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结婚彩礼尤其是农村人的结婚彩礼成了一个社会热议的话题,很多农村男孩迟迟无法结婚,都觉得是彩礼太高的原因。的确,当前农村地区的彩礼比起以往,可以说高得有些夸张了。


       笔者小时候,很少听说村里有给不起彩礼导致结不了婚的,那时候的彩礼还处于比较合理的水平。但近年来农村彩礼越来越离谱,10万以下的已经不多见了,很多农村都是十几万,部分地区更是高达二三十万元。高昂的彩礼,已经成了农村家庭的沉重负担。
       移风易俗,整治天价彩礼


       为了解决包括高彩礼在内的农村问题,国家已经要求,在农村全面推行移风易俗,整治各种陋习。在彩礼方面,更是开始实施婚俗改革,把多地划为实验区,遏制天价彩礼。有的地方成立红白理事会,直接规定彩礼不超过3万元,还有的地方要求村干部带头抵制高彩礼。
       在整治高彩礼过程中,部分地区更是提出要以“零彩礼”取代天价彩礼,并逐步推行。例如在高彩礼的“重灾区”江西省,目前也出现了零彩礼。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南水社区,近几年来,已经有11户家庭在女儿出嫁时,没有索要任何彩礼。在他们的带动下,南水区内婚嫁彩礼由平均每户9.8万,已经降低到现在的平均每户4.5万。


       在广西百色市蛇场乡蛇场村,多名女青年在结婚时也没有索取彩礼,她们表示,不要彩礼并没有对婚姻造成什么负面影响,反而当面对婆家人时更轻松与自然。零彩礼逐渐成为这里的新风尚,通过他们的积极影响,当地近年来彩礼负担从户均8万降至户均3万元。
       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低彩礼、零彩礼也成为新潮流。在前几年彩礼没有限高之前,当地的彩礼加上衣服首饰等的花费,一般都要超过20万元。而现在普遍降低到了每户5万元以下,其中零彩礼的也在不断增加。
       专家:零彩礼不可取


       各地推行低彩礼乃至零彩礼,有效降低了农村的彩礼水平,但有专家对零彩礼似乎也有自己的看法。
       福州大学教授甘满堂就表示,彩礼作为传统婚俗文化的一部分,推行完全的零彩礼,不仅不符合传统婚俗文化,其可行性仍有待考虑。
       甘教授的说法是,零彩礼不符合传统文化,推行零彩礼属于矫枉过正,可能会出现社会问题,所以不建议宣传零彩礼。对此,很多网友都议论纷纷,有人支持教授的说法,认为从古至今彩礼一直存在,肯定有其合理性,希望不要一刀切直接完全取消;也有人说,彩礼实属古代的陋习,既然两人相亲相爱,何必一定要给彩礼呢?
       各地最新彩礼标准公布


       当然,就现在来说,真正实现“零彩礼”的还只是极少数,各地要求限制天价彩礼,只是提倡低彩礼、零彩礼,并未强制要求一律不能收彩礼。那么,现在各地最新的彩礼标准,一般都是多少钱呢?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此前下发《原州区推动移风易俗 遏制高额彩礼助力乡村振兴暂行办法(试行)》,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倡导彩礼最高不得超过5万元,且逐年下降。


       江西抚州市临川区规定,婚嫁彩礼限额不超过临川区2022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倍;江西九江庐山市农村彩礼最高限额标准为6万元整,超出此标准的即为高价彩礼;江西鹰潭贵溪市彩礼限额标准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倍以内;江西南昌新建区农村彩礼总数严格控制在8万元以内,超过即为高价彩礼。
       河南省宁陵县将婚丧礼俗规定普遍纳入村规民约,倡导彩礼不高于3万元;河南省博爱县要求,农村彩礼标准不得高于3万元。


       四川省凉山州先后制定出台多项规定,明确提出婚嫁彩礼最高不超过10万元;山东省沂水县杨庄镇提倡不要彩礼或少要彩礼,一般不超过1万元。
       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全区233个行政村、76个社区,共同将彩礼限额原则上不超过6万元等规定写入村规民约。
       整治天价彩礼,让彩礼恢复正常水平,相信绝大多数农村人都会大力支持。至于零彩礼,就要看双方的意愿,可以提倡,但不建议强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