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日,作为一项惠及长期失能人群的保险项目,重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一步放宽至评估结论达到中度失能二级的失能人员,将其纳入待遇享受范围。

新政策施行2个月以来,在重庆市医保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的指导下,中国人寿寿险重庆市分公司作为渝中区、璧山区、开州区长护险经办单位,已为171名中度失能人员提供了长期护理待遇支付。

“胡叔叔,你照顾江阿姨太辛苦了,你休息下,我们来接班。”5月13日,护理人员小陶来到璧山区壁泉街道江心(化名)家,为她做健康护理。这已经是小陶本月第三次上门护理了。

翻身、肌肉按摩、洗头洗脚……每项护理细节,老伴胡杰(化名)都看在眼里。胡杰说,老伴今年69岁,从十年前做了脑瘤手术后,便行动不便,长期卧床。2022年4月,江心被评估为中度失能。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照料的重担全在他的肩上。

中国人寿寿险重庆璧山区支公司积极开展长护险新政策的宣传咨询。中国人寿寿险重庆市分公司供图

幸运的是,全市“长护险”进一步扩面。中国人寿寿险重庆璧山区支公司作为璧山区长护险经办单位,第一时间收集整理一份过去参与过评估人员的名单,通过一对一电话回访做好政策宣传,并为再次申请人员开展新的一轮评估。

“接到电话,我开心极了。毕竟我也是70的人了,每天洗漱护理这些都是我来做。”胡杰说,去年,老伴不小心从床上摔了下来,现在基本都是卧床护理。

经过第二次评估,江心被顺利纳入待遇保障范围。“通过居家组合护理方式,这些护理员每个月要来6次,对我来说是减轻了很大的负担。有了这个护理过后我就轻松多了,护理人员比我专业,又细心,我心里很踏实,也很感谢她们。”胡杰说道。

璧山从2022年1月1日正式启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作为璧山区长期护理保险经办单位,与璧山区医保局、街道共同创新打造网格化服务团队,让长护险经办“璧山模式”落地到片区、深入到乡镇,确保符合条件的失能人员“应享尽享”这项便捷惠民服务。截至4月30日,中国人寿在璧山区已走访评估出了12名中度失能人员,并将其全部纳入待遇保障范围。

“在上门评估前,我们会根据申请资料初步了解失能人员失能情况,并从生活能力、认知能力、感知能力三个维度,对其开展评估。”璧山区长护险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谈到,失能人员在评定为中度失能后,会根据其健康状况和实际选择需求,提供日常照料、清洁照料及康复照料等6大类28项服务。上门提供护理服务的人员均经过规范化培训,且须持证上岗。

据介绍,长护险制度扩面后,全市待遇享受方式完善为居家组合护理、机构上门护理和机构集中护理三种,更适用于中度失能人员的需求,护理待遇结算也更加明确。

在璧山区,护理人员上门为中度失能人员开展上门护理。中国人寿寿险重庆市分公司供图

按照市医保局和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度失能人员待遇结算标准为:居家组合护理20元/日·人(其中机构护理12元/日·人、个人护理8元/日·人),机构上门护理20元/日·人,机构集中护理20元/日·人。参保人待遇享受期间住院,按其实际享受的护理服务对应上述标准结算。

下一步,中国人寿寿险重庆市分公司将发挥主业优势,结合试点探索的经办经验,提升服务效率,优化服务水平,推动长护险政策在执行上落实落细。(中国人寿寿险重庆市分公司供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