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夜晚,城市的街头巷尾犹如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其中最具烟火气的一笔,莫过于那些热气腾腾的烧烤摊与周围推杯换盏、欢声笑语的人群。在这热烈的场景中,有一种饮品似乎与烧烤天生一对,成为消暑纳凉、增进友谊的必备良伴——那就是啤酒。


       啤酒,以其独特的魅力,尤其受到年轻一代的喜爱。相较于烈性白酒,啤酒的度数较低,更易于被大众接受。无论是初次尝试酒精饮料的新手,还是久经“酒场”的老饕,都能在啤酒的微醺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舒适区。其不易醉人的特性,让人们可以畅饮谈心,享受欢聚时光,而无需担忧过量饮酒带来的困扰。更重要的是,啤酒以其温和的酒精度和丰富的口感,为炎炎夏日注入一股清凉,仿佛是高温下的救赎之水,让人身心舒爽。


       提及国内的知名啤酒品牌,如雷贯耳的名字立刻跃然心头。这些历史悠久、口碑优良的品牌,早已融入国人的日常生活,成为餐桌上的常客。


       尤其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液体面包”的美誉不胫而走,形象地概括了啤酒的两大特质:一是富含麦芽糖分,如同面包般提供能量,使人精神焕发;二是其醇厚饱满的口感,与粮食相似,令人回味无穷。如此看来,啤酒堪称是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维系社交情感的“拳头产品”。但近几年,风靡一时的国产啤酒为何日渐没落了呢?偷工减料变工业“水啤”?其实,真相现实又残酷!


       时光倒退回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啤酒业尚处于蹒跚学步阶段
       。彼时,虽有十多个啤酒厂相继建立,但经营状况并不稳定,产量有限。更为关键的是,国内缺乏高品质啤酒原料的生产能力,大部分依赖进口,使得整个行业处于被动地位。那时的中国啤酒,就如同刚刚萌芽的幼苗,虽有生长的渴望,却受制于环境,难以茁壮成长。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啤酒产业迎来了生机勃勃的第一发展阶段。
       专业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广西啤酒厂等老牌企业崭露头角,全国啤酒产量稳步提升。
       到了1978年,我国啤酒产量已达到40万千升,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
       。而后的1985年,啤酒专项工程的大手笔投入(耗资30多亿),进一步推动了啤酒产业的迅猛发展。此时,中国啤酒年产量已达310万千升,啤酒厂数量近千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啤酒生产国,赢得
       “啤酒生产大国”
       的赞誉。


       然而,繁荣背后,工业啤酒——这一啤酒市场的低端产品,却引发了诸多争议。工业啤酒由于发酵时间短、口感单一,缺乏麦香且酒精度偏低,价格低廉,甚至常被用于烹饪而非直接饮用。究其原因,部分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大量使用大米、淀粉等辅料替代麦芽,导致啤酒口感稀薄,品质下滑。上世纪90年代,当口感醇厚、麦香浓郁的外国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后,许多国产啤酒品牌在品质对比中相形见绌,非但没有奋起直追,反而模仿外国包装、偷工减料,以低价策略争夺市场份额,开启了“集体灌水”的尴尬局面。


       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尤其是大麦、啤酒花等关键原料价格飙升,部分厂商选择采用快速发酵工艺,短短7天即可完成生产,虽然降低了成本,但酿造出的“勾兑”啤酒口感欠佳,消费者并不买账。反观国外,多数啤酒仍坚守6至20天的正常发酵周期,严格控制酒水比例,确保啤酒风味纯正,避免了“似酒非酒,似饮非饮”的处境。


       此外,水质变化也成为影响啤酒品质的重要因素。以xx啤酒为例,曾经以优质水源酿造啤酒在被xx收购后,可能因水源条件改变,导致啤酒品质有所下降。这并非个别现象,而是中国啤酒产业普遍面临的现实挑战,关乎啤酒品质,无关企业良心。


       其实,中国啤酒产业要想实现真正的弯道超车,必须正视并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应摒弃盲目追求低价竞争的短视行为,学习借鉴国外优秀品牌的成功经验,如坚持传统发酵工艺,严格控制原料比例,确保啤酒的醇厚口感与独特风味。其次,重视水源的选择与保护,尽可能利用优质水源,以保障啤酒的基本品质。最后,倾听消费者声音,了解市场需求,用心酿造出符合大众口味偏好的啤酒,实现品质与市场的双重提升。


       中国啤酒产业的未来之路任重道远,唯有坚守匠心,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与青睐,真正实现从“啤酒大国”向“啤酒强国”的华丽转身。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