有条件


  “当前人民币汇率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美元走势,造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被动升值或贬值;二是国内宏观经济走势,决定了人民币内在升值或贬值动能。”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说。

  对于下一阶段,多位专家分析,未来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有基础、有条件。

  从外部环境看,美元指数可能继续保持强势。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分析,美国经济较具韧性,年内美联储降息预期可能进一步回撤,美元指数可能保持高位震荡,使得人民币汇率短期维持震荡的概率大。不过,李刘阳认为,美联储不急于降息的预期已经被当前的美元利率和汇率所定价,由于美元的多头已积累较多,一旦美国通胀数据不及预期,美元的下行空间或能够阶段性打开。

  从内部因素看,伴随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人民币汇率将得到更为有力的支撑。专家表示,从经济基本面看,我国一季度5.3%的经济增速超出预期,近期消费、进出口等经济指标向好,全年有望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这一增速明显高于发达经济体,也高于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坚实支撑。汇率最终反映的是国家之间的经济对比,外资对中国经济回升的乐观预期明显上升。

  此外,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金融市场方面,境外投资者债券持有量持续回升,2月以来北向资金也已转为净流入。

  “总的来看,经济恢复势头强于预期,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持续提升,这为人民币汇率平稳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基本面基础。”温彬说。


       “稳汇率”态度坚决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虽存有不确定性,但外汇市场政策工具箱的充足以及政策层稳定人民币汇率态度的坚决,将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均专门强调了稳定人民币汇率,可以预期,2024年稳汇率政策举措将持续发力显效。”温彬说,汇率管理工具较为丰富,可以保障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市场普遍认为,人民银行将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对顺周期行为纠偏,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政策保障。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加强预期管理,做好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分析,坚持底线思维,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