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疆

近日,一段小学生课堂造句的视频引发热议:“我长大以后想当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行长,继承我的爸爸。因为我的爷爷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行长,妈妈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所以我想继承我们的家产。”

视频画面显示,小学生被要求以“我长大以后想……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自己的理想。造句能造出一场轩然大波,那个孩子着实令人跌碎了眼镜——见过坑爹的、坑妈的、坑爷爷的,没见过一箭三雕坑全家的。

此言既出,舆论一片哗然。早在2019年12月,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员工履职回避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建立健全履职回避制度,建立履职回避长效工作机制。时至今日,不仅有孩子自曝“一家三行长”,甚至立志要“继承家产”,这岂不是咄咄怪事?

对此,农发行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这是某支行行长的孩子,并不像视频里讲的那样,家里都是行长。他的爷爷是支行的普通员工,已经退休近20年了,他的妈妈是普通的科级干部。我们目前正紧锣密鼓地核实情况。”

但是,有网友在评论区透露:“这个小孩是宣城市宣州区农发行季某的儿子,小孩的爸爸是广德市农发行的行长。小孩的外公退休前是旌德农发行的行长。季某下午已经去市行汇报情况了,这个视频是被同学家长放到网上去的。”

针对这种说法,南都湾财社记者先后电话联系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德市支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旌德县支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宣城市宣州区支行工作人员,求证具体情况。截至南都湾财社发稿时,上述三家支行未作出回应。

坦白说,网友的留言未必属实,其中甚至不乏自相矛盾之处。不过,既然别人已经指名道姓找上门来,涉事银行还是应积极作出回应。毕竟,调查核实并不复杂,但如果置之不理,难免会让网友产生更多的联想和猜测。

因为这件事,很多人都在讨论回避制度。怕只怕,人事管理中的回避制度没有落实,应对舆情的时候,有人却把回避当成了金科玉律。被网友点名的那三家银行,有必要尽快作出一个解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