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对孩子来说他们想要的幸福,从来不是昂贵的衣服和玩具,也不是你天天陪他去游乐场,而是抽出时间多陪陪他。


       但很多父母都觉得陪伴没那么重要,或者即使知道陪伴的重要性,依然选择离开孩子,外出打工。
       孩子被迫从小与父母分离,体会不到父母陪伴的幸福滋味,难过时、委屈时身边没有人撑腰,只能独自承受,而这些伤痛在未来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
       8岁女儿每周六肚子疼
       雯雯今年8岁了,活泼可爱,父母都是生意人,家庭条件很富裕,虽然雯雯玩具很多,新衣服也总是穿不完,
       但她总是皱着眉头。
       爸爸妈妈平时太忙了,方便照顾她,只能请了保姆来照顾。可爸爸妈妈发现小时候发现调皮的雯雯,有一段时间变得很严肃,也不爱说话了。


       保姆发现雯雯不爱说话了,也不敢耽误,立马就把情况告诉了雯雯的父母,
       可每次父母一回家,雯雯就精神抖擞,拉着爸爸妈妈就说长说短,分享自己的快乐,父母一看这也不像精神不好的样子,也没往心里去。
       父母因为生意忙,每周在家的时间少得可怜。即使在家也是不停接打电话,处理工作上的事,能陪雯雯的时间少之又少。很多时候父母前脚刚到家,后脚就被叫走了,雯雯只能失望地看着父母离去的背影暗自落泪。


       有一段时间雯雯变得很奇怪,每到周六就肚子疼,孩子不舒服父母就打电话让保姆带孩子去医院,
       可无论保姆怎么说,雯雯都不肯去,自己一副疼痛难忍的样子,说是父母陪着她才愿意去医院。
       可有好几次父母听到她肚子疼,丢下生意就跑回家要带她去医院,可她都说给我喝点止痛药陪我一会就好了。
       父母怕女儿生病,坚持带她去医院检查,但到了医院,趁着医生检查的间隙,雯雯塞给了医生一张字条,歪歪扭扭地写着:
       “医生帮帮我,我没病,只是想让妈妈陪,不要告诉妈妈喔!这是我们的小秘密。”


       医生看到字条,
       心疼的落泪了,也没有当场拆穿她。
       后来把妈妈拉到一边,询问了他们陪伴孩子的时间,原来只有雯雯生病的时候,父母才愿意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来陪伴孩子,
       长期的爱缺失,会让孩子特别孤单,有可能患上心理疾病。
       雯雯妈妈一开始听到她装病还有点不可思议,很生气,但后来知道真相后觉得很惭愧,孩子出生后大多都丢给保姆带,她和老公总是在忙,有时候晚上回家雯雯都睡着了。


       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她抱着雯雯哭了,说:
       “孩子,以后想让妈妈陪着,不用装病了,对不起。”
       雯雯知道瞒不住了,委屈地说:
       “妈妈,对不起,以后我不这样了,我只是希望你和爸爸能每周陪我一天。”
       后来雯雯的父母决定,周六妈妈在家陪着雯雯,爸爸在这一天也尽量早点下班,陪着孩子吃饭、逛街、去游乐场。
       童年时期缺少陪伴的孩子有3种缺陷
       1、缺乏安全感
       现在工作压力大,父母都忙于工作和生活,忽视了孩子的感受,但别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
       他们在12岁以前,是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缺乏安全感。


       你会发现很多留守儿童或者父母很少陪伴的孩子,内心敏感又叛逆,安全感不足,一旦长大一些有一个人给了他一点点心理上的温暖,
       他就会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企图把童年从父母身上丢失的爱找回来。
       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心理发育关键期,父母若长时间不在身边,或者陪伴太少,很可能就会留下心理阴影,让孩子缺乏安全感。不管父母后来如何弥补,效果都不会太好。
       2、自卑又敏感
       这样的孩子从小敏感多疑,大多数时候都在怀疑没有人爱自己,因为他觉得自己最爱的人都不保护自己,陪伴自己,哪有人喜欢自己,
       如果这时候经常看到别人一家三口幸福生活就很羡慕,觉得更自卑。渐渐地胆子变得越来越小,也更加内向、自卑。
       3、出现社交障碍
       研究发现:
       很多父母陪伴很少的孩子,容易封闭内心,不爱与人交流,很多事和委屈会藏在心里,容易产生社交恐惧,看到陌生人就躲避。


       所以孩子长大后的种种缺陷在孩童时期就有征兆,父母们如果有时候就多陪陪孩子,对孩子的问题给予一定的引导。
       教会他们各种处理问题的能力。
       很多父母觉得要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让他们衣食无忧,初心是好的,但孩子的成长关键期一去不复返,一旦错过了,你赚再多钱也无法弥补。
       可妈碎碎念: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孩子还小,等他们长大一点我们再陪,但其实小孩子什么都懂,他们的心理成熟年龄越来越早,
       有时候我们要顾虑他们的感受,也要珍惜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