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 巾帼英才扭乾坤, 一代女皇绝古今。虽为妩媚入宫闱,却因智谋赎尼身。孤凤展翅腾龙位,弱女挥手伏众臣。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女皇》 武则天是中国封建王朝中唯一的女性帝王,其称帝是多种文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她称帝后自然有反对一派——李唐宗室。早在武则天称“天后”之后,诸多侯王起兵,然而无一例外,均惨遭镇压以失败告终。此时江山易主的格局已是铁定而无法挽回了。

不过她的野心和抱负使得她在封后之后仍不满足,步步为营,最终在67岁时即位称帝。除了野心和抱负,她也有足够的能力,毕竟称帝之后的政绩都是武则天实打实的干出来的,当时的国力强盛,经济发展,这不得不得益于武则天的“知人善任”,她擅长选取有真才实学的贤人知人善任,并创立了“密卷制”、“试官制”来完善科举制,保证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纯洁性。武则天有一项发明,我国至今仍在使用,而且多数国家也在用。

一、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为了巩固手中的权力,武则天极力拔高父母地位,不仅将父亲武士彟的牌位置于唐高祖李渊的家庙中,显示他在唐朝建立时所起的作用,还在母亲杨氏去世后,追封她为鲁国忠烈夫人,命令所有朝廷官员、显贵士女都要前去哭丧哀悼。对当国者来说,要想治理好国家,就要善于管理和任用大臣。武则天对于吏治也有着清晰的认识。要想国家永治,政治昌隆,就必须对臣僚群体进行规诫。即撰写《臣轨》并将其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同时也对官员进行规诫,这成为武则天一朝官员的行政指导和为官准则。她期望通过《臣轨》建立一种合乎理想的君臣关系,即儒家思想中所宣扬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君臣同体,臣下忠孝的从属关系。从而加强中央集权。

此外,为了培养一批忠于自己的心腹,武则天深知“得人”的重要性,求贤若渴的她开始着手完善隋朝沿袭下来的科举制。当时的科举制虽已经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还是有很多纰漏。比如说考官可以直接看到考生的名字,这就导致了选拔人才的不透明性。针对这点武则天创造出了“糊名制”,也叫“密卷制”。顾名思义就是把考生的名字糊起来,其实这个制度在如今仍旧在使用。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开创性的举动,从改卷这一阶段杜绝了徇私舞弊的可能性。

二、试官制——从“知人”到“善用”经过了上述操作后,其实对于选拔人才来说,已经保证了大部分真正有才能的人能进入仕途,也就是完成了“知人”这一步。但是如何确保这些人适合做官,能治理好一方平安呢?武则天又决定开始施行“试官制”,也就是让这些进入仕途的官员先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来检验他们的工作能力。

“试官制”也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实习”,走个过场,武则天会亲自接待这些在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的候选官员,根据他们的能力和面试的结果来分配官职。这些官员有不少是通过“自荐”和“他荐”来的,就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人才的干净度,打破了长久以来的门阀世俗,即使是在寒门苦苦求学的才子,也有步入仕途,为皇帝效力的机会。这番实验下来,武则天当政时期有一千多名寒门学子被录用,平均下来比唐太宗时期多了将近一倍之多。

说来让人难以置信,许多男性皇帝棘手的问题,竟然被唯一一个女皇帝解决了。也因此后人都对武则天当政时期的政绩持肯定态度。比如郭沫若曾为皇泽寺则天殿写了副楹联:“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肯定了武则天的政治功绩。结语 在当时的政治语境下,武则天夺了李家的江山,还以女性身份称帝,前无古人。面对朝野上下的一片愕然,武则天的政绩让臣民明白没有什么不可能。在男权社会攥住至高权力,武则天的强大毋庸置疑。但是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围绕着其历史贡献争议不断,其传记如何撰写,几十年来历史学家们也探索颇多。从史料来看,武则天出于维护武周政权之需要,重用酷吏和武系一脉,确是败笔,但是作为一国之君,在选拔任用能人治国理政方面,其标准是一贯的。也皆归因于此,武则天当政期间,所重用的一些名臣,确为大唐久安奠定了基础。在今天看来,仍有研究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武则天传》 《武则天正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