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一本十分著名的古典演义小说,在过去数百年来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可是现在很多人在读完这本书后,都会感到十分纳闷,为何全书却不见半个义字?其实,看看李逵的结局就知道,他那么信任宋江,最后还不是被宋江给毒死了。


       连自诩“忠义”的宋江都如此狠毒,其他好汉可想而知,他们口中的义气恐怕是半文不值。真要说起来,梁山好汉大多数都是不忠不义之人,完全就是一帮打家劫舍的土匪。虽然他们口号喊得很响亮,说要替天行道、劫富济贫,但实际上呢?替天行道完全没这回事,劫富济贫?劫富倒确实是劫了不少银两,可拿来济贫的银两却半毛钱都没有看到。
       总体来说,梁山好汉身上最欠缺的其实就是“义气”二字。不过,仔细想想也不觉得奇怪,毕竟对于这些不问缘由纳头便拜的人来说,还能指望他们有什么义气?


       细数一下,梁山上最没义气的人自然是宋江,他为了自己的前程,一股脑儿把山上兄弟都卖了,就连临死的时候都要拉上李逵当垫背。更好笑的是,无论是先前蒙骗好汉们向朝廷招安,还是最后毒死李逵的时候,宋江口中都是一副“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你不要不识抬举”的语气。合着在宋江眼中,“义气”二字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啊?实在令人不忍直视。
       或许在古人眼中,宋江确实是个讲义气的人,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头领,他为了怕梁山好汉继续当贼寇坏了名声,所以才煞费苦心促成招安。后来又怕自己死后,李逵为自己报仇再次跟朝廷对着干,从而使自己的清名受损,于是就毒死了李逵。可是在现代人眼中来看,无论宋江是出于何种原因,他的所作所为都很难与“义气”二字搭上边。或许,这就是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义气”二字理解不同的缘故吧。


       就算宋江向朝廷招安是为了梁山兄弟好,杀了李逵也是为了李逵好,也不代表着宋江真讲义气。因为宋江曾经用过不少卑劣手段,逼迫那些不愿意上梁山的人上山落草为寇,甚至还不惜伤害无辜之人的性命,例如沧州小衙内。既然你宋江觉得上山当贼寇会坏了名声,为何还硬逼着人家朱仝上山落草呢?合着好和坏都是你宋江一人说了算?
       除了宋江之外,梁山上不讲义气的人实在太多了。比如说,参与智取生辰纲的白胜,被官府抓住后立马就供出了晁盖等人,这叫讲义气吗?还有,孙立为了获取宋江的信任,转过头就出卖了师兄栾廷玉,这难道也叫讲义气吗?再比如说,朱富给师父李云下药,这样欺师灭祖的行为,难道这也叫讲义气吗?显然,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人恐怕都是不讲义气的。


       当然,梁山有一百零八好汉,也不能说全都不讲义气,还是有一些好汉非常讲义气的。比如说鲁智深和武松,这两人就是梁山上最讲义气的人。还有公孙胜,他也非常讲义气,不然的话,梁山恐怕连高唐州这一关都过不去。还有卢俊义从前的小跟班燕青,他也算是比较讲义气的人了,自己打算开溜的时候还不忘劝老东家急流勇退,要是卢俊义肯听他的,日后也不至于被奸臣所害。
       总的来说,如果按照现代人的观念来看,梁山好汉中除了鲁智深、武松等寥寥数人,其他人都是不折不扣的绿林土匪,根本算不上正面人物,都是那种坏事做了一箩筐的人。尤其是匪首宋江,他那种“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你不要不识抬举”的嘴脸,实在是令人作呕。


       比如说,宋江表面上与秦明称兄道弟,暗地里却设计陷害秦明,使得秦明全家老小被青州知府所杀,这算哪门子义气?而秦明呢?这货也不是好鸟,全家都被宋江坑死了,居然还对宋江纳头便拜,原因竟然只是担心对方人多势众自己打不过,日后更是成为了宋江的金牌打手,每次梁山出征时都是冲锋在前。
       还有梁山上的那些朝廷降将,他们都属于朝廷的正规军人,平时吃着朝廷的供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结果却被宋江等人随便几下就忽悠上山,这又何来的“忠心”可言?古人不是说,大丈夫当马革裹尸嘛,朝廷派你来平叛,你一转眼就投靠了敌人。如果说这些朝廷降将投靠梁山,是因为觉得朝廷不够好,奸臣当道,可日后为何又要向朝廷招安呢?借用诸葛村夫的一句话就是: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