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草如茵,郁郁葱葱,绿波荡漾,枝繁叶茂,一望无垠。

对于绿洲,人们总会有各种想象画面。而对于沙漠,虽然人们也会在文学作品中进行赞叹大漠风情的壮阔,但是在现实中,人们却是极力反对沙漠的,大漠的风沙侵蚀着城市,压缩着人们的生存空间,这对于人们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因此人们选择了对沙漠大力治理,然而人们对此却升起了一个疑问。沙漠治理的费用上,国家年年巨额投入,但为什么现在只有库布其沙漠算是治理成功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成功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这样的方式在其他地方复制起来有很大难度?对于治沙,人们到底应该怎么去做呢?

沙漠变绿洲

库布其沙漠地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达拉特旗、准格尔旗等5个旗区境内,也是中国第七大沙漠。

曾经这里的沙漠有着稀少的植被和肆虐的风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饱受风沙困扰,满面尘垢不说,还无法从这片土地上获得经济收入。“地不打粮畜无草,做饭取暖没柴烧”,当地百姓生活在穷苦之中,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因此受困。

但是经过了近70年治理,曾经为人们制造了各种各样麻烦的库布其沙漠也终于开始沉静下来。从生命的凋零的冬天走向了孕育全新生命的春天。

这里的人们践行着生态文明思想,一切以生态为优先,但不止是种树,还把种树搞成了产业化。从单纯的治沙转成为了治用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正是这样因为这些昔日的不毛之地正在变成可以进行绿色发展的“金山银山”。

库布其沙漠北部的水利部门对于统筹防凌和荒漠治理也有了将近五年时间。他们负责每年在黄河凌汛期向库布其北部的洼地分凌引水,他们的努力已让库布其沙漠中,形成了近六十平方公里的湿地。

远远望去,曾经的沙漠中出现的大片绿洲已不再是海市蜃楼的梦想,而是真实出现的场景了。与人们印象之中的湿地相去甚远,这里不仅生长出了一丛丛蒲草和芦苇等水草,连从外地引种的螃蟹也在这里快乐的生活着,耀武扬威地举着爪子的它们似乎在庆祝着这片沙漠的变化。

只是耀武扬威的早了些,这些螃蟹是牧民们为了增加收入而购买的种蟹。虽说有着大片的牧场,但是牧民们的收入并不算高,毕竟草庄马才能肥,草木不茂盛,带动不起畜牧业的发展。而在内蒙能看见这样一大片干净的湿地,实属不易,发展水产业也是一个好选择。

近几年在库布其沙漠湿地里已经建起多处螃蟹、鱼养殖场,它们的品种也在不断丰富,而由于这里的水都是凌汛时放来的,水质纯净,又没有工业污染,水产品质高,因此受到了广大市场的欢迎,价格不低。

现在的库布其沙漠治理面积已超过六千平方公里,沙漠里除了有湿地外,还有形成连片成带的草木,耕地和牧场不再会受到流沙和风沙影响,而草木多了,连带着牛羊饲草品质和数量也提升了起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既发展了渔业,又发展了最传统的农牧业和林业。

过去这里的人们即使是干林场,也总想着走一锤子买卖的路,种完就卖,毕竟树难活久,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风沙掩埋了。

但是近十来年,林场纷纷开始探索起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已种植沙棘、桑树、枣树等果林多达一万多亩,林间种植麻黄、艾草、苍术等药材和苜蓿、燕麦等饲草也高达一万多亩。这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又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沙漠变成绿洲,判定成功的标准并不仅仅是花了多少钱,种了多少棵树,而是有多少能够存活,又能为当地的居民们带来些什么?

