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曾说人生有“三大恨”:

“一恨海棠无香;


二恨鲥鱼多刺;


三恨《红楼梦》未完。”

《红楼梦》是经典,不同的年龄段去读红楼,总能读出不同的感悟,直击人心。


有人看到才子佳人,有人看到家长里短,有人看到勾心斗角,也有人看到人生至理。


《红楼梦》中经典八句话,写尽世态人情,值得大家细细品味。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贾宝玉在宁国府上房看到这句话时,连忙甩手起身要走。


年少时也曾如贾宝玉一般,内心十分排斥世故和圆滑。


可年纪越大越明白:


世态人情,都是生活的历练。


人字好写却难做,做人的道理比读书做学问更重要。


就像刘姥姥一样,她识相、知趣、机变、揣着明白装糊涂。


鸳鸯与王熙凤为了讨好贾母,故意捉弄刘姥姥。


事后,当王熙凤和鸳鸯向刘姥姥道歉时,刘姥姥却说:

“姑娘说哪里的话?


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


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


她还重情重义,会回赠贾府最好的瓜果蔬菜,会变卖家财救出巧姐。


即使她大字不识一个,要论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却胜过世上大多数人。



成人不自在

自在不成人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勤勉自律,不可贪图安逸享乐。


王阳明说:

“能克己,方能成己。”


成功没有捷径,但有一条必达的路,叫做自律。


沉沦总比拼搏更舒服,消遣总比自律更容易。


自律意味着,你必须有所放弃,放弃自己的偏好,放弃自己的惰性。


你想要保持完美的体型,健康的身体,就必须和垃圾食品说再见;


你想要拥有自己的事业,就必须在业余时间,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拒绝无益的社交聚会……


古语云: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只有主动吃苦,走出舒适区的人,才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过上想要的生活。

春恨秋悲皆自惹

花容月貌为谁妍


人生喜怒哀乐,其实无关外物,都是自寻自找的。


你的心态,决定你眼中的风景。


心态好了,烦恼就少了,事事皆欢喜,日日是好日。


昔人有云:

“屋宽,不如心宽;身安,不如心安。”


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赖于一颗澄明的心。


唯有内心宽广,方能从容抵抗世间所有的不安与躁动。


无论处境如何,与其抱怨,不如改变,即便是墙角里的花,仍要散发出生命的馥郁芬芳。


心态好的人,运气总不会太差。



万两黄金容易得

知心一个也难求


黄金虽贵,总有来路,而真正的知心好友一个都难寻求。


我们这一生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但大多数人都只不过是匆匆过客,聚了又散,真正的友谊,可遇不可求。


朋友,需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


鲁迅先生曾说: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这是鲁迅送给瞿秋白的对联,大概意思是:


人一辈子有一个知己就满足了,今生今世都会视他为至亲兄弟。


与其费尽心机扩大朋友圈子,不如将自己的圈子收拾干净,好好经营。


因为二三知己,远胜万千泛泛之交。




身后有馀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贾雨村去野外郊游,见到一座残破的寺庙——智通寺,门上有副对联: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贾雨村想: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


对联的意思很明白:


积累了下辈子也花不完的财富,但还是贪得无厌,不肯收手,等到走投无路之时想回头,却为时已晚。


这副对联,对那些在名利场中贪求无度的人,是一种绝妙的讥刺和当头棒喝。


明明已经拥有了很多,却还是不想停下来。


被贪念所控制,被欲望所束缚,直到泥足深陷,才发现早已经无路可走。


人生本不苦,苦的是期望太高,得到太少;


人心本不累,累的是欲壑难填,永不知足。


不强求,不攀比,远离欲望的陷阱,才能知足常乐。

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误了卿卿性命


浙江乌镇修真观,大门正中悬挂一个大算盘,两旁有一楹联:人有千算,天则一算。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小算盘,有些人每天扒来拨去,看似是在算计别人,其实是在算计着自己。


譬如王熙凤,生于望族,嫁入豪门,在贾府大权独揽。


可还机关算尽,为一己私利,投放高利贷,弄权铁槛寺,毒设相思局、赚取尤二姐。


种种作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哪怕下人提醒她,残害无辜小心报应,她也毫无悔过之心,还笑道:

“我是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


然而,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最后敛财无数,不过竹篮打水一场空,还因此锒铛入狱,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


算计不如真诚,精明不如厚道,人算不如天算。



得放手时须放手

什么大不了的事


在前行的道路上,拿得起是一种承担,放得下是一种释怀。


《了凡四训》中写道: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人的一生,就是背篓前行,只懂得一味拾取,不懂得适时放下,最终会让人无法承受。


一路走来,我们所背负的东西,实在是太多。


名利,权力,情感,常常是欲罢不能,难以割舍,所以才会越活越累。


为了外在的东西,失去内心的安宁,成为欲望的囚徒,实在是舍本逐末。


放下是一种修行,一念放下,天地皆宽。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是《红楼梦十二支曲》最后一首。


曲终人散,家败人亡,金银散尽,各奔东西,正所谓树倒猢狲散,飞鸟各投林。


有时人们追求一生,贪求一生,到头来得到的不过是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就像这辉煌一时的贾府,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人,赤裸裸而来,赤裸裸而去,富贵荣华,不过是过眼云烟。


认真过好每个朝朝暮暮,做自己喜欢的事,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便是尽性逍遥,不枉此生了。

曹雪芹在《自题》诗中写道: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部《红楼梦》,浓缩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与世俗喟叹。


人生一红楼,红楼一人生。


世态人情,都是做人的历练,是一生的功课。


以前不懂的事,如今回头再看,也该懂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