绿洲的形成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植被覆盖率越大,沙地的治理效果越好。当植被覆盖度大于百分之四十时为固定沙地,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四十为半固定、半流动沙地,如果小于百分之十,那么就是流动沙地。

但是人们似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能意识到一个问题,这片土地有多少的承载能力去供养树。一个地方能够抚养的人是有限的,这取决于经济能力和环境良好的程度。基于“低覆盖度治沙”理论的防风固沙实验林,就是来源于此。

这一理论始终遵循的原则就是:“治沙一定要遵从自然规律,治沙并不等于消灭沙漠,不等于让所有的沙漠都变成绿洲”。治沙的过程就像是治病,并不是把所有的好药喂出去了,就是最好的结果,矫枉过正一味种树也无法挽救沙漠。

种树并不是越多越好,树海战术本身也是在破坏当地的自然承载力。环境养不起太多人,也经不起太多树。种树需要人们考虑的问题不是花钱多就重视,而是怎么做到效益最大化。

然而同时还有另一个问题的存在,引进树种对于当地环境的影响。

在植树造林中引进树种十分常见,有的是为了美观,有的是因为针对当地的环境问题有特殊功效。但是这些树种对于当地环境来说本身也是一种外来入侵。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很有可能被进一步破坏。

即使是沙漠治理不能一味造幼林,必须把林业周期长的特征充分表达在漫长的治理与修复过程中,这是林业治沙与生态修复的优势。树种的选择是重要的,并不是说某一树种的经济效益好,或者说是它的美观度高就进行栽种。

植物的生物入侵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移动位置生活的树或难以存活,被当作柴砍,或活得太好,又破坏了当地生态平衡,适合原本生存的环境才是最好的,外来的树也没比较直。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在于造林经济。在很多时候人们是把植树造林当成了一种义务和公益事业。但是在库布其沙漠的治理上并不是。除了国家多年的努力以外,在它的背后还是一个庞大的集团在进行运作。

光投钱进去开展工程是消耗量巨大的,但是如果把种树变成产业化,那么不仅压力会小,由于涉及到了自身利益,规划和带动经济也会更顺理成章。要想富,先修路。但是修路的时候也能发动当地群众,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将修路替换成为治沙也是一样。

企业探索出了独特的治沙与经济并存的复合生态模式,采取公司同农户,企业同基地的联盟发展方式,实现了治沙和经济的绿色循环互动,带动了牧民们一同致富。林业发展也与此不无联系,一锤子买卖的树带走了沙,固不了土,但是如果发展持续,会反哺当地的环境。

绿洲的路

在长期固化思维中,人们总是以经验来办事,但是如果跳出功能固着来看,问题又会有不同的解释了。人们把钱花在了植树造林上没有问题,但是钱到底应该怎么花是个大问题。库布其沙漠的路并非无法模仿,七十年的治理,它的探索道路值得走过弯路的其他沙漠进行借鉴。

然而首先也应该考虑的是,沙漠究竟能不能治理。人为破坏造成的沙漠可以治理,但是如果要地球上都是绿洲也并不现实。人们总是习惯性讨厌负面的存在,但是对于这些东西来说,并不是讨厌就应该消失。

沙漠中的风能、热能和光能应用其实也是一个能够考虑的优势。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植树造林是应该进行的。但是不是随意的造树,真的就是造了满山的树,但是活不了几棵以后,又造了一片山。

愚公移山的精神值得鼓励,但是改造自然更应该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这样的精神更需要用到人们对于沙漠治理的研究后的合理治理上。

沙漠造林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它现行方式上的可复制性有待商榷,但是这样一种思路也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除了思考人们为了植树造林应该做些什么以外,人们的确还应该思考一下,从植树造林中可以获得些什么。

当工程有着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量才能去完成时,付出大量资金是难以承受的。而人们长期以来的坚持也为未来科学创新带来了曙光。从一张白纸发轫,在不断失败中倔强前行,兴沙之利,避沙之害,变沙为宝,取得了从“生命禁区”到“沙漠绿洲”的历史性巨变。

人们对于沙漠还有许许多多的未知,无论是利用沙漠的优势也好,还是相信人定胜天去让沙漠变成绿洲也好,都是对于沙漠治理的方向。库布其沙漠治理所探索的产业化治沙模式,形成的具有区域特色的荒漠化防治产业链,到了下一个沙漠还需要人们因地制宜的继续探索产业链的变化。